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19日 星期一

品牌建设须以质量为本(品牌论)

卢泽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19日   第 09 版)

  近日,三星note7手机“电池门”事件持续发酵。因电池设计缺陷,三星宣布召回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万部Note7手机。这不仅让三星以往引以为傲的供应链体系蒙上阴影,更让其多年积累的品牌形象备受打击。

  有部分论调认为,三星的危机极有可能成为国产手机逆袭的转机。作为行业巨头,三星手机一直占据全球手机市场领先地位。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三星以7000多万部的销量、22%的份额,位列全球手机市场第一。苹果、华为、OPPO、小米等则紧随其后,占据前五。以现有市场格局,三星所遭受的打击的确能给国产手机进一步站稳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带来一定机遇。

  然而,从长远来看,竞争对手的短暂危机并不意味着自身发展机会的来临。对于中国手机品牌而言,如何从三星身上看到自身的潜在危机,才是最重要的。

  三星note7“电池门”事件,折射出的是其在全球供应链中质量控制和利润率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乏力,市场周期俨然进入“寒冬”阶段。这让本就残酷的智能手机市场陷入更为激烈的竞争当中。一方面,“装备竞赛”被视作打败对手的杀手锏,硬件过剩已成不争事实;另一方面,各大手机厂商在广告投放、明星代言等营销手段上耗费大量精力。然而,粗放性提升硬件性能及过度营销的倾向,让各大手机厂商浪费大量成本的同时,也忽略了质量管理这一核心关节。甚至有少数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手机更新周期缩短带来的用户换机率增加,质量控制已经不再是手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纵观上述诸多弊病,国内手机厂商也并未完全规避。目前,国内各大国产智能手机品牌依然深陷各种“价格”大战,在质量控制和利润追求之间,并未取得较为合理的平衡,虽然目前并未爆发如三星手机电池燃烧这样的恶性事件,但小问题频现,还未完全摆脱过去“中国制造”廉价低质的窠臼。

  建立一个品牌需要长年累月的不懈积累,毁灭一个品牌却只在朝夕之间。近年来,国产手机品牌正在努力建构自身“创新、优质、价廉”的形象,其全球影响力也在稳步提升,以华为、中兴、联想等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品牌,已经在世界智能手机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形象的损失是不可逆的,即使再好的营销手段、再高明的公关危机,也无法完全挽回因质量问题所带来的信任危机。

  因此,三星“电池门”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产品才是品牌最为核心的要素。离开质量这一根本,再多的功能创新和营销手段都会成为空中楼阁。而对中国手机品牌而言,应清醒地认识到,竞争对手的危机并不能自然成为自身的机遇。以此为鉴,从中看到潜在危机,增强产品意识、严把质量关口,才是中国品牌行稳致远的最大法宝。

站在世界潮头的中国家电(中国品牌在海外)
品牌建设须以质量为本(品牌论)
责编:卢泽华 邮箱:rmrbzgp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