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象谷,因中国唯一亚洲象保护、繁育、医疗救助基地,中国唯一可以安全观测亚洲野象、与亚洲象近距离交流的国家公园而闻名。
据考古发现证明,亚洲象曾广泛地分布在中国的长江流域、两广及贵州地区,甚至北至黄河流域,后逐渐南迁。目前,西双版纳及临近的普洱和临沧地区,是亚洲象在中国唯一的栖息地。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勐养子保护区东、西两片区结合部的野象谷,是生活在东西两个片区的野生亚洲象迁徙觅食的中心通道,又有较多的富含盐及矿物质成分的水塘吸引大象聚集,野象谷因此得名。
野象谷自然资源丰富,汇集了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众多珍稀动植物种群,总面积约370公顷,距景洪市区22公里,区域范围内生活着8-12个象群,80余头野生亚洲象。
野象谷是西双版纳最大的野生动物救助站,每年救助很多受伤的野生动物及野象。2008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15个物种拯救工程之一的“中国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建成,在开展种源交流、人工繁育研究、扩大饲养种群、增加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同时,积极展开野外受伤亚洲野象的救助和医疗工作,成为中国最大和最集中的亚洲象繁殖、救助及医疗中心。
野象谷的人象故事
①跑来寻求庇护的野象
1997年5月初的一天下午,大象学校后山来了一群野象,象群里不时传来大象的吼叫声及咔擦咔擦的牙齿碰撞声。一时间山林树木摇晃,树藤折断,明显是有大象在后山争斗。
树摇象吼间,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冲着大象学校跑来。受伤的公象站在大象学校操场边上喘着粗气,向人群流露出祈求的目光,不时还紧张地回头观望,害怕对手随时会追击而来。大家把后山反方向的道路让出,站在公象后边,示意它从另一面的树林奔逃。那公象立刻顺着人们指引的方向蹒跚而去,大家在其后护送了几百米,使其逃离危险战场。
②选择在员工宿舍旁生小象的母象
母象生育时,会选择它认为最安全的地方进行生产。有一头母象,选择在野象谷员工宿舍旁生小象。
1998年,一群野象来到野象谷员工宿舍后方,整夜徘徊不去。天亮时野象谷工作人员发现一头母象生下一头小象,其他野象守护在四周。中午1点多,那头出生才6小时的小象已经能歪歪倒倒、跌跌撞撞的行走了。
工作人员看产后的妈妈十分疲惫,找了很多菠萝、香蕉丢到母象面前。母象毫不设防,鼻子一卷统统吃光。其他象群安静守护在母子身旁,看母象体力恢复,象群准备撤离。
半年后的一个下午,这群野象再次来到员工宿舍后山,当时出生的小象已经长成一个健康的小胖子。它们在小象出生的地方呆呆站立了十几分钟,与员工宿舍的工作人员眼神交流。它们来这里干什么呢?是来回忆,还是来对那天野象谷员工的静默守护表述感谢?
③失恋上公路玩汽车的“竹笋牙”
2016年春节期间,与“大排牙”争夺配偶失败的“竹笋牙”心情沮丧,独自在公路边徘徊。看到路边停靠的汽车是蹭痒痒的好去处,就蹭起了小汽车,结果发现被蹭的小汽车还会发出滴滴的叫声,立刻觉得非常新奇,开始用鼻子推车玩,结果这个淘气鬼一口气推坏了9辆汽车。还好有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公共责任保险,最终被损坏的汽车都由保险公司买单了。
“丛林卫士”——亚洲象保护观测
为了更好观测野象谷区域内亚洲象种群繁衍及生存状况,实施有效的保护,2005年6月,野象谷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正式成立。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和危险性,这群可爱的人被亲切地称为“丛林卫士”。
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主要负责对在野象谷周边范围内出现的野象进行追踪、观察和记录,为研究亚洲野象提供科学的数据。同时,为保证野象数据统计和信息采集工作的准确性,他们还必须长期穿梭于茫茫热带雨林中去探索、去验证。
象道、脚印、皮尺、望远镜、观测日记……就是他们的工作写照。他们需要把每一次观测到的野象情况,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反复的对比、验证,给出相应的结论。他们还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为每一次出现的野象群进行编号,根据象群的特点为野象取名。
目前,经常在野象谷周边区域活动的野象约有100头,分别来自12个不同的野象家族。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的每个成员不仅能叫出每一群野象的名字,还能根据野象活动的踪迹准确及时预报出野象出没的大体时间、地点、种群、行走路线等,因为他们清楚地了解每群野象的生活习性和个性特点。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常年积累下来的宝贵资料和丰富经验,是亚洲象研究领域的珍贵记录。
野象谷有中国首个亚洲象主题博物馆,全面系统展示和介绍了亚洲象的起源、演化、生理、生态、行为及其面临的生存危机,呼吁大家共同关心、爱护和保护亚洲象。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