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老家碗窑已整整30个年头,居住的小城离故乡不算太远,读书、采访、省思、品味人间冷暖,世事沧桑……远去了鼓角争鸣年代,晚年多了一份安逸和宁静,也多了一份浓浓的乡愁。每逢夜深人静或老家来人,总泛起缕缕怀乡情思,想起村中那百年龙窑,那让老家人世代繁衍生息的制陶文化。
回到故乡云南省临沧市碗窑村,真正让我过目不忘的是龙树梁子的千年古榕、古老龙窑以及碗窑村独特的历史韵味,风景人情。
酒坛、花盆、菜坛、茶壶……相信你一定见过这些土陶制品。土陶,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而在故乡这块美丽的热土上,就盛开着这样的一朵奇葩。这是一个“家家玩泥巴,人人手艺人”,与烧陶业命脉相连、兴衰与共的特色村。
少年时代,年迈的奶奶常对我讲:碗窑村的陶器制作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8年,我们的老祖宗杨义远、罗文华、邓成和从湖南外出谋生,千辛万苦地来到这里,仔细察看了这里丰富优质的陶泥,用于摸捏了这里的泥土,指着这个山坡说:“这里就是安家做陶器的最佳地点了。”他们迷恋上这片热土,娶了当地腊托村布朗人家的姑娘。布朗头人给三位女婿划定了腊托村前的泥山和住地,他们便在这里安家落户。建起罗、杨、邓三条龙窑,用带来的龙窑烧制方法和慢轮制陶技术进行生产,从此制陶技艺便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前,制陶技艺除了罗、杨、邓三姓人外、不传其他姓氏的人,也不准别姓氏的人学。新中国成立后,才打破了由罗、扬、邓三姓人家独做的局面。因为最初来时做的陶产品以生产碗、钵、杯为主,碗窑地名便由此而来。
碗窑村的陶器制作从1738年到现在,已有278年历史。沧海桑田,象征着文明、繁荣的碗窑村在勐托河畔崛起,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全村70%的人家高擎传承的火炬,一步一个脚印,将陶制业推向辉煌。发展至今,已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分布在村前寨后的火龙窑,最多时达12条,联系着200多户制陶人家。
我自幼常在制陶作坊中跑玩,对土陶器做法十分熟悉,首先取土捣碎、稀释、揉和陶泥,再把揉匀的陶泥置于制作各类陶器的轱辘上,用棍助转,用于捏制陶泥成各类型的陶器胚子,风干上釉后入窑烧制。每道工序都非常讲究,每件陶器都是制陶人呕心沥血的作品。每条窑仓有8-12个不等,沿着缓坡而上,由小而大,用松柴作燃料,从尾仓点火逐仓烧到大仓至冷却,3日即可出窑、出售。
这泥土与烈火的涅槃,心灵与智慧的交融,有高山流水的高雅意境,有乡村田野的古朴野趣。泥土,民族生存的基础;土陶,民族心灵的结晶。从远古到如今,早已化作民族的血液,不息地奔流。
碗窑村陶器生产高峰期,全村有280多户人家从事生产销售,年产陶器12万件,收入达110万元。多年来,经过几代制陶人的改进创新,陶产品的种类不断丰富。
2012年12月20日,碗窑村被国家住建部列入646个具有保护价值的“中国传统村落”之一。2013年5月19日,碗窑村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誉为“中国碗窑土陶文化之乡”。为了让这片美与智慧的乡土原色一直延续下去,让土陶不至于从碗窑村里绝迹,年轻一代在传统的产品上做了较大改进。为了让游客携带方便,手工艺人们开始制作小巧玲珑的土陶工艺品,品种多样、质地细腻,造型独特,彩釉闪亮且外壁镶描了花草龙凤等图案,集观赏和实用于一体,深受消费者喜爱。
如今,制作旅游商品已成为碗窑人倚重的传承技艺途径,产品畅销滇西南各州市,还远销到昆明、上海、香港等地,并走出国门销往缅甸、泰国等地。
充满神奇迷人的古老“陶乡文化”,如今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闻名遐迩。如今,每逢节假日,游客便蜂拥而至,感受古老的陶乡文化,购买令人爱不释手的旅游产品。造型独特的茶壶、茶杯、酒壶成为人们的抢手货。村中道路干净平整,古老的宅院、现代的小洋楼、运载陶器的货车川流不息,成为古老陶乡一道靓丽的风景。昔日的“玩泥巴人”,玩出了和谐富裕的新生活、新气象。
本版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