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19日 星期一

第15届残奥会今日闭幕

里约再见 生活继续

本报记者 刘 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19日   第 07 版)

  中国选手刘翠青(右)和领跑员徐冬林在比赛中起跑。
  新华社记者 李 明摄

  跳远选手文晓燕夺冠后身披国旗庆祝。
  新华社记者 李 明摄

  北京时间9月19日上午,里约残奥会闭幕式将在巴西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熊熊燃烧了12天的圣火即将熄灭。从奥运会到残奥会,奥林匹克此刻与里约作别。

  奥运结束了,生活仍要继续。期待在世界的赛场上,继续看到中国体育健儿活跃的身影;期待在生活中,依然看到残疾人运动员幸福的笑容。

  

  成绩:蝉联双冠

  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连续第四次获得奖牌榜和金牌榜“双冠王”,残奥历史继续见证着中国健儿的荣光。

  308名运动员参加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这是中国残奥代表团参加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12天前,在残奥会开幕式上,轮椅击剑运动员荣静手持五星红旗入场,中国运动员们打出“你好,里约!你好,巴西!”的标语,引起全场的欢呼与掌声。

  中国奇迹在里约继续上演。旗手荣静在中秋当天夺金,为祖国献上了最好的礼物,而她所在的轮椅击剑队,在残奥会上收获9金。

  荣静的金牌是中国残奥选手整体风貌的展现。游泳、田径、举重、射击、乒乓球……几乎在每个赛场都有中国选手奋力拼搏的身影,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体育的风采。

  伴随着金牌和奖牌的诞生,许多感人的故事也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游泳“十金王”许庆,肩后有着“鲨鱼”刺青。这个失去了一只半手臂的24岁小伙子,已经是参加了4届残奥会的“老将”;

  中国军团年龄最小的徐佳玲,今年只有14岁。5岁失去左臂的她,在游泳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在里约书写自己的追梦人生;

  盲人柔道选手李丽青,4年前才刚刚入行,首次参加残奥会就夺得金牌。这个战胜伤病登上奥运赛场的女孩,特别想听听巴西海浪的声音与家乡广东湛江有什么不同;

  五人制盲人足球赛中,中国男足先后击败西班牙、墨西哥挺进半决赛,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不一样的力量……

  从“欠你一个头条”到全社会的关注,残奥运动员以超越自我的精神,赢得了尊重、收获了掌声。

  背后:系统训练

  在中国残联主席、里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张海迪看来,残奥运动员取得的成绩,让面临困难的残疾人看到生活希望,让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够有很好的明天。

  中国目前有8500万残疾人。张海迪表示,残疾人要走向社会、重新康复,过上更好的生活,非常需要精神的激励。而残奥运动员能够给予残疾人以希望,让他们看到:“我能!我一定能!今天我不能,那么我经过了训练,经过了刻苦的锻炼,我一定能!”

  残奥运动员为什么能?张海迪说,这得益于科学系统的训练。目前,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已经建立了“县级发现、市级选送、省级培养、国家提高”的四级联动残疾人培养体系,不断为我国参加残疾人国际赛事输送人才。

  “我们现在有16个省市建立了残疾人训练中心。如果去那里看一看,再一想,我们的残疾运动员能得这么多的奖牌,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张海迪说。

  多年从事残疾人体育工作的专家华清滂说,许多在里约残奥会上夺金的选手都是来自浙江、广东、江苏、北京等拥有训练基地的地区。科学系统集训,使运动员训练起来更踏实、更有信心,文化生活更丰富,营养更合理安全。

  快速提升的康复水平,也是造就残疾人体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军认为,康复是残疾人运动的基础,残疾人只有先恢复身体功能,才能进一步提升运动技能;同时运动又是很重要的康复手段之一,通过运动可以帮助残疾人康复。

  李建军说,中国康复水平已渐渐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外骨骼、康复电子等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中国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已覆盖至县乡一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此外,国家还加大了对康复人才的培养,全国已有140多所高校在培养各类康复人才。

  未来:全面发展

  1984年,中国选手首次出现在残奥会赛场上。当时,北京姑娘平亚丽在跳远比赛中赢得了中国残奥史上的首枚金牌。

  “那年我才20岁出头,去美国前,残联领导拉着我的手说,平姑娘好好地比赛,你们是去开路的,要是夺了奖牌,咱们今后残疾人体育工作开展就更好办了。”回想“开路”历程,平亚丽仍历历在目。

  如今,残疾人体育的道路已坦途一片,梦想的种子已然发芽绽放。日前印发的《“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残疾人体育健身计划”,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除了力争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日本东京残奥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中再创佳绩外,还要实施“冬季残奥项目振兴计划”,推动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

  随着残奥会的闭幕,属于里约的奥运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月的时间里,有太多的荣耀值得铭记,太多的瞬间值得回忆,太多的故事值得书写。奥运会的高光时刻,仍会长久地留在人们心里,并成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注脚。

  奥运结束了,生活仍要继续。期待在世界的赛场上,继续看到中国体育健儿活跃的身影;期待在生活中,依然看到残疾人运动员幸福的笑容;期待在城市中,更多看到奔跑和运动的人群。奥运的魅力与体育的能量,莫过于此。

里约再见 生活继续
图片报道
亮点遗憾都不少
责编:刘 峣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