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06日 星期二

文脉传承看底蕴(名家话北京)

傅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06日   第 09 版)

  传承文脉的方式多种多样,我觉得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技术性继承。首先,我们要保护城市记忆。风貌系统、文物系统、史学传说等都是城市的记忆。北京最早划定25片历史风貌保护区,现在是40片。博物馆167家左右,大大小小的文物保护单位有3412家。另外,北京还有大量的史志、传说、文学作品。

  其次,将具有北京特征的传统元素,通过规划、设计,巧妙贴切地融入到现代空间当中,使城市具有与众不同的底蕴、城市性格,一看就是北京,而不是其他地方。这是自己的故乡,属于自己的家园,正统、正大、正气浩然,雍容、包容、从容不迫。

  再者,将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有机衔接。新北京、老北京不能生硬地穿插。这是一项技术,要从美学上、规划学上、技术工艺上来加以精心安排,让所有市民找到记忆中的北京,品味到新北京中的北京味儿,感觉到新北京、老北京有机融合、交相呼应。

  第二类,人文性传播。文化传承不能光靠砖瓦砂石、钢筋水泥来承载文脉,还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来固化文脉、扩散文脉、传播文脉。文脉是凝聚在城市空间的文化元素。但它从来都是在人城互动、城文交融的过程中创造、沉淀与传播的,就是说城市跟市民要有互动,文化要跟城市彼此交融。

  文脉的人文性传播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以文化人”。让城市精神代际扩散,市民不忘根本和传统。总书记讲北京人“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这就是文脉在市民性格上的反映。第二个叫“以文化物”。把反映城市性格的经典文化元素巧妙地附着在商品之上,提升商品的辨识度和文化感。第三就是“以文化城”。城市无论怎么建,都必须是贯通文脉的文化空间。

  第三类,规律性创新。基于规律、基于内在联系和必然性来创造文化、延续文脉。因为文化靠积淀、靠养成。性子太急、胡拼乱凑一定没有好结果。

  文脉不是死的,它一直生长着。每一代人都应该是文化的,特别是城市文化的创新者,而不是它的终结者和守夜人。王国维曾经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那今天我们就可以讲:一代有一代之北京,一代有一代之城市。

  举个例子,什刹海是最早的25片历史风貌保护区当中最大的一片。它有内城的唯一的一片水城,有构成老北京味道的各种元素:王府、寺庙、胡同、四合院、花园等。元、明、清、民国都在什刹海留下了时代印痕、文化遗产,“一代有一代之什刹海”。但什刹海文化在今天能不能创新发展?如果仅仅是保护,那么五百年后再编《什刹海志》,我们这一代便是空白,因为无所作为。

  我们要在把握核心元素、撷取典型符号的基础上找准城市演进的基调、奠定文化创新的基础。一方面,要修旧如旧、建新如旧,重复经典的纹饰图案和肌理,另一方面,应当从理念、格局、气概、整体风貌入手,体现北京城正大、雍容、平和、有序的底蕴。

  从故宫到人民大会堂,再到国家大剧院,建筑形态截然不同,但格局、气派以及内蕴的大国庄严与自信,却是统一、连贯的。所以,只要坚守这种文化标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也能够凸显大国之都的文脉。

  (作者傅华为北京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

  

北京民改七大福利来了(聚焦京城)
“海绵”公园今夏集水增一成
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开始浇筑
2020年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
文脉传承看底蕴(名家话北京)
烟袋斜街:繁华老街的前世今生
“京味儿”非遗走进大栅栏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