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一幢灰白色的六层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始建于1916年7月的中国地质博物馆。
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于7月20日致信祝贺。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为一家博物馆撰写贺信。
贺信中写道:100年来,中国地质博物馆恪守建馆宗旨、不断精进学术,在地球科学研究、地学知识传播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发展我国地质事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日,笔者走进中国地质博物馆,拜访了馆长贾跃明。在他看来,作为“国家地质的百科全书”,中国地质博物馆已成为地学研究、科学知识传播、国土资源文化建设与展示的重要窗口。
藏品丰富,展示大自然鬼斧神工
绿油油好似一片草坪,草坪上闪着金光;银灿灿如同浩渺星空,中间还拱卫着一颗“月亮”……7月23日,在由国土资源部主办、中国地质博物馆承办的“百年历程——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成就与精品展”上,展出了220多件形状各异、颜色丰富的地质标本,这仅仅是中国地质博物馆丰富馆藏的一个缩影。
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中国地质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自1916年7月建馆以来,馆藏标本数量已达22万余件(套),居亚洲地学类博物馆之首。
“妈妈快看,这块化石标本是中华龙鸟,我在课本上看到过!”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兴奋地说。笔者注意到,化石上的动物长有原始羽毛,兼具恐龙和鸟的特点。
20年前,时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的季强先生,辗转获得这块来自辽宁省北票市的化石,依据动物形态,将其命名为“中华龙鸟”,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术理论提供了重要支持。
移步馆内,在史前生物厅、矿物岩石厅和宝玉石厅等多个专题展厅,北京人头盖骨、元谋人牙齿、全球罕见的沙佛莱石、已知最大的方柱石猫眼等珍贵标本悉数展出。
“地球演化和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地球物质和生命遗存,记录着亿万年来地球地质变迁和人类进化演变的足迹。”贾跃明说,“这些大自然的精华,是中国地质博物馆的无价资产。”
百年一脉,传承科学创新精神
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开发矿业”(复制品)、周恩来总理转赠的石油标本“柴达木之宝”、朱德元帅珍藏的地质标本、温家宝总理的“地质笔记”……一件件国家领导人赠予的实物展品,记录着历史岁月的峥嵘与不朽。
回望博物馆走过的100年,贾跃明感慨无限。“博物馆百年一脉,未有中断。抗战期间,中国地质博物馆几经搬迁,也曾在南京、重庆等地修建展馆。无论身处什么时代,一大批地学巨擘始终恪守‘博物、博学、博爱’的理念,传承着科学创新精神。”
1921年10月27日,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迎来了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先生。历时35天,安特生挖掘了17个地点,发现了大量彩陶,并由此证实,仰韶村是古人类活动的遗址。
仰韶文化发迹于距今约7000至9000年前,以黄河中游地区出现的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文化为代表。仰韶村的考古发掘,不仅揭开了解密仰韶文化的序幕,还开创了中国田野考古的先河。
“不止是田野考古,我国的新生代地质、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等学科研究,皆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发端并传扬。”贾跃明说,“西学东渐、地学启蒙。可以说,中国地质博物馆扛起了推动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旗帜。”
传播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让创新的洪流汇聚,让创新的力量迸发,关键是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
“孩子刚上小学三年级,我们每年都会带他过来参观一次,培养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前来参观的北京市市民王先生说。
据贾跃明介绍,为了提升公众的自然科学素质,中国地质博物馆已经举办科普讲座、地学夏令营、科技列车行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除常规展览外,创刊于1981年,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中国地质博物馆主办的《地球》杂志也是重要的知识传播渠道。
今年5月14日至21日,2016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本次科技周上,中国地质博物馆举办了“地球早期的那些生命们”“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地球魔方:构造板块”等讲座,向公众讲解地球地质变迁史和地球科学知识。
贾跃明表示,下一步,中国地质博物馆将加强馆校共建,开展中小学生地球科学素质教育活动,义务为青少年普及地质科学知识。
“中国地质博物馆将以建馆百年为新起点,更好地发挥地学研究基地、科普殿堂的作用。在现有馆址的基础上,我们正在规划一个功能更全、服务更优的国际一流地质博物馆。”贾跃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