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乡的好友瑞华给我传来“金平湖真美”的微信,让我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微信中提到金平湖这个名称的由来:当年乾隆皇帝游江南,路经平湖,见这里水乡富庶,菜花金黄,美不胜收,便赐名为金平湖,从此闻名天下。平湖有美丽的九龙山以及东湖,被称为“上海后花园”。我儿时在杭嘉湖平原上的这块富庶土地——平湖度过,耳边常伴着一支小曲:金平湖,平湖金,平湖有她金招牌,块块招牌不虚传……抒发着家乡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在新中国成立的欢歌笑语声中,我们到了上学年龄。在学校里,我们讲普通话;在家里,仍旧说家乡话。乡音伴着我长大。
初中毕业那年,一群儿时的伙伴满怀信心地计划着去县第一中学上高中。爸妈也赞同,说:“好极了!上完高中,还得上大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过,就在这个暑假,平湖中学一位老师的家访却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老师动员我去读师范,说国家迫切需要一大批面向农村的中学老师,计划用两年时间加速学完3年高中课程,再用两年学完师专的课程,然后马上到第一线去工作。
听说国家需要,家长全力支持。于是我和几位同学一起走进了师范学校。时光流逝,我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并以优秀成绩毕业。在“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欢送声中,我打起背包奔赴工作岗位。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大运河边的一个公社中心学校当老师,除了教小学生,还负责函授一批在职教师。工作和学习中的点滴收获,让我对语言教学产生了兴趣。
假期回家,每每听见久违的乡音,都倍感亲切。几年后,我被调回到平湖,负责带一个高年级班。最令我高兴的是,我中学时的数学老师徐丽君也在这个学校任教。同自己的老师一起工作,听着她那熟悉的乡音,觉得特别亲切。
后来我离开家乡,去了其它城市,再后来又旅居海外20余年。我仍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这些年回国时,看到家乡的种种变化,深感欣慰。只是身在国外,离乡音太远了。现在好了,受益于科技的发展,拉近了我和家乡的距离。自从用上微信,家乡的同学、朋友仿佛又回到我身边,乡音也近在耳畔。在北美的同乡还建了一个平湖微信群。
我的家乡不仅风景美不胜收,而且人才辈出。平湖编了历史名人录,排在首位的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他是我国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和戏剧活动家。那首质朴、动人的歌曲《送别》流传甚广,就是李叔同作的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令平湖人骄傲的还有原子核物理学家钱绍钧、光学技术专家姜文汉、矿床地质专家陈毓川……
最近我们北美平湖微信群中传来家乡的“海外学子风采”,新一代平湖人的奋斗故事同样让人感动。通讯如此方便,乡音萦绕耳旁,我和家乡紧密地连在一起。
(寄自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