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14日 星期三

强化经济中心建设 成都如何释放活力

本报记者 陆培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14日   第 05 版)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

  成都尼毕鲁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现场

  成都天府软件园

  今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四中心一枢纽”的建设将使成都在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提升。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经济中心尤其重要。成都将建设面向亚欧辐射全国的经济中心,实施工业强基、服务业提升、新经济培育行动和先进制造业载体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重大工程,全力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和高端服务功能集聚的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以及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多区域经济合作核心城市。

  站在永安湖边上的一个居高点上,放眼望去,一条八车道的高等级公路向东西方向延伸,一座座高楼正在拔地而起,现场繁忙的建设场景,让人热血沸腾。

  这里就是新设立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距成都市中心近50公里,与正在建设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在地理上遥相对望。

  据了解,近年来,成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突破万亿级大关。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01亿元,同比增长7.9%。271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入驻成都。

  成都的经济,在生物制药、信息软件、高端制造等领域有着强劲的实力。在打造西部经济中心的过程中不断释放出自身活力。

  

  高端制造展现强劲实力

  未来3到5年,成都将集聚300家轨道交通企业,汇集3万余高端人才,创造产值300亿元。

  这是成都轨道交通产业的重要布局。

  按照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成都市中心城区将形成26条线路、总里程达659公里的“双环加放射”线网结构。在天府新区,内部轨道线网密度也将大幅提升。

  除了节节攀升的地铁线路,成都同时也在布局轨道交通产业链。根据今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成都将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在轨道交通方面,根据成都市出台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相关规划,成都将打造轨道交通产业“一校一总部两基地”的空间布局,形成科研、设计、施工、制造、运维的全产业链条。

  占地面积57个标准足球场、建筑面积等于2.5个鸟巢、架料共有15000公里——等于北京到纽约的球面距离、钢筋总长绕地球一圈还多……作为全球第一条6代LTPS/AMOLED全柔性生产线,京东方成都项目总投资465亿元,是当前全球最先进的液晶显示器生产线之一。

  “一期项目进展顺利,我们追加了二期245亿元投资。这些都源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链完整、人才充沛、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巨大、交通物流条件良好,发展光电显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炎顺表示,该项目是成都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的一张“王牌”。

  到2019年,全球超过1/4的柔性面板将在这里诞生。

  京东方追加二次投资,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成都启动了“蓉欧+”战略,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以TCL为例,截至6月底,TCL已有1000余标箱货物搭乘“蓉欧快铁”运往欧洲,累计货值达3500万美元,并将在3年内向成都转移近10亿美元外贸产能,促成转移80万台对欧出口电视机到成都生产。除了TCL,今年5月,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敦豪全球货运(中国)有限公司相继与成都签约合作。在蓉欧快铁的合作名单上,还有一串长长的名单:飞利浦、沃尔沃、戴尔……

  如今,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1台使用“成都造”处理器芯片,在计算机处理器芯片封装方面全国第一,成都已成为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肩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全球2/3的IPAD平板电脑在成都生产,成为全球重要的计算机生产基地;成都目前汇聚了众多的国际国内和本土IT知名企业,入驻的英特尔、戴尔、联想、宝洁、德州仪器、京东方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公司,成为区内最具代表性和活力的企业。

  根据《成都制造2025规划》,到2025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万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1.2万亿元以上。该产业有望成为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

  而随着“蓉欧+”战略的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中韩创新创业园、中德创新产业合作平台、中法生态园、新川创新科技园、中古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已成为成都倾力打造的国际高端产业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从引进世界500强汽车企业一汽大众,到2015年整车产量突破“百万辆”大关,成都已成为全国汽车版图中的一匹黑马,改写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格局。当然,成都汽车产业的梦想远不止于此。《成都制造2025规划》提出,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届时,成都将进入全国汽车产业第一方阵。

  西部硅谷赢得海外盛誉

  根据最新统计,在全球当今最红的游戏中,《银河帝国》曾登上了App Store北美畅销榜首位,刷新了中国开发者的新纪录;《龙之力量》上线数天内登入App Store免费榜、畅销榜首位,上线仅3个月即拥有超过150万的活跃用户;《战地红警:大国崛起》上线仅两年,流水收入超过3亿元……这些游戏都来自成都。

  成都,早就被业内誉为中国移动游戏“第四城”。成都移动游戏产业以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为核心聚集地,数百家企业分布在成都天府软件园、高新孵化园、移动互联创业大厦、天府新谷、蓉创广场等成都移动互联网核心创业载体内。

  成都游戏产业的出口市场已形成欧美和东南亚两大支柱,前者在游戏产品的策划上更加强调欧美特色,后者则表现出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均表现出不俗的业绩。

