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套话是人们日常语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礼仪之邦,客套话古已有之。在什么场合用什么词,都很有讲究。比如,在酒桌上,一句“先干为敬”,会让对方体会到敬酒者的诚意;在工作中,一句“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热情;在节日里,一句“节日快乐”是大家最常用的问候和祝福;在信件的末尾,“此致敬礼”和“静候佳音”表达了写信者的礼貌和期待。
德国知名汉学家卜松山就中国文化撰写了一本《发现中国》,该书中译本于今年4月出版。该书在“客套”这一小节中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中国人在交流时总是显得彬彬有礼,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范式?如果和中国人面对面交流,应该在言语上注意些什么?”对此却有中国网友评论道:“我们不再需要客套话来‘粉饰门面’了,它已经过时且累赘,说话应该直奔主题。”也有网友反驳说:“客套话已经成为了很多人说话时的习惯用语,我们不可能弃之不用。”当今社会,我们真的不需要客套话了吗?客套话你还愿意说吗?
礼仪之邦 言必有礼 客套话得会说
中国自古是文明之邦,在以儒学为主导的文化氛围中,天下文士首先需要恪守和践行的便是“礼”。在人际交往中,注意话语的礼节,常会给人以谦谦君子的形象,使交谈更加友好顺畅。正如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语言学教授李明洁所言:“‘客套话’这种语言规约在社会关系和伦理习俗的维系、调整和修正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客套话有时并非为了表达实际含义,但是它在对话中有着特殊的润滑作用,亦是人们获得和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途径。
客套话常与具体语境相互匹配。李明洁教授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是情境型的,二是关系型的。情境型的客套话往往具有固定模式,一种是常用的以“令”“奉”“惠”“恭”等字开头的敬辞,如令尊、奉陪、惠存、恭喜等;另一种是谦辞,如称自己是“在下”“鄙人”,被表扬的时候说“不敢当”等;还有其他类型,如初次见面说“久仰”,打听年龄要问“贵庚”,询问姓氏要问“贵姓”;作品请人指点要说“雅正”,提及朋友的父母要称“令尊、令慈”等。“这些很多是和我们文化中的谦恭倾向相一致的。”李明洁教授补充道。至于关系型的客套话,则取决于双方关系的远近亲疏。在和陌生人交往或是面对长辈时,常使用尊称“您”,熟人或平辈之间往往用家常话代替客套话,比如邻里之间相遇常会问“吃了吗?”送客时说“慢走”,客人则回曰“留步”。这样的客套话,让交流显得亲切而不失礼节。
拐弯抹角 复杂难学 客套话不愿多说
虽说客套话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但仍然有些人选择不说客套话。在豆瓣网上就有一群年轻人,他们在话题“就是不想说客套话”中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一位名为“橘子郡”的网友说:“我觉得工作中不需要太多客套话,所以在回复短信和邮件时,语气从不拐弯抹角。”还有一位名为“蒹葭苍苍”的网友提到:“我觉得说客套话很多余,有没话找话之嫌,所以经常话到嘴边不敢讲出来。”南师大附中的高中生陈萌萌(化名)说:“逢年过节,我特别不愿意见到亲戚朋友,因为他们每次见到我都会说‘萌萌你又长高了呀!’,而且不管我是否愿意,经常问我的学习成绩。我对这样套近乎的话比较抵触,自己也不会这样说。”由此可见,部分年轻人对客套话有抵触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觉得客套话拐弯抹角,缺乏实际内涵;二是觉得客套话不分对象,令人反感。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美国留学生徐厚朴,对中国的“客套话”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客套话是汉语中比较难掌握的部分。“因为客套话种类繁多,要考虑说话时的语境才能明白,不能只凭字面意思。刚来中国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会多次被同学问‘你去哪儿?’‘你吃饭了吗?’,让我很困惑,不知这是客套话。”他笑着说。
恰当使用 正确理解 客套话是润滑剂
客套话是言语礼貌的直观表现。李明洁教授认为:“一个正常社会的人际关系如果失衡了,第一表象往往就是客套话的消失。”随着近年来社会结构的转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也带来了礼貌失范现象。如,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一些发帖者以粗鲁低俗的言辞标榜个性;在校园、家庭中,部分孩子对老师、长辈直呼其名。
随着社会的发展,客套话也在不断演变。其实,许多不愿说客套话的年轻人却在不知不觉中说着客套话。网购中,一句“亲”就是拉近买卖双方感情距离的客套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唐正大认为,客套话在古代使用相对频繁且庄重,当今社会仍不可或缺。他主张要积极地使用客套话:“如果不是较为官方、礼仪性的环境,那么就可以根据语境的要求来选择语言风格。”
客套话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准确恰当地使用客套话,可以拉近交谈者之间的距离,保持友好关系。当然,不合时宜地瞎客套,容易引起反感,适得其反。所以,会说话,不等于会说客套话。不论对于外国汉语学习者,还是母语为汉语的人,要想准确使用客套话都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