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大学必须对其所处时代的整个现实环境开放,必须投身于真实的生活,必须整个地融入外部环境”(奥尔加特),那么作为以教育研究、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首都师范大学,就必须自觉跟进和融入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洪流之中,必须走进基础教育的发生发展的鲜活情境之中——不同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基于实践,研究教育,服务发展,从而发挥师范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首都师范大学作为综合性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北京市“省部共建大学”,通过开展多样态区域教育合作项目、建设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推动首师大附校共同体联动机制,着力建立起大学(U)—区域(D)—学校(S)协作联动、多向激活的伙伴协作机制,初步形成了扎根实践、点面互动,关注学校和教师队伍优质发展,彰显大学全面服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UDS合作共生新常态。
如果说“大学必须对其所处时代的整个现实环境开放,必须投身于真实的生活,必须整个地融入外部环境”(奥尔加特),那么作为以教育研究、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首都师范大学,就必须自觉跟进和融入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洪流之中,必须走进基础教育的发生发展的鲜活情境之中——不同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基于实践,研究教育,服务发展,从而发挥师范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首都师范大学作为综合性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北京市“省部共建大学”,通过开展多样态区域教育合作项目、建设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推动首师大附校共同体联动机制,着力建立起大学(U)—区域(D)——学校(S)协作联动、多向激活的伙伴协作机制,初步形成了扎根实践、点面互动,关注学校和教师队伍优质发展,彰显大学全面服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UDS合作共生新常态。
一、实践取向的区域教育合作
“教育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其研究目的不仅仅为了知道事情怎样,而是为了了解近期或长期时间之内人们应该怎样做”(范梅南)。作为研究和服务基础教育的高师院校专业团队, 在努力探寻“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如何、教育可以怎样实现”等问题时,理所当然要聚焦在不同情境中学校教育实践的鲜活行动上。
可以说,大学理论工作者走进学校开展基于学校生活的教育研究、指导与服务,是立足学校所置身的社区环境与发展目标的区域特色,是在整体把握、系统提升的框架下的践行过程。而大学文化与中学文化的融合,构建着实践取向的鲜活教育生活,大学人员、区域教育管理者、学校的干部教师共同扮演教育“田野”的合作者角色,遵循平等、信任、互利、尊重的伦理原则,建立起教育共同体赖以存在的运行基础,携手走向穿越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传统边界、多视角发现和理解教育、落实育人为本教育使命的真实行动。“学校若要变革进步,就需要有更好的教师”,“学校若想变为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知识”。新世纪以来,首都师范大学先后通过共建教育发展服务区、签署区域教育发展合作协议、开展支持边远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等项目,借助大学与区域教育的合作平台,以区域特点和发展需求,以不同策略、路径逐渐展开多样态的教育研究与服务。(表1)。
UDS合作,一方面,大学本身具有创造与传播先进文化的使命和社会服务的功能, 对教育研究而言其专业人才结构相对齐全,具有较强的教育研究与教育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区域政府认识到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教师发展只凭借政府的财力投入和政策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学校与教师的内涵发展、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大学的专业引领。对区县而言,完善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改变教师的专业生活环境,将学校改进与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推进区域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对大学而言,促进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其社会影响力与贡献力。
“十二五”期间,首师大继续保持和深化与区域的教育合作,特别是面向远郊区县、面向全国中西部农村的教育合作更是成为着力点,先后与京郊10个远郊区县即密云、顺义、平谷、延庆、怀柔、房山、通州、大兴、门头沟等签署全面支持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合作协议,海淀、西城等区以项目为纽带开展合作研究,以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群体发展、校本教研支持、考试与评价技术支持等策略服务区域教育。面向国家中西部农村区域的教育,更是成为一种反哺社会、积极担当的专业行动。各类区域教育合作层面开展的校长与干部研修、班主任研修、学科骨干教师研修、学科教师专题研修以及学校优质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等各教育服务品牌(表2),成为首都师大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
二、项目驱动的优质学校建设
