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渐入人心的绿色理念

皮宇航 李 珧 赵若郡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0月18日   第 12 版)

  海南风光

  牧民环卫志愿队队员在草原上拾垃圾。
  (图片来源:新华网)

  绿化后的黄土高原

  内蒙古草原风光

  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宣传画

  年轻的环保志愿者

  ① 顶层设计:一呼百应

  生态环保这个词,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随处可见。生态环保理念正逐步扎根于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这得益于国家对于生态环保的重视和宣传。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连续出台重大举措,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顶层设计上,不断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的落地,代表着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不断前行;天保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生态补偿机制、重点区域生态修复,一项项生态项目的实施,展示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付出的不懈努力。

  顶层设计的加强,得到了民间实践的呼应。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为了维护草原环境不受污染,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成立了马背上的牧民环卫志愿队,在草场骑着马巡逻,清理游人丢下的垃圾;在西北荒漠,为了防治风沙,一位老人在戈壁上辛苦种树数十年如一日;在东海之滨盐碱地,几名年轻的学者正在实验室加班加点研究设计治理方案……社会各行各业支持环保,投身生态建设的人正不断增多。正是这些活跃在祖国大地上的可爱人们,默默地带动着身边人在环保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与此同时,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理念的变化,人们践行生态环保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互联网上,一个关于小溪污水治理的众筹得到了数千网友的响应捐款;在大荧幕中,各类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电影电视作品不断抢占着人们的眼球;手机上,人们正用摄像头记录着身边的环境违法行为并向相关部门实时举报……

  生态环保的理念和行动在中国汇集成一股重要力量,见证着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建设的飞速发展。

  ② 环保人士:雨后春笋

  生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在过去,环保可能仅仅是普通人的日常之举,但现在,公众参与的方式和程度都在不断地走向深入,越来越多的社会环保组织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环保志愿者和环保人士将环保作为一项使命和责任来贡献力量。这其中,有自费走遍11个城市推广使用菜篮子以杜绝白色污染,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无塑料村的陈飞。有业余从事环保工作15年,研究发明环保节能技术39项的环保科技工作者刘宝敬,也有从事环境教育工作长达20多年的普通中学教师何平均。

  来自西安工程大学的大三学生小李是“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的一员,“使者行动”是由环境保护部发起,项目启动5年就在全国累计开展了56场培训,共培训5084名青年环保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深入各地调研,广泛传播环保知识和理念,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直接辐射的环保宣传受众达到数百万人。“青年环保志愿者的使命就是以一传千、千传百万地宣传环保理念,并使之在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小李说这也是他选择成为环保志愿者的初衷。

  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一批环保民间组织相继成立,环保志愿者的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其后,为了使环保志愿者组织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从2000年开始,一批挂靠在环保部门和团委组织下的环保志愿者协会应运而生,有了政府的组织协调,环保志愿者人数快速增长,并发展壮大成为环境保护的一支新兴力量。环保志愿者队伍也由最初的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体的环保监督员,发展成为覆盖各行业、各阶层,规则化、专业化的队伍。不仅如此,各地区也逐渐重视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将志愿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纳入到本地区的环保规划中。

  与过去相比,环保志愿者的工作也有了诸多可喜的改变。过去,由于缺少组织和协调,志愿工作出现许多短期性的“志愿过剩”现象,而现在,环保志愿者队伍向专业化转型,一批经过规范注册的专业化环保志愿服务组织、基地、网站等相继出现,环保志愿者能够规律性和长期性的参与环保志愿工作;同时,过去的环保志愿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常规性的捡垃圾、植树等活动覆盖面窄,影响力也不足,而现在很多专业化的环保志愿者团队开始深入生态污染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志愿活动的开展更为科学,比如福建大学生就在福州市内河流域行走调研,还绘制了直观体现污染区域和污染程度的地图;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环保志愿者还积极采用新的手段保证志愿工作高效的完成,比如陕西环保志愿者就利用微信实时监督举报污染源,随时对身边的各类环境污染行为展开监督。

  ③ 不同地域:共绘画卷

  幅员辽阔,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这使中国的生态建设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荒坡上栽树崖畔畔上青,山腰腰梯田沟道道坝。秃峁峁变绿海,沟道道赛江南。草长粮丰人儿喜,小流域治理带来好光景。”一曲悠扬的信天游飘荡在陕西省榆林市的沟沟峁峁间,展现了黄土高原上水土保持所取得的成就。

  榆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区域内地形破碎,千沟万壑。加之长期以来,榆林人民环保意识淡薄,采伐过度,致使水土流失成为该地区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源之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陕北人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抗争。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优先开展生态建设,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性机遇,从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入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水保综合治理,掀起了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治山、治水、治土建设高潮。

