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品臻世界(人物·走向世界创新人物)

——秦同千与中国古建筑文化保护传承的复兴之道

朱建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0月11日   第 07 版)

  古建文化“活态保护”践行者秦同千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右一)在绍兴品臻园调研古建文化保护传承

  回望历史,是为了昭示未来。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此后,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古老民族又一次踏上了加速振兴之途。

  正当人们深切呼唤中华古老文明,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从传统文化深厚积淀中重铸之时,在江南绍兴古城之中,有一位名叫秦同千的逐梦者,历尽艰辛,百折不挠,以虽九死而不悔的坚强意志,在中国古建筑文化保护传承领域,苦苦追寻探索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和价值支撑。耗尽全部财力与心智,在华夏大地发起一场中国古建筑及其文化的拯救行动,与时间赛跑羽化新生,创立中国古建筑文化保护传承的“品臻样本”,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建筑文化保护传承的“活态保护”之路。这位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梦人,用其保护传承古建文化的生动实践再一次证明,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涵养;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软实力中扬国威,复兴路上好扬帆……

  文化传承:炎黄子孙薪火相传的历史使命

  使命感是沉重的。

  穿越华夏数千年的建筑瑰宝,走进华夏悠久的古建筑文化,秦同千无时不刻不感到自己肩头的沉重。

  如果说,当年的朱启钤先生创办了“营造学社”,而后才有了留美归国学生梁思成、林徽因等的加入,他们发起对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发现了最早的木结构古建筑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南禅寺,开创了具有中国现代科学意义的古建筑保护事业。而当代绍兴上虞人士秦同千出于对古建筑及其文化的热爱,志在穷毕生之心力,奋起保护传承古建文化。

  秦同千出生在1963年10月,正好遇上中国困难时期。家乡在杭州湾畔,童年的记忆仿佛只有饥饿。他从小喜欢语文和历史,喜欢自己家的老房子和有雕花图案的老家具。那些《山海经》中的传说故事、历史书里的英雄人物、家族兴衰的云烟,都让他念念不忘,这大概就是他敬畏祖先与中国传统文化结缘的启蒙点吧。

  也许,是苦难锻造了秦同千坚毅不拔、百折不挠的性格。初中毕业,他放弃了继续念高中或中专的念头。因为这个时候对他来说,当务之急是尽快挣到钱,为双亲减轻生活负担,为兄弟创造成才机会。小小少年离家到最近的大城市上海打工,成为了一名最基层的从事景观工程的打工仔。他打工的地方所谓森林公园的前身原来曾是一个苗圃,他睡在养猪场,铺上干稻草和草席就是床了。他每天能挑几立方土,压得直不起腰。大上海高楼林立,抬头看不到太阳,外滩的建筑群特别好看,可他真正领略上海的繁华,站在南京路和外滩的人群中,已是第二年的事了。

  若干年后,他才知晓,这之前的所有奋斗,原来只为了一个人生目标:中国古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秦同千的中国古建筑保护事业起源于他所从事的园林绿化工程,他在江南偏僻山区农村找寻用于园林绿化价格便宜的树种。这期间,他接触到了年少时念念不忘的东西——古村落、古建筑、古家具、古花窗,每一样都让他流连忘返,甚至忘记此行的初衷。

  通过奋斗,他终于有了一些余钱,可以投入到自己真正的爱好中去。从此每次出远门成了他最开心的事情,他几乎把所有通过园林绿化工程挣来的钱都用来购买这些破旧零散的老东西,走上了一条被称为“收破烂”的道路。

  秦同千下定决心走中国古建筑文化保护传承之路,是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次震撼。那一天他第一次来到浙江慈溪天元镇古家具集散市场,看到大批古旧家具被装进一个个集装箱出口国外,当时就大吃一惊,感觉老祖宗的东西怎么就这样被贱卖、被肢解拆散,难道他们真的就一文不值了吗?难道再也没有中国人需要他们了吗?

  一个炎黄子孙的心被深深的刺痛了!

