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8月27日 星期六

今天的创新 明天的经典

吴为山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8月27日   第 10 版)

  我把春天带回家
  曾春平作

  母亲—呵护
  尚 荣作

  2016“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作品展”,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作品近300件,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种类型。其中既包括中国美术馆近年收藏的作品90余件,也包括一批经专家推荐和评审入选展览的最新创作。

  

  青年美术家是中国美术的未来。

  作为青年艺术家群体,一方面尊重、传承前辈,一方面又富于创造力,他们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新锐”“创新”“活力”的代名词。他们在历史的河床中奔腾,是最为活跃的浪花、激流。常言“长江后浪推前浪”,不仅揭示了客观自然规律,也是对青年的鼓励;常言“一代更比一代强”,不仅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也是对青年的激励。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更是寄予厚望,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回眸历史,王勃作《滕王阁序》、王希孟绘《千里江山图》、拉斐尔画《圣母》、梵高画《向日葵》等,都是在他们天才的、青春的年华完成了大师使命。现代中国历史上,“新兴木刻”青年艺术家,以刀刻魂,为唤醒民众千百万,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独立解放写下不朽一页。

  20世纪上半叶,以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艺术家,负笈西洋,开拓了中西合璧的现代美术之路。

  新中国建立以来,广大青年美术工作者在党的文艺路线指引下,投入到火热的生活,表现社会主义建设,赞美当家作主的人民。改革开放的春风普沐,使得青年美术工作者抓住恢复招生制度的时代机遇,通过学院教育,学习东西方传统,在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中,对历史和现实反思,在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上表现出新的精神风貌。今天,在追梦、逐梦的时代进程中,青年美术工作者们更是在中国精神的感召下,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在情感温度、精神高度和创新力度的多重交汇中寻找灵感。用青春和艺术,用勤奋和智慧建构美的图式。他们从五千年文明中走出来,以当代话语在国际社会讲述中国的故事。

  中国美术馆是国家艺术的殿堂,建馆半个多世纪以来,收藏和展示了大量国宝级经典作品。其中有许多作品出自当时的青年艺术家之手。如司徒乔38岁创作的《放下你的鞭子》,方增先24岁创作的《粒粒皆辛苦》,刘文西29岁创作的《祖孙四代》,罗中立32岁创作的《父亲》……这些作品在美术的长河中,从浪花、激流逐步成为主流,引领着时代的审美,汇入人类文化的大海,生生不息。

  此次展览邀请全国200多位著名美术家和美术理论家,推荐优秀青年美术家的作品。每位专家可推荐两名或两名以上青年美术家,最终通过专家委员会两轮评选决定参展作品。不同院校、不同创作群体、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艺术家所推荐的青年美术家,带着风格各异的作品走进中国美术馆,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气场,是这个时代、这个时期青年的所想所思,所感所为,是他们对历史、社会、人生认识的艺术表现。

永不褪色的地球红飘带(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今天的创新 明天的经典
多彩背扇诉说拳拳之心
东方美神
九福图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