  在由Facebook评选的2015年度手游榜单上,一款叫Invasion(《战地风暴》)的手机游戏代表中国与来自美国、芬兰、瑞典等国的世界顶尖手游公司并肩而立。开发这款游戏的中国公司正是成都尼毕鲁科技。

  目前,尼毕鲁有96%以上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公司创始人杨祥吉半开玩笑地说:“很少有美国玩家能觉察到这个游戏竟然来自中国内地——成都!如果知道了,一定会大吃一惊。”

  据悉,今年年初,成都梦竞电子竞技中心在成都高新区银泰城投入运营,成为成都电竞行业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优聚软件、尼毕鲁等一批公司一直在搭建平台生态圈,孵化团队推出精品游戏产品;博瑞传播、天象互动、龙渊网络等公司则着力深挖IP资源,加速泛娱乐行业整合;在VR领域也不乏先行者,成都虚实梦境公司打造的首个VR乐园——VR虚拟幻境已经在成都知名游乐园国色天香登陆。

  据不完全统计,成都现有VR领域企业40余家,大部分在成都高新区。

  在这股热潮中,大量成都籍人才回流,成都天府软件园创新创业如火如荼。TestBird联合创始人邓飞对本报记者说,“我们希望抓住这次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机遇。”

  “手游产品做出来之后需要在不同的手机终端进行兼容性测试,以前都是人工操作,一次测试往往要耗时15天。”邓飞说,“TestBird的手游自动化测试平台,能够在十多分钟内完成测试,数十倍地提升了测试效率。”

  目前,TestBird的手游自动化测试点到了全球市场的70%。TestBird已经拥有超1万家合作伙伴,其测试过的App数量超过2万款,覆盖港澳台、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全球市场。

  开发Camera360的成都品果科技COO顾锐表示,泰国6700万人中使用Camera360的就有5500万人。这家企业海外用户已经超过4亿人,成为“中国出海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品果科技创业团队最初只有3个人,成立3年用户破亿,全国破亿的不超过10家。

  据了解,目前成都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2054亿元,占中西部地区的32%,西部地区的46%。近五年来,成都软件产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特色突出、产业环境持续优化、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软件产业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微软、IBM等IT巨头先后落户成都,九远、银海、三泰电子等众多的本土企业迅速崛起,天象互动、尼毕鲁等企业新星也迅速发展壮大,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一批新业态兴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已发展成为成都的支柱产业。

  生物产业冲击世界尖端

  当记者刚进入12平方公里的天府国际生物城起步区时,感觉这与中国沿海某些开发区可能相似。可听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负责人介绍后,顿觉眼前一亮。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规划理念有两句话:第一就是要把城市建在森林当中,第二就是要把研究院和工厂建在花园里面。

  记者看到,成都市南面,剑南大道(生物城段)和深圳路(生物城段)景观提升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前者拟为花木大道风格,投资约9000万元;后者拟以彩林植物风格打造,投资约1.2亿元。生物城的这两条主干道,都将于年内完工,届时人们便可“穿越风景”来到建设中的新城。

  花园里的绿色新城,是生物城的另一个目标定位。《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概念总体规划》打破了传统工业区规划理念,是“独立成市”思路,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的小街区规划理念,力争形成开放式、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一流的人才,不会想呆在三流的环境里。美国硅谷、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区在吸引人才方面,美丽海岸线和森林起到的效果,从来都不输于其他。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优良环境将成为吸引一流人才的重要因素。

  成都高新区目前已聚集一批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端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人才。截至去年底,这里已集聚生物企业900余家,从业人员近3万,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多达25人。

  生物城目前已签约及达成合作意向的团队,有诺奖团队2个,两院院士团队1个,国家“千人计划”团队4个,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团队9个,“他们真正了解生物医药这个行业的技术和产业化过程”。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此外,生物城目前已聚集一批优秀企业,签约项目20个,拟签约项目17个。

  据相关负责人最新透露,生物城将通过与古巴、欧美生物产业的“国际合作”、与中国国药集团全方位战略配对的“政企合作”、打破行政壁垒聚集强势资源的“区域合作”三大模式,面向全球范围配置资源,不断聚集产业高端要素,创新园区发展模式。

  “国际牌”已成为生物城的名片。生物城将整合包括古巴生物产业在内的全球生物产业创新创业资源,实现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跨区域、跨领域流动。目前已签约引进了世界500强医药企业默沙东、中美前沿生物医药夏普莱斯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推进加拿大全球新药商业化中心、以色列植物药产业化基地、中德医学检测中心、中英(成都)生命科学产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国际合作项目。

强化经济中心建设 成都如何释放活力
成都打造中国金融第四极
责编:李 贞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