  不久后的一次工作机会,他偶然来到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一位德国老总家里,惊讶地发现房间里的摆设竟然都是中国的老式家具物件,奇妙的是,这些旧东西经过老外的“捯饬”,焕发出别样的魅力,完全不是我们平时厌弃的旧样貌。这对秦同千启发很大,对日后他走上古家具、古建筑的收藏修复之路,可以说是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老百姓急于要摆脱原有的贫困,于是有大量古建筑被破坏拆毁,浙江安徽一带农村,经常有成片的数百年历史的建筑被主人拆掉,成为一片瓦砾。拆下来的旧木料、构件等按堆论斤地卖。这样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尤其当听到国外有整体复原的中国古建筑时,秦同千再也坐不住了,像“着魔”一样,只要听说哪里有老房子被拆的消息,总是想办法第一时间赶过去,纵然举债也要将其买下保护起来。

  在秦同千看来,这些散落在阡陌山路的祖先痕迹,是岌岌可危的历史见证,更是伤花怒放的时光碎片,一砖一石、一窗一瓦、一槛一柱,每个角落都布满岁月尘埃,它们佝偻在自然的风吹雨打中,默默冷对人们弃如敝履。这些老房子是承载中国人共同情感和记忆源头的生活容器,当它们以一副乡土家园日渐式微的伤感景象渗入人们的眼帘时,一扇扇破败的门窗仿佛一张张空洞的嘴,无力诉说传承文明在时代喧嚣中沉默凋零的绝望。

  文化传承,是炎黄子孙薪火相传的历史使命啊!

  不知有多少个撕心裂肺的夜晚,秦同千仰望星空彻夜难眠,眼在流泪,心在淌血,我们的祖先,曾经有那么辉煌的文化,岂能眼看她陨落得七零八碎?谁来接棒复兴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不能没有使命感啊!中国迫切需要有志之士,拯救这些古老的生命于水火无知,给她们一片安身立命的场所。给中国古建一片生机,愿子孙后代还能在祖先的屋檐下繁衍生息。

  可是,华夏之子秦同千能完成如此沉重的历史使命吗?他的古建筑文化保护传承之旅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吗?

  历史,在聆听回音;世界,在等待答案……

  砥砺前行:与时间赛跑的拯救行动

  风雨兼程三十载。

  历尽艰辛为古建,踏平坎坷成大道。与时间赛跑的秦同千从来停不下中国古建筑文化抢救保护的脚步。

  刚刚进入新世纪的一天,秦同千得知安徽歙县有一套老房子即将被损毁,他便带人立即出发驱车前往事发地。谁知,汽车在盘山公路的悬崖上悬空抛锚,险些丢掉性命。山路难走,只好弃车步行,当他们翻山越岭终于看到山坳里的那片老房子时,悬在嗓子眼的那颗心才重新回到肚里。这幢老屋已有4成倒塌,住户早已搬离,主人正准备拆掉门窗运到外地变卖。秦同千出高价将其收购,让专业人员拍照存档,量尺绘图,精心编号,而后请民工一根根木料搬运至山下,一切料理停当之后,才发现已是次日凌晨一点钟了,中饭和晚饭都没顾上吃。

  2007年,秦同千在浙江淳安县发现一座精美绝伦的雕花楼,当时六成柱子已经腐烂坍塌,靠毛竹临时支撑着,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随时都可能倒下。房主人拉住秦同千的手动情地说:“这房子你收走修好复建起来是一件积德的事情啊!”秦同千流泪了,当即决定出资收购将其修复重建。谁料,因为房屋损毁严重,上去拆瓦的民工掉落下来,送医救治,花费了大量时间与财力……

  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年年岁岁,哪里有即将被拆毁的老房子,哪里就会出现秦同千的身影。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都留下了秦同千“踩地皮”的脚印……

  收藏古建筑需要有专门的地方保存。为此,秦同千几经周折,最早是在上海宝山区大场苗圃搭建仓库,后来,又在家乡上虞租了一块工厂内的闲置工地搭建更大的库房,将上海的所有藏品,砖头瓦片石板石墩木柱牛腿月梁等全部搬迁过去。随着藏品数量的增多,又不得不在上虞嵩坝漳订村租用了一个废弃的占地60亩的部队仓库,在上虞的章镇租用一所废弃的中学。连年不停地搬运真是劳神伤财,运费、保管费、人工费、搬运工程中的藏品损耗,价值无法估算,仅仓库租赁和仓库改造就花费2500万元。

  保护古建筑的操心程度,非常人所能承受。聘请专人看管、防火、防潮、防腐、防白蚁,不敢有丝毫怠慢。秦同千聘请专门防白蚁的机构,每月两次上门防治。同时,堆放木头的仓库,每年要翻动两次,否则木头长期堆放会发霉。所以这几百幢老房子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真是伤筋动骨,伤透了脑筋。家人反对,很多亲朋好友都觉得不值,说老房子就像个无底洞,无论你在其它地方挣多少钱都不够填补这里。但对于秦同千来说,老房子就像他的孩子,又怎么会对它们计算养育成本?要求它们带来物质回报?他唯恐轻慢了它们,对不起它们,守护古建筑就是他的责任,难以割舍。

  面对痴心不改的秦同千,家人们真是欲哭无泪啊!

