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紫苏花开未央,油葵花儿开正艳”,笔者来到延安市宜川县英旺乡时,被油葵花的海洋深深吸引。
英旺乡党委书记李永泉和乡长喻龙介绍说,今夏这“花海”不仅吸引了一批批游客,更让贫困群众实现了增收。“花海工程”是今年英旺乡党委政府实施“822”脱贫工程的一部分,是按照延安市和宜川县“抓党建、促脱贫、筑和谐”的要求下,精准脱贫工作中积极的探索和成功的尝试。
地处宜川县西部梢林区的英旺乡是宜川典型的贫困乡。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主导产业,多年来主要种植玉米,经济效益低,脱贫致富难度非常大。
面对严峻的扶贫形势,英旺乡党委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制定“党建引领、转型升级、产业富民、生态立乡”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行“党建+精准脱贫”工作模式,提出了“双联双加”(即:单位和企业联系贫困村加扶贫示范基地,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加服务示范岗)帮扶模式和“822”脱贫工程,“822”即建设香紫苏、油葵、雪桃等8个种植基地,千头肉牛和万头生猪两个养殖基地,万吨有机肥和万吨油料两个加工基地。
在统一思想、明确思路的基础上,英旺乡党委乡政府主动发力,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推进产业转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3月初,李永泉和喻龙赴山东潍坊青州实地调研,经过多方论证,并结合英旺乡实际地形和气候,选育适合川道种植的雪桃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试点品种。
喻龙告诉笔者:“由于“822”工程所确定的香紫苏、油葵、雪桃、油用牡丹等作物,群众以前很少种植,甚至有的根本没有种植过,因此,百姓心存疑虑、等待观望的多,积极响应的很少。”
面对困境,乡领导亲自参加村上党员会和群众会,通过视频资料对村民进行不厌其烦的讲解及宣传动员。村党支部也大力实施“党员带富工程”,动员和支持有能力的党员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头种植,用实际行动打消群众顾虑。在乡党委的主导下,全乡上下迅速形成了齐抓共管的产业转型热潮。
“为了解决贫困户无力投资问题,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给农户在种子、耕地、人工等方面给予香紫苏和油葵每亩补贴300元,雪桃每亩补贴1000元,助力农户脱贫致富。”李永泉说。
新产业面临着新技术问题,乡上又积极协调县农业局选派技术人员免费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解决了农民缺技术的困难。产品销售更是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乡党委政府主动出击,分别与宜川县鼎世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宁县天源香料有限责任公司等生产厂家达成购销意向,并引导农民与厂家签订了收购协议,解决了群众后顾之忧。
茹坪村村民郝炜感慨地说:“我今年种了8亩油葵,现在也签订了合同,四块五一公斤收购,现在咱也不愁卖这东西了。到秋季熟了以后,晾干拉去给人家一交,就是现成的收入!”
据李永泉介绍,以前农民种玉米每亩地收入大概五六百元,现在产业结构调整后,引导农户套种西瓜、小瓜、甘蓝、胡萝卜等,实现短期每亩年收入达4000元。初步估算,全乡实施“822”工程,雪桃每亩地的收入可达1.6万元,可以为群众直接年增收入2000余万元,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短期增收和长期增收相结合,真正帮助百姓实现脱贫致富。
宜川县县委书记左怀理说:“英旺乡农村产业转型切合当地实际,为川道地区脱贫致富找准了路子,贫困群众在乡村两级党组织的带领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下,一改往日悲观失望的颓废状态,鼓足干劲谋发展,信心百倍地上了致富之路。”
延安市副市长杨霄在视察时赞誉道,英旺群众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凭借自身优势,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开创了一个精准脱贫、产业转型、农旅融合的“多赢”局面。英旺乡农村产业转型切合当地实际,为川道地区脱贫致富找准了路子。
延安市地处陕西省北部,辖区内的宜川县、延川县、延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近年来,延安市委市政府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揽,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以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为重点,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方略,建立健全“五大工作机制”,落实“六大扶贫举措”,抓好“十项重点工作”,突出“七类贫困群体”,确保了贫困村脱贫致富,贫困户加速迈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