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更多是让百姓满意的好学校就在百姓的家门口。 为了满足社会上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促进普通中小学校多样化发展,首师大在服务基础教育的行动策略中着力推进了对接学校优质发展与行动改进的校本支持项目,尊重学校教育的情境性与差异性,尊重学校的已有经验与生长点,尊重教育实践的建构生成,以项目推动的策略,探索了适应不同区域教育发展需求的、多样化的学校发展共同体合作项目。例如在“十二五”期间先后启动和开展的典型项目有:
——首师大与密云“提升学校质量”项目。2013年首师大与密云教委合作开展“学校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大学人员与密云三中、西田各庄中学、不老屯中学、穆家峪中学和太师庄中学等5所学校建立起联动发展的项目机制,围绕自主多彩的校园生活、教师校本研修、干部队伍建设等发展途径,通过深入学校的教学指导、校际间的主题展示交流、教育案例分享、寒暑假集中研修等活动,历时三年,形成了大学专业引领、学校自主探索、区域支持保障的学校联动发展行动特色,并辐射带动全区中小学的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参与项目的一批有情怀、有智慧的干部、教师正在成为全区教育的中坚力量。
——首师大与顺义“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项目。针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一系列新的政策要求的贯彻落实,2015年6月首师大与顺义区教委签署合作协议,开展支持顺义五中、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仁和中学、赵全营中学、杨镇二中等5校联动“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项目,以学校课程建设方案的规划与落实为切入点,围绕学校特色精品课程建设、学校课程建设课题研究两大基本内容,搭建起理解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课程的行动研究平台。伴随项目运行,大学人员联合项目参与学校先后承办了面向全市、全区的课程探索专题展示研讨活动,显现出学校课程建设能力提升的主体性与研究性。音乐课程模块化设计、主题实验探索课程、分层走班教学与分类个性选择等学校课程多样化探索已经显现出项目带动的学校课程活力。
——首师大附属学校合作共同体建设。基于学校综合改革的实践需要,依托大学品牌深化附属学校质量提升以及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2012年6月首师大组织成立了有近20余所成员学校参加的“首师大附属学校合作共同体”,自此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发挥大学对于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指导作用。2013年的“语文年”、2014年的“数学年”、2015年的“科学年”以及2016年的“课程年”,都直接让不断补充壮大的附属学校干部教师围绕学校的学科建设、学科教学、年级组建设、课程建设等开展交流展示。几年来,大学专业教师团队带动附校共同体的校长和教师、学生们多次以不同的主题活动走进附属红螺寺中学、附属房山中学、附属中学、附属大兴中学、附属苹果园中学、附属育新学校、附属云岗中学、附属中学永定分校、附属东平中学、附属桂林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先后举办教研组特色建设现场观摩、年级组建设展示评比、校长课程论坛、科学嘉年华、科学大讲堂、多学科同课异构、课题研究、学校调研诊断等活动。2015年9月19日在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举办了近2000名师生和嘉宾参与的科学嘉年华活动。各附校师生提供的150多个科学体验活动展台、学生科研论坛以及学生科技活动展示,让来自近20所附校的的师生代表齐聚一堂,自主选择、参与享受科学实验“自助餐”。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门头沟教委主任李永生、首师大党委副书记徐志宏以及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馆、国家地震局等机构的科研工作者和科普专家,一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2014年北京市启动基础教育“扩优”项目,首师大在高校支持附中附小建设项目中,承担了6所新建附中、附小的重点支持项目,也进一步加大了大学驻校支持附校建设、全面参与学科教学研究、指导学校课程建设、增进校级联动共享等专业支持行动。
此外,首师大还在深化区域教育合作中建立了多样化的对口支持基地学校,在基地学校的合作中:或指向学校促进教师发展功能的学科校本支持学校(顺义11所学校,延庆2所,怀柔2所);或指向校本研训一体化探索的以校组班项目校(延庆2所,密云2所);或指向学校整体改进实践学校(顺义1所);或指向教育集群化、集团化的“驻校支持”(东城、昌平等集团校)。通过深入学校的指导与研究,带动了不同区县的学校整体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科教育能力建设。几年来,延庆、密云等教师队伍以及中高考成绩不断提升,成为全市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首师大基于学科、基于课程、基于学校的各种专业支持行动得到了合作区县的广泛赞誉。
三、高位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借助自身雄厚的学科教育优势资源、依托北京市的名师培养工程以及相关项目,首师大在促进全市基础教育各个学段的干部、教师的专业建设方面着力加大了面向骨干教师团队的专业提升与辐射带动。名师培养、特级教师研修、教研员高研班以及校长培训等高端培训项目的特色设计、组织实施,都成为大学借助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这一专业平台引导中小学名教师、名校长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首师大学前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初等教育学院等部门分别组织申报并承担了面向幼儿园园长和教研员、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百余人的专项培训。项目推进中,教育理论学习与学科素养提升、课题行动研究与开放课堂教学,都直接指导了市级基础教育多学段骨干教师团队的全面提升。以首期学员为例,80%的参与教师在最新一期北京市特级教师评聘中被评为特级教师。