  十年前,在浙江发现的一幢清代雕花古楼,看第一眼便怦然心动将其买下。近年,经常有收藏家表达开出数十倍于原价的数字购买,一名北京客商甚至开出几千万天价,秦同千不为所动,一口回绝。近30年间,小到斗拱,大至宅院,秦同千的收藏一样没有转让出售。

  保护古建就必须拥有一支身怀绝技的工匠队伍,为了使这些残破不堪,面目全非的古建得到修复重获新生,秦同千不畏艰险,踏破“铁鞋”开始了他的“寻才”之旅。在黄山徽州,留下“四顾茅庐”诚请古建测绘大师程世忠的佳话,在秦同千感召之下,起初不愿背井离乡的程世忠率领一支由70人组成的老工匠队伍移师绍兴。大木匠程武、罗根才,雕花匠厉阳春、厉时标、厉阳君,砖雕匠江越强,方新中,石雕匠张仁……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对传统文化怀有敬畏之心,祖上几代传承且有工匠精神手艺精湛的民间艺人,个个身怀绝技,灿若群星。

  面对满目疮痍的建筑残片,像一道道裸露的伤口,匠人们一个个轻轻擦拭,细细揣摩,慢慢修复。仿佛回到母亲怀抱的婴儿,这些疲于生存的干涸生命终于重新得到了爱的洗礼。如果没有传统手艺,如果没有手工匠人们,中国的固有民族姿态将荡然无存,傲视世界的艺术瑰宝则所剩无几。只有通过他们的手,建筑骸骨才能重新变回血肉之躯!

  有谁能够知晓这些古建保护者劳作的艰辛呢?每天基本都要趴八九个小时,大都变成驼背,手掌中有厚厚老茧,手背伤痕累累;常年在粉尘、高强度环境下工作,导致其衰老速度、受伤频率都高于其他手工匠人。但愿更多人关注手工艺,尊重手工匠人,尊重他们朴实的人生智慧,尊重他们精诚的艺术态度,尊重他们刻苦的劳作精神……

  秦同千的古建文化保护着传承之举,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首肯。2001年的一天,中国古塔专家、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路秉杰见到秦同千,盯看他良久,而后开口问:“你是哪里人?”

  “绍兴人”秦同千目光中含着不解回答。

  “这就对了,”路秉杰面带微笑说:“第一,你做这件事情是利国利民又积德的事情。第二,这个事情只有像你这样有情怀的人才会去做。而且你是浙江绍兴人,是一个有文化渊源的地方。第三,这件事假如你想做,会做的相当累相当辛苦”。

  2011年4月,秦同千上门拜访同济大学建筑规划学院教授、博士导师阮仪三,这位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享有“古城卫士”“古城保护神”等称谓的古建文化专家,曾经是主张“古建原址保护”的“学术强硬派”,但多年“原址保护”面对诸多困难,无奈接受“异地保护”之策。阮仪三初见秦同千表情中露出不以为然,认为秦同千是为了赚钱,不可能脚踏实地做古建保护。可当他几个月后受邀来到绍兴、上虞秦同千的古建收藏仓库时,却被眼前宏大的古建收藏和匠人艰苦劳作场面深深地震撼了。阮仪三却慧眼识珠,被秦同千古建文化保护传承的真情所打动。谈起温州楠溪江边有一幢古建,屋主人要盖新房子,索性一把火把老建筑烧毁的举动,两人同为此事的发生而痛心疾首,两个博大的胸怀跳动着共同的节拍!

  2008年一个晨曦初露的早晨,秦同千攀上天风浩荡的会稽山山顶,面对着曾诞生过文学巨匠鲁迅的绍兴古城,心中孕育着一个更为宏大的梦想。

  他在对祖先的敬畏中与天地对话,与东方古老文化和现代理念交流,静默的秦同千立于乱云飞渡的山巅,寸发短须,便装着身,身材消瘦,面容庄重,充满忧患又极富使命感的深邃的目光穿透浙中北部的莽莽群山……

  羽化新生:“活态保护”的古建文化“品臻样本”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为此,秦同千苦苦寻找着古建筑的运用方式,他不断请教国内知名的古建筑保护专家,参与古建保护的论坛交流,赞助城市遗产保护的研究机构、考察国内外古迹遗址的案例。他希望古建筑能在使用过程中重新焕发生命力。

  这也许是上天对他的眷顾,一天深夜,苦苦思索的秦同千忽发奇想:要避免本质结构房屋潮湿发霉、蚁蚀虫咬、倾斜倒塌,就必须通过实际投入使用,用人气滋养它们的存活,这不就是曾有人提出的“古建筑活态保护法”吗?

