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电视片《红军不怕远征难》:

革命战争纪录片的新尝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本报记者 苗 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0月22日   第 11 版)

  《红军不怕远征难》剧照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用这句话概括电视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观后感,十分恰当妥帖。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常常令人联想到庄严的腔调、宏大的视角,对年轻观众而言是“隐形”的。但《红军不怕远征难》力图改写革命战争题材纪录片在年轻受众间的感受。在这部纪录片里,观众可以接二连三看到实地拍摄、史实再现、多重叙事、双套结构、航拍、插画动画、三维合成、虚拟植入特效以及镜头质感极强的急行军、大作战……甚至还有神似大导演吴宇森的绝活“子弹时间”的手法——“静物拍摄”。当这些以往只出现在电影大片里的手法和画面扑面而来,电视机前的观众一边被“燃”到热血沸腾,一边又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总制片人、《红军不怕远征难》总导演吕军说:“这是革命战争题材纪录片的新尝试!”

  “回望者”与“亲历者”交叉讲述

  如果仅凭想象,这部名叫“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纪录片,可能又是标准套路的产物。然而,这部片子并非如此。《红军不怕远征难》总导演吴志勇说,它没有延续“堆砌”+“灌输”的传统套路,而是开创了一种“双讲述人”的全新叙事方式,两位主持人也是讲述人谭江海、石凉交替出场,一个代表历史的“回望者”,以全知视角引领观众理性冷静地统观、剖析历史,另一个则化身历史的“亲历者”,扮演成老百姓、通讯员、红军战士,带着观众在悬崖峭壁、硝烟火海中出生入死,“当下”和“过去”两个时空,就随着他们的身影实现“无缝切换”。

  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为了真实表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石凉穿上草鞋、背上步枪,扮成一名渡河的红军战士,雨水横扫在脸上,渴了,他伸手接了一捧送进干枯的嘴唇;饿了,他就掏出一把生米硬嚼下去充饥。他脚边几寸外就是万丈悬崖,疲倦不堪的战士们稍不留神,就可能会跌落悬崖献出生命——这就是当年红军在大渡河的真实境遇。吴志勇认为,通过主持人的“再现”,观众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被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震撼并进而深思:是什么样的使命感,使这些年轻人拖着饥寒交迫的身体,一昼夜强行军120公里并攻下大渡河“天险”,完成世界军事史上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在这里,“代入感”得到了充分发挥。再如,谈到刘伯承带领红军,与大凉山的彝族人民“彝海结盟”的佳话时,谭江海站在书桌前,即兴挥毫,写下了一个“心”字,揭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档案》栏目主编、《红军不怕远征难》制片人、执行导演刘晓彤说,这部纪录片力求通过“双讲述人”模式的运用,把体温和心跳注入到历史当中,使历史有血有肉地在荧屏上“复活”,也为中国纪录片的语言体系带来全新的想象空间。

  “陌生化”与“细节化”相互交融

  发生在80年前的“长征”,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已经越来越遥远和陌生,多半只剩下“爬雪山过草地”等简单概念。用时下的话语来说,长征题材可以算是一个很老很老的IP。老IP怎么涨新姿势?传统题材怎么融入新调性?节目组祭出了北京卫视《档案》栏目组的看家本领——“揭秘”,延续了“熟悉的事情陌生化”“宏大的事情细节化”两大路线。

  吕军介绍,节目组花了1年时间,横跨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几乎重走了一遍长征路,采访了200多位亲历者和红军后人。最终,观众在电视机前看到的湘江战役、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穿越松潘草地等震撼画面,全都是实打实的“重返历史现场”。

  该片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显得非常冷静。吴志勇说,导演组在实地探访过程中发现了一份张闻天发表在《红色中华》上的社论,把长征出发前1个月红军的武器和物资准备清单、部队编制情况都写得清清楚楚。这一段落本身就是客观评价:长征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战略行动,它也是中国军队、中国共产党从稚嫩到成熟的必经过程。像这样的“揭秘”,不仅站在更高历史维度上回应了把长征看作是“一个贸然而仓促的决定”的偏激观点,也通过长征精神,把中国革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联在了一起。

  “时光不老,故事动人。”真实的历史故事总是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然而在新时光里,历史也必须寻求新的艺术表达形式。《红军不怕远征难》通过一些创新手法,使老IP具备了符合时代语境的新面貌。吕军认为,作为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比史书更细腻更吸引人,又比电影更有料、更丰富真实,更贴近时下年轻观众的口味。

李安新作有新技有温情
革命战争纪录片的新尝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拍档情怀最暖人
《姐姐》(1984)(回顾老电影)
再现一段悲壮的长征史实
海峡两岸“中华民族敬天祈福”活动在泰山举行
责编:苗 春 邮箱:wenhuawanxi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