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19日 星期一

走出“扫码”迷思(云中漫笔)

刘 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19日   第 11 版)

  不知从何时起,在地铁站常常遇到擎着手机的年轻人,诚挚邀请扫一扫二维码,支持他们的创业项目。最初还抱着极大的热情听听介绍,时间一长,类似剧情频频上演,扫码的耐心便耗光了,只得摆手婉拒:对不起,没兴趣。

  上网一搜,对于此类“扫码支持创业”的戏码,不少网友都持反感或怀疑态度。一是觉得方式老套、不胜其扰;二是担心其中有诈、信息泄露。简而言之,大家希望创业者多点真诚、少点套路。关注可以,扫码就算了。

  另一个引发争议的话题,是餐厅里的“扫码付小费”。只要扫一扫服务员胸前的二维码,就可以为其支付几块钱的小费。有的服务员甚至主动请顾客扫码,让没有给小费习惯的国人颇感尴尬。

  事实上,类似的小费制度已渗透进与移动互联网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在餐厅小费之前,快递、网约车、外卖等行业都出现了小费制度。比如,在滴滴打车支付时,可以选择给司机打赏;在百度外卖,也可以给外卖小哥送几元钱的“小礼”。

  为何餐饮行业收小费,就引来很多不同的声音?一方面,人们对于传统行业的惯性思维,不太能够接受这样的“创新”;另一方面,在餐厅付小费需要扫码,而扫码本身,似乎就暗藏了一种半强制性的意味。如果商家再“好言相劝”,就更增添了消费者的恶感。

  如今,人们好像陷入了“扫码症候群”。扫码支付、扫码关注、扫码观看、扫码登录、扫码进群……移动互联网时代,二维码简直成了无所不能的“神器”,诱惑人们探寻其背后的内容和讯息。

  扫码真是再方便不过了。地铁站的创业者,不用发传单,就可以俘获用户;传统媒体通过二维码,极大拓展了报刊的内容;消费者兜里不必揣现金和银行卡,路边摊张煎饼果子都可以手机支付。

  当然,二维码里不仅有黄金屋,也有窃金贼。因扫码泄露个人信息、遭遇诈骗的案件不在少数。对普通用户而言,很难分辨长着一样面孔的二维码,哪些是“好码”,哪些是“坏码”。

  作为一种工具,二维码本身既非天使,也非魔鬼,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合法地使用它。如何用通过扫码便利生活、创造机会,是相关行业从业者应该思索的问题。一旦让用户陷入“扫码疲劳”或是“扫码恐惧”,恐怕只能得不偿失。

  可以预见的是,在更高等级的“三维码”现身之前,二维码仍将越来越多地占领人们的生活。在利用和享受扫码便利的同时,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不扫“码”是否也能扫天下?

拉里·埃里森:互联网界的海盗船长(互联网大咖秀)
网民从此捐上“放心钱”(网上中国)
新技术为华媒提供新机遇(海外集结号)
走出“扫码”迷思(云中漫笔)
责编:宋 鹏 邮箱:songpeng@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