  这一灵感让秦同千兴奋不已,彻夜未眠。

  2008年夏末,秦同千在上海偶然遇到绍兴市市长张金如,并向他说起正选址重建老建筑博览园,已考察过上虞、覆危山、莫干山等,颇具开拓创新精神的张金如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历史机遇,二人相见恨晚,一拍即合,马上决定将这一项目作为市招商引资落户绍兴山水美丽如画的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宛委山麓。这里依山傍水,南傍中日友好樱花林,东望若耶溪,背靠香炉峰,紧靠绍兴古城,文化积淀深厚,能够满足老房子的生存条件。且周边依然居住着大量原住民,能以现代方式使用并体验这些老房子。符合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古今兼顾,新旧两立”的建筑理念,是一块理想的“古建筑活态保护”践行地。

  2009年5月18日,绍兴“品臻园”正式开工。历时7年,精雕细琢。汇集天下工匠,穷尽艺人智慧,攻艰克难,挥洒无数汗水。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文化圣地之一,这座大禹曾经会盟诸侯的古老圣山会稽山早已声名远播。然而令许多海内外人士感到惊奇的是:如今在会稽东麓的宛委山樱花林掩映下,还有一片由数十幢始于明代的中国建筑为主体、精心保护典藏修复而成的古建筑群落——绍兴品臻园,占地约19.7万平方米,包含25栋品臻山水、兰亭安麓(酒店)、艺术馆、书院、主题文化生活中心等设施。

  秦同千为此投入资金13亿元,以精心修复的明清古建为核心,打造一处独一无二的桃园。原为清末一户地主家厅堂的“白果厅”,其中的木柱均为百年以上白果木加工制作而成,推门而入,古老的木门发出“吱呀呀”的沉闷之声,让人仿佛穿越到了礼教严谨的清代,怀旧之情油然而生;明代中期安徽古民居“官厅”设计之精巧,实属罕见。拾阶而上,令人感觉宽敞大气、朴实严谨。前堂大厅柱粗、梁大,气势磅礴,上面留下的风化纹证实了它历经岁月的洗礼;雕花楼为会稽山古建筑中雕花最多、最为美观的一栋房屋,内部雕刻装饰富丽堂皇、奢华至极,可谓经典传世佳作;明代中期民居建筑“花厅”,柱粗梁厚,整体给人的结实厚重之感;明代程式民居,打破传统方位对称格局,悬空挂柱,奇妙之处令今人不得不对古代匠人的智慧感到由衷的赞叹与敬佩;“盐商官厅”原为安徽一个大盐商的铺子大厅,进门抬头看见巨大横梁,霸气十足,恢弘大气;“将军府”整座建筑用材粗壮、高大巍峨、雕饰丰富、技艺精湛,以其独特的制式:双天井、罗锅椽、圆柱雕础、青砖铺地等建筑特色,显示出高人一等的建造规格与营造手法……

  闪烁着古老的中华智慧的光芒,这是何等诱人来自神秘东方古国美轮美奂的古建筑群落啊!

  秦同千的古建筑复建之路还在延伸。他参加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国际古典家具博览会时,与时任上海青浦区新城公司董事长鲁千林相遇。鲁邀他去上海青浦的朱家角建园。秦同千到朱家角通过土地市场公开拍卖拿到了鲁千林推荐的那块风水宝地。

  2012年8月18日,在上海青浦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动工开始了又一个古建筑保护复建工程——上海品臻园的建设。

  上海品臻园由朱家角安麓及安麓别业(十栋)、邻湖别院(二十九栋)、艺术馆等组成。将近600年历史的明代江南第一官厅“五凤楼”,距今170余年历史的晚清古戏台复建于园中,并限量呈献10栋安麓别业,承袭江南名门气度,重现中国建筑礼序之美。

  五凤楼占地约1330平方米,前厅五开间,后院七开间,三进两天井,尺度惊人,气势恢宏、空间开阔、五凤翘翼。历经4年精心修复,耗时8个月完成搭建。古戏台原建于清嘉庆二年,为歇山式屋顶。大屋顶脊吻,有正吻、蹲脊兽、垂脊吻,角戗兽,套兽等,飞檐翘角,垂脊及戗脊末端均有彩塑戏剧人物,栩栩如生,庄重中透着秀逸。整个戏台富丽堂皇,色彩绚丽……