  而在位于蒙冀辽三省接壤处的赤峰市,在历史上,由于人为、自然、气候等因素影响,赤峰地区沙害严重、生态脆弱,也严重制约着社会全面健康的发展。

  多年来,当地政府坚持“生态立市”的理念,发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和“沙害不除、治沙不止”的优良传统,长期不懈开展防沙治沙生态建设活动,已成为全国风沙治理的一个缩影和典范。

  如今,走在赤峰郊外的贡格尔大草原上,风光绮美,苍郁广瀚,伸手仿佛可以将白云掬于手指间,低头可以徜徉在一汪碧草之上。在赤峰市内,林水相依、山水相连、城乡一体的森林城市也“初具形态”。

  “蓝天越来越多了!”这是2015年以来,成都不少市民看得见的变化。

  自从成都市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以来,“成都蓝”频现,成效可圈可点。据悉,成都市空气质量PM10、PM2.5年均浓度明显降低,下降幅度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于前列,提前完成了“大气十条”提出的到2017年的改善目标,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

  如今,成都的天空时常呈现博大澄澈:有时候晴空万里,像广阔安静的大海;有时候天空中停留着细碎的云块,像绣着白玉兰的丝帕。走在城市中,森林环绕、绿草成茵,空气清新的像是被洗过一般,没有一点混浊,沁人心脾,令人久久不愿离去。

  从生态薄弱的榆林,到基础条件较好的成都,现在的中国,不论是在哪个角落,不论经济发展程度如何,都在保生态、讲环保。过去意识不到问题的,已经开始思考解决问题,而曾经思考解决问题的,已然享受到了生态环保带来的“红利”,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树上,正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④ 不同行业:渐成共识

  在过去,提起生态环保,很多人联想到的是钢铁、煤炭等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工业,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不仅那些与生态环保可以直接关联的行业在力求转型改变,那些看似没有关系的行业一样深受影响,生态环保正逐渐成为各行业的共识。

  有这样一组数据,根据中汽协统计,2016 年 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 13.2 万辆,销售 12.6 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131.4%和 134.1%。这组数据意味着,大街小巷里,正轰轰地喷着黑色尾气的传统能源汽车逐渐被生态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所取代。

  衣食住行是老百姓生活中绕不开的几个话题。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是人们对生态出行的支持,那么拒绝使用一次性碗筷就是餐饮行业坚持环保的表态。

  蒋新是北京西大望路上一家湘菜馆的老板,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要接待上百桌的客人。多年前,几乎全北京的餐馆都使用这种一次性餐具,蒋新的饭馆也不例外,每到饭点,用筷子戳破塑胶膜的“噗噗”声不绝于耳。“饭店也是图简单省事,这种餐具不需要自己清洗,用完甚至都不用回收。”蒋新说,“就是有一点不好,不环保。”原来,用来塑封餐具不易降解,又不能系统的回收利用,给环保造成很大压力。“所以很多餐馆都放弃使用了,还是用自己的碗筷清洗消毒,循环利用,比较安心。”蒋新笑着说。

  江云是国内一重点高校的硕士,两年前毕业后进入了一家金融公司工作。每天西装革履的他看似和生态环保挂不上钩,“其实不是,生态环保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江云说,“就拿我来说,上班每天要打印很多文件,每次打印我都要双面打印,就算有特殊情况要打单面,我也会在用过后再放回打印机用另一面”。江云说,他们公司的员工基本上都会这么做。

  如江云这样的故事在各行各业发生着,随着国家对于生态环保的宣传力度加大,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也日渐觉醒,生态环保正被全行业纳入生产和行为标准,成为各行业的共识。

  ⑤ 不同年龄段:代代传承

  在每一个人的成长中,都有这样的记忆片段:家里的老人时刻提醒我们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看到垃圾随手拾起来放进垃圾桶,洗完手关紧水龙头,散步时不踏草坪,不摘、折花枝,这些再平常不过的行为伴随着我们成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从家中长辈的口中我们第一次萌发了对生态环境的珍视和保护意识。

  从家庭走入学校,少年人接触了更为多元的参与环境教育的机会。从培养生态意识到践行绿色发展,生态理念在不同年龄群体、不同的成长阶段之间不停流转,代代传承,并逐渐扎根。

  姚女士是居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说起环境保护,她说到了“限塑令”对自家生活的改变。她告诉记者,以前自己都是塑料袋随便用,自从限塑令实施以来,自己出门买菜、买水果都随身带着购物袋或者手拉车,“刚开始是为了节省家庭开支,后来逐渐认识到这还是件对环境有益的好事。”像姚女士一样,如今许多家庭主妇出门购物都尽量不使用塑料袋,并告诉自己的孩子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据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资料显示,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以来成效明显,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了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约840万吨石油、节约标煤12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3000万吨。一个规定带来的往往不只是强制性的规范,它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个普通人、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由一个小小的塑料袋开始,生态理念慢慢在生活中蔓延。我们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存的,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每一个普通人的共同努力。

  (本版除注明外均为资料图片)

渐入人心的绿色理念
责编:杨一枫 邮箱:yangyifeng51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