——中小学特级教师研修工作室项目。这一项目是北京市教委专门委托首师大承担的北京市教师人才培养高端项目。项目运行,都以特级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理论研学、课题研究、实践反思、辐射引领为基本活动,深化学科思考、积淀教育思想。截止到2015年底,有语文、数学、物理、历史、地理、小学科学等学科近二十位特级教师成为项目学员,参与项目指导的师资团队整合了来自首师大、北大、清华、北师大、社科院等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人员以及一线优秀特级教师等多重资源。参训的特级教师学员通过学习对话凝练自身的教育思想和育人特色,同时通过为高校研究生、本科生讲学授课,异地名师示范送课等活动,体验在理论中思考,在实践中提升,在研修中走向有思想、有特色的教育专家。
——北京市幼儿园名师工作室项目。作为在北京市教委人事处支持下,整合首师大人事处、学前教育学院、北京市幼教师资培训中心联合组织的高端培训,借助实行特聘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实践导师制、幼儿园名师工作室作为平台,直接带动了北京幼儿园师资队伍的高位发展。
——教研员高级研修班项目。教研员高级研修班是北京市专门针对教研员举办的研修。该研修班从只涉及语文、数学两个学科逐渐扩大到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个学科,尽管都是教研员,但是区域教育的差异让研修班内部的学员素质差异也很大,加之教研员的工作繁多,研修班的组织工作比较困难。项目组在研修内容和方式设计上下功夫,研修活动的开展既要对学员有理论的冲击,又要对教研员实际工作有直接的帮助。目前此研修班已经稳步推进到第3期,研修定位、课程设计、资源共享、专业引领、实践反思等系统的过程引导,显现出本研修项目发挥大学引领基层教研队伍走向专业化的独特贡献。
——教育部农村校长助力工程。2013、2014和2016年首师大先后申报并承担了教育部农村校长助力工程的“国培”任务。先后有150名来自全国近30个地区的中小学农村校长参加了学习。在北京的25天集中培训,首师大项目组依照教育部的要求,培训课程的设计突出基于实践又引领实践,使学员校长们在紧张充实中收获实践启迪。项目组组织北京名师及时深入到河北、重庆、云南等地开展跟踪式培训,将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尽量辐射到农村校长们所在的边远山区学校,显现出首师大对中国农村学校、边远山区教育的自觉贡献。
——教育部学科教师国培项目。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十余年来,首师大专家团队充分发挥自身学科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优势,不仅全面参与了基础教育多学科、多学段的课标研制与教学研究,还通过全面、持续承担教育部的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更专业、更全面的发挥大学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以继续教育学院为牵头部门,联动数学、英语、地理、历史、音乐、美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学前教育等多院系开展多学科、多学段、多层次的国培项目,以专题引领、学科实践、教学互动、现场对话等方式,充分体现出实践-反思的研修风格,也得到了参与者的广泛认同。
四、UDS教育合作的实践策略
纵观新世纪以来首师大在基础教育实践中的合作探索,可以归纳出“一核心两主线三结合四环节五关注”的行动策略,成为为支持和服务基础教育特别是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提供借鉴。
一核心:强调以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为核心取向,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尊重参与各方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兼顾教育发展的整体性。
二主线:强调以优秀教师成长和优质学校建设为关键环节,全面带动不同区域的教育均衡发展与实践创新。如校长研修、新教师入职研修、班主任专项实践体验、骨干教师的高级研修、名师工作室双导师研修、名师工程等项目,都直接服务于市、区、校的干部、教师多层面提升;而学校发展提升工程、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项目、学科支持基地校建设项目等,又都成为带动中小学建设、辐射区域学校全面提升的有效平台。
三结合:凝聚来自教育行政管理和研训部门、大学专业团队以及项目学校三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项目。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研修、学习与常态工作改进紧密结合,近期发展目标与可持续的专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
四环节:强调项目推进全过程的程序清晰完整,无论是国培项目或北京市的大项目还是具体区域的专题性学习活动,都突出调查研究——研制方案——实施过程——评估反馈等4个环节的有机联系和闭环运行(图表)。
五关注:体现教育合作的意义价值回归到实践探索本身,切实服务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即关注学校和教师在实践反思中理解教育的内涵实质;关注参与学校和教师的整体发展与课程实践;关注学校和教师对项目活动的组织与参与;关注学校和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行为转变;关注学校和教师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反思、提升、分享和超越。
总之,“UDS”教育研修模式的创新,体现了首都师范大学在促进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学校办学质量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了参与、引领、服务和示范作用,体现出大学作为推进基础教育深综改、优化和调节教育供给侧的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秉持“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实践研究理念,在中小学校多元、鲜活、生成的教育情境中超越原有经验,创生了大学、区域、学校“在一起”的教育新样态,提升了大学的教育理解力和社会贡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