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8月25日 星期四

青岛帆船周·海洋节:

释放海洋文化活力

赵 伟 袁华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8月25日   第 02 版)

  中国“帆船之都”青岛。
  杜浩 张进刚摄(人民视觉)

  2016“市长杯”风之帆国际帆船绕岛赛颁奖现场。
  陈奇斌摄(来源:hi视觉)

  帆船周·海洋节期间,俄罗斯籍大帆船“帕拉达”号访问青岛。
  陈奇斌摄(来源:hi视觉)

  8月5日至14日,为期10天的2016第八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以下简称“帆船周·海洋节”),给夏日的青岛注入了来自海洋的非凡活力。

  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青岛在海洋中汲取着持续发展的养分。海洋,不仅让青岛以“帆船之都”的全新名片享誉全球,也加快了青岛融入“一带一路”、与世界通商的步伐。

  

  海洋文化的盛会

  海洋之于青岛,意义非凡。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市委书记李群表示,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青岛将发挥好海洋优势,积极走向深海、远海,不断增强参与全球开发、利用海洋的能力。

  一年一度的帆船周·海洋节,成为这座“帆船之都”海洋文化深度融入城市发展的真实写照之一。

  8月6日上午9点半,伴随着巴西里约奥运会的火炬燃起,帆船周·海洋节的“重头戏”之一——“帆船之都”海上巡游嘉年华活动同时启动。300余条参赛帆船扬帆浮山湾,从奥帆中心丈量大坝南侧水域出发,在浮山湾沿线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资料显示,创办于2009年的青岛国际帆船周,至今已举办7届,旨在传承奥运精神,推动帆船运动发展。

  而作为青岛市的重要节庆品牌,创始于1995年的青岛国际海洋节已走过21个年头。它以“拥抱海洋世纪,共铸蓝色辉煌”为主题,以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实现人类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倡导科技创新、发展海洋经济和国际间友好合作等方面做出了积极不懈的努力。

  自2014年起,两个节会合二为一,这一节会对青岛的意义也更加非凡:帆船周·海洋节不仅是一场海上运动的盛会,更是一场城市海洋文化与旅游展示的盛会。

  今年的帆船周·海洋节以“帆船之都助推城市蓝色跨越”为主题,着力培育融蓝色经济、海上运动、海洋文化旅游、海洋科技、节能环保于一体的海洋盛会。

  节会搭台,在带动当地的经济、旅游、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将青岛的国际城市战略推向纵深。

  今年的海洋节板块共包含3个种类8大项活动,既有餐饮主题的饕餮海鲜全民盛宴,也有“荧光夜跑”、海岛休闲主题日等以体育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市民参与活动,还有“海洋文化国学六艺”等以中国传统文化与海洋帆船文化相结合的演出、体验活动。

  帆船周更是以帆为媒,越来越国际化:除2016“市长杯”风之帆国际帆船绕岛赛、2016“风之帆杯”青岛国际帆船赛、2016“风之帆杯”青岛国际OP帆船营暨帆船赛3大本土自主品牌赛事外,今年首次举行2016青岛国际大学生帆船训练营。节日期间,俄罗斯籍大帆船“帕拉达”号访问青岛,开展了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专家认为,这些颇具新意的系列活动,将促进中俄海上休闲体育运动互联互通,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休闲体育发展带在东北亚率先落地生根,以节会为媒,开启丝路新合作。

  帆船运动的摇篮

  海洋是青岛的活力之源。而“帆船之都”这一名片,则寄托着青岛在“海洋世纪”更广阔的城市期待。

  在中国,青岛是最早与帆船运动结缘的城市,早在上世纪50年代,青岛就是中国帆船运动发源地和摇篮。当时,很难有人会想象到,方兴未艾的帆船运动,将会在半个世纪后,成为青岛崭新的城市名片:

  2004年5月,一场特殊的发布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青岛市政府面向全球发布了全新的城市形象徽标:帆船之都——青岛。桅樯林立的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如今已是全球帆船赛事最频繁的港湾之一。

  每年3月前后的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4月的城市俱乐部公开赛、5月前后的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青岛站、8月的帆船周·海洋节、10月的帆船世界杯……海面上不时出现的点点白帆,成为青岛人共同的城市记忆。到目前为止,在亚洲,还没有一个城市能像青岛这样举办如此高密度的帆船赛事。

  而青岛与海洋的缘分,不止帆船运动。

  早在1000多年前,地处黄海之滨的青岛就是中国海上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之一。

  自唐代开始设立的位于胶州湾北岸的历史古港板桥镇,是整个胶州湾甚至整个胶东半岛最重要、最繁忙的古港口。到了宋代,全国设有市舶司(相当于现在的海关)8处,唯一一个在北方的,就位于板桥镇,此时,这里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唯一一个对外贸易的港口。

  到了近代,对外贸易、海洋渔业等传统方式早已不再是青岛利用海洋、依靠海洋的唯一途径。在发展蓝色经济的同时,海洋文化也开始为这座城市提供新的滋养成分。

  改革开放后,青岛成为中国第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获“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双定位;拥有世界第七大港青岛港;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本月初,国务院批复同意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口岸对外开放……

  从古至今,青岛所获得的一个个发展机遇,都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蓝色梦想的绽放

  2012年11月到2013年4月,青岛人郭川驾驶“青岛号”帆船,历时137天,创造了担任不间断无补给环球航行的世界纪录。同时,郭川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西方航线,首次开辟了以东方城市“青岛”为起末点的东方航线,将青岛乃至中国在帆船运动中的风采展示给世界。

  对青岛市来说,举办大型帆船活动是“帆船之都”的重要支撑点,而普及帆船教育则是这项百年基业的塔基。

  截至2015年,青岛通过青岛市2006年开始的“帆船进校园”活动,培养了超过2.5万名青少年帆船运动骨干,120余名青少年和30余名教练员先后参加了10余个国家对外交流活动。因为在青少年中推广帆船项目成效显著,青岛还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青少年帆船运动推广普及示范城市”的称号。

  像帆船运动离不开海一样,青岛的发展也离不开海。

  数据显示,去年,青岛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093.4亿元,与此同时,海洋经济占GDP比重突破22%。

  目前,在产业方面,青岛已基本形成涵盖滨海旅游、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设备制造、海洋水产品加工和海洋渔业等六大海洋产业集群。

  在涉海人才领域,青岛占据绝对优势——全国26%的涉海优秀人才在青岛,其中高端人才比例达30%,几乎每个海洋学科领域都有涉及,特别是在海洋自然科学领域优势明显。“通过全国海洋人才资源总体情况分析来看,我们在海洋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高端人才364人,超过排名其后的北、上、广两倍多。”青岛市科技信息所工作人员介绍说,青岛海洋人才综合实力较强,在海洋生物、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农业等领域独占鳌头。此外,青岛还有深海基地、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家也已经批准在青岛设立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去年,青岛编制实施的《青岛市“海洋+”发展规划(2015-2020)》,提出将加快建设蓝色经济领军城市,打造国家海洋发展中心,更好地服务和引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到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左右,形成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海洋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合作能力达到新水平。

  青岛市市长张新起表示,青岛是傍海而生,依海而强,靠海发展的。未来,青岛将抓住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机遇,抢占海洋科研制高点,以“一带一路”发展为主线,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努力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

  8月的青岛,海风送爽,碧浪扬帆。从这片美丽的港湾驶去,“帆船之都”青岛,将用蓝色新梦想拥抱世界。

释放海洋文化活力
青岛探索“五证合一”
资讯速递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