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0月08日 星期六

沧桑镇淮楼

王 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0月08日   第 12 版)

  镇淮楼
  (来源:百度)

  我站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隔着不算太宽的马路,将目光专注地投射在那座名闻遐迩的鼓楼上。

  这座楼不高,砖木结构,单体,也不雍容庞大。三十几米宽的台基,高高的,很是厚重。中有城门。一束光正从那看起来幽深如眼的门洞中透过来,明亮异常,使得这个黄昏有了特殊的韵味儿。台基之上是二层山楼,从我这个角度看过去,青砖红窗处,飞檐高挑,有了几分睥睨天下的味道。

  这座楼,始建于北宋年间,原为镇江都统司酒楼。

  淮安(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扼江北之要冲,为南北交通之孔道”。纵贯淮安全境的大运河,便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命脉。南粮北运,要从运河穿长江,越淮河,才能北上。漕运船只均以抵达淮安视为大功告成。彼时,文武官员、巨商富贾、文人墨客和僧道名流,都要登楼祭酒,以庆幸运。至元代,淮安“置总管府,用以控制南北舟车转输”,楼上便悬挂“南北枢机”、“天澈云衢”的金字匾额。到了明代,楼上置有“铜壶滴漏”用以报时,故又名“谯楼”。后又置大鼓专司打更、报警,故又称为“鼓楼”。清代为镇压淮河水患,始名镇淮楼。

  在这座因漕运而著名的江淮名城中,镇淮楼雄踞水城要地,已然成为古城淮安的象征性建筑。从楼西侧拾级而上,过二层,直抵最高一处。幽暗的室内,临窗北望,热闹的遗址广场后是新修复的“总督漕运部院”。中国目前规模最大、规制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漕运府衙机构,正在呈现历史应有的本来面貌。

  遥遥看过去,画梁雕柱,飞檐翘角,虽在周遭现代高楼的包围中,依然有着大气恢宏的气势。“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船,衔尾而至山阳,经漕督盘查,以次出运河。虽山东、河南粮船不经此地,亦遥禀戒约。故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阳实属咽喉要地也。”山阳,现淮安市淮安区,民国以前称山阳县。淮安的繁荣得势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是得益于漕运。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据《辞海》释:漕运者,水道运粮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水与粮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所以,漕运也是王朝兴衰的命脉。

  署衙之后,是漕运博物馆。它气派地向世人展现着这座“运河之都”厚重的漕运文化以及漕运古迹和历史。

  转身下楼到二层台基,这里有一古一新两口大钟。明代所铸古钟静置在一角,钟上有“国泰民安”四个大字铭文,清晰端庄。管理员向我介绍:这口钟被称为许愿钟,据说摸钟许愿能百病皆除,逢凶化吉。听了莞尔,但我还是将手轻轻放在了钟体之上。丹心澄澈,惟愿尽如钟文所示:国泰民安。沿阁楼转过,另一侧架有大鼓一面,悬钟一口。手扶钟杵,缓缓荡起,重重落下。洪亮的钟声悠扬远送,把我的祈愿传播开去。

  离开时,天色已暗,夜空深邃得蓝如同天鹅绒。虽然都市的灯火闪烁,暗淡了星光,但那轮金黄的美月却高悬在镇淮楼之上,柔软了镇淮楼的剪影。

中国游客牵动世界经济(中国游客新形象报道③)
沧桑镇淮楼
秋到插柳善寨
旗袍穿出“徽州味”(图说途说)
三清山的雾
责编:杨一枫 邮箱:yangyifeng51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