  上海品臻园用资7亿元人民币。

  为了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及能聚拢全球人气,真正做到活态保护。秦同千又一次执着地踏上合作伙伴的寻找之旅。几年来,他先后接触到数家国际顶级酒店管理公司,御庭、悦榕庄、香格里拉、URC……

  2012年底,秦同千有缘结识了北京首旅集团董事长段强和安缦集团创始人Adrian.Zecha先生,双方很快就建造一个保护生态、美观艺术的古建酒店及和谐融入当地自然与文化达成共识。秦同千决定携手安麓,在品臻园项目中打造两家世界级古建筑酒店——上海朱家角安麓和绍兴兰亭安麓,遵循国际先进生活理念,结合中国传统工艺和西方现代管理,实现中国古建筑文化保护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秦同千几十年生死相依的古建筑收藏终于焕发了容光。2016年2月1日,朱家角安麓试营业,那天早晨,秦同千驱车来到开业仪式现场,当他拉开车门第一眼看到矗立在阳光中的五凤楼与古戏台时,像看到了久别重逢的家人,禁不住泪流满面。那些历经风雨历尽艰辛拯救重生的中华古建瑰宝,一露面便惊艳了世界!

  品臻中国,品臻世界……

  品臻世界:辉映东方的未来之星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在绍兴品臻园调研时,曾称赞秦同千的古建筑文化保护传承之举。

  2016年4月15日,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亲临绍兴品臻园调研古建筑文化保护传承,充分体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对古建筑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与支持。

  在筑梦人秦同千看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家园,正在接受现代市场经济考验和洗礼的中华民族,不会离别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激活我们的文化基因、格物致和、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古为今用,可以增强我们民族内心的动力、强身壮体的抗体和慎终追远的定力……

  三十年秉持建筑“行走中的文化范本”的梦想;十五年维护与整修大量的收藏品,按类归置与构思;十年反复磋商、慎重择地,寻找复兴文化的理想基地;六年脚踏实地付出,涉及规划、基建、配套、管理;五十年中国手工艺人保护、教学、传承计划……秦同千,一肩源自梦想的重担,一个倾诉毕生追求的使命,一份坚持活态保护的决心,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拯救行动……

  “记得住乡愁”,而古建筑就是乡愁的依托。面对每天都有老房子倒下的严峻现实,拯救者的使命远未结束。

  令人欣慰的是,秦同千收藏保护之路借以起源的园林绿化产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旗下的上海秦森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园林行业的佼佼者,并正在资本市场征途上稳步迈进。秦森园林继2015年4月登陆新三板之后,2016年又踏上转向上海主板的征程。秦同千希望秦森园林能在2018年顺利发行上市,并开启一个更好的资本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大展拳脚,势必可以为古建保护传承做出更大贡献!

  虽然,秦同千现为上海市静安区人大代表、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理事、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常务理事、绍兴市上虞区收藏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燊榕古建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明清家居及古建收藏家。但他丝毫不敢懈怠,拟在未来十年间继续依托在古建筑保护和收藏领域独特核心优势,在上海、北京等核心大城市建设高端古建筑艺术度假酒店,树立最具中国特色的古建艺术度假酒店品牌。五年内实现再建造2-3个古建艺术度假酒店,管理20-30家民宿及中高端古建度假景区酒店,使之成为中国文化体验的极致场所。继续走古建筑活性保护重建之路,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名城和古镇旁边打造古建高端酒店旅游综合体:在浙江,建设基于古镇旅游为核心的休闲度假景区;在云南,建设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古建旅游度假景区;在贵州,打造最具民族风的古街改造旅游度假景区……

  这是一条何等令人振奋的中国古建筑活化保护之路啊!

  秦同千充满正能量的中国古建文化保护传承之旅,又一次刷新了中国形象,“秦同千现象”,不在于他当下或未来能重建多少古建筑,为中国古建文化重塑多少座里程碑,而是他没用国家一分钱的市场化的改革创新实践,创出了一条中国古建文化保护传承的复兴之路。

  品臻园,必将成为中国古建保护传承的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文化符号。

  品臻园,必将成为中国递给世界的一张中国古建文化最亮丽的名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没有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肩负着推进一场新的文明复兴的时代使命,秦同千将永远是这一伟大使命的践行者与追梦人……

  为梦前行,品臻崛起!

品臻世界(人物·走向世界创新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