深秋之时,秋高气爽的同时很多上了岁数的人会时有胸痛、胸闷、头晕的症状。这些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惹的祸。粥样斑块停留在心,则有中医的“真心痛”“心悸”“胸痹”之分;停留于脑,则有“眩晕”“中风”之别。用中医“效法自然”的方法来看,这种粥样斑块与中医“痰湿瘀毒”有形实邪相类,其顺着经脉偱行人体内,停在哪个脏腑官窍,哪个脏腑官窍的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由此得出,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可以用中医思维方式来阐释,进而采用中医方法来论治。
在中医经典论著中,“脉”属“奇恒之腑”,为气血之通道,附属于心。以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和临床体征,在中医文献中早有阐述,涉及“眩晕”“头痛”“痴呆”“中风”“胸痹”“真心痛”等病症。这是动脉粥样硬化依靠中医理论治疗的依据,也是中医实施对其防治、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在《素问·脏器法时论篇》中有记载:“心病者、胸中痛、肋支满”,较为准确地描述了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正式提出了“胸痹”,对症状加以描述,于书中简要描写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已然者,责极其虚也。”从中说明了胸痹离不开正气虚,并明确了病名。因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病理改变为:动脉血管内膜脂质条纹沉积、纤维斑块形成、血管壁弹性减退、管腔狭窄而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因此,我们现常把其归属为“脉痹”范畴。
中医认为,瘀血、痰浊、气滞均是造成心脉不通的重要原因,长期的痰浊、气滞会产生脏器功能失调,故瘀血、痰浊、气滞是本病的标,脏腑虚损为本。发病是以正虚邪实、本虚标实为主。病因在心,涉及脏器造成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痰浊为标实。目前中医对脉痹病因的认识趋于统一:年老体衰,肾精亏损;饮食失调,脾失健运五志所伤,情志过极;气血不足,心脉失养。并认为以上原因并非单一致病,而是常常数项并存,交互为患。目前,痰疲互结、脏腑失调的病机特点己得到中医界学者的共识。由高脂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就是由痰致癖、痰癖互结的病变过程。近年对于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病因病机学也有了新的认识,许多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家根据传统中医关于癖毒致病特点与以炎症为主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改变以及易损斑块所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急、变化快的临床特点的相似,提出“癖毒致易损斑块”的新观点,认为“毒、癖”是不稳定斑块的重要病机,并根据这一病机,解毒活血法是干预不稳定斑块的治疗大法。
中医目前治法主要有:补益肝肾、益气健脾、活血化癖、疏肝理气泄浊、化痰泄浊、痰癖同治、清热解毒等方法,都从不同角度达到调脂、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抑制平滑肌异常增生、抗炎、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不论采取何种治法,都应从整体出发对机体进行全面调节,恢复阴阳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作者为北京朝阳区中医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