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8月11日 星期四

温岭长屿硐天遐思

韩晓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8月11日   第 10 版)

  图为长屿硐天一瞥
  来自百度

  长屿硐天得浙江温岭多石之神韵。

  我站在这个据说开凿有上千年的山石硐穴里,见天然生成的壁画如后现代大师的巨幅抽象画作品,美得飘忽。几缕植物的气根垂落硐中,高百余米,似西王母宫殿里的垂帘。

  长屿硐天,硐中套硐,硐连着硐,层层叠叠,硐内石壁又白如大理石,环环相扣,似玉连环,行走其间如跌入古希腊的米诺斯迷宫,千百年来,温岭人就像牵着一头古希腊的白色公牛不停地搬运硐中的巨石,献给女王帕西法厄……

  拾级而上入一硐,见有人造的中国象棋棋盘。石匠们用铁凿在大白圆石上细刻两尺来方的象棋棋子,无烂柯之嫌,倒有雄浑厚重之气势。铁凿凿出棋子周边一圈纤细雅致的花纹,像细密的鱼鳞。问石匠凿这一枚象棋子大约要耗时多久?石匠顾不及抬头,缓缓地答道“凿这样一颗棋子要花费一天半左右的时光。”我的目光散落在硐中几十平米见方的石头棋盘上,忽然觉得身处东周列国时代,战火纷乱,诸侯争霸。传说中此处的徐国势力日益强大。于是乎群雄纷争,炮火如烟,兵戈铁马飞奔千年后入此洞穴成一局未下完的棋……

  事实上历史在硝烟弥漫的时候,这里还只是一整块结结实实的山体,带着肌肉和骨骼,实诚地依承着雁荡山麓,那时漫山遍野的鲜花,还有茂密的森林和各种野生动物……直到南北朝时期,才成为采石的硐穴。

  石硐历经一千多年的开采,已成空穴。我站在其中与大山同呼吸,感受山风吹过山屿骨架间的朗朗清气。惊叹古代采石匠的神异技能,在山中攀爬如猿猴般灵巧,硐中所留的牛鼻眼、拱形的天棚,让今日的科学家仰之弥高。想那千年前的采石匠,没有借助现代化的计算工具,也没有借助先进的器械,居然能让这一千古奇硐不崩塌,不滑落滚石,还能让巨石如山泉般流出山脉,温岭人企图造化钟神秀的愚公精神可见一斑。

  硐外石壁上有二十来米高的多座观音像,依石而塑,情态各异,法相庄严。用白石雕成的发簪,远望,似能临风摇曳。硐外山崖脚边盛开着淡粉色的兰花,柔心弱骨,姿态绰约,恰似《红楼梦》中的绛珠仙草。

  自南北朝之后的长屿硐天,早已虚化了人工的匠气,而与自然之景浑然一体,呈一片天然模样。加之雁荡景观之“经行云漠漠”,于是此处此景可入诗亦可入画。徐霞客曾脚踏谢公屐,三次登游雁荡山麓。其足履也曾踏至长屿硐天。与他接踵而至的是倭寇侵袭雁荡山的枪炮声。想来这座滨海之城,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曾一度不得安宁。我们在山下小镇里遇见的古民居石墙上还留有战争的弹眼,是这座滨海城市里喑哑的伤痕,结着历史的血痂。然而时间滚碾之处的断井残垣,现在早已姹紫嫣红开遍。

  在长屿硐天山麓登高,见山起伏处海屿接踵而至。越往上,海就越顺势而下。山间飘散的草木香气,与之相遇,似与奇石相恋,仿佛能远眺石夫人激战台风时的动人模样。世纪曙光迎来的那颗卫星在浩渺宇宙中遥视群屿。而戚继光还有袁枚以及王羲之的到来给这片海域带去的荣耀如远方银光闪耀的海洋。穿梭山麓间但见山花烂漫,山景飘逸如与一仙人交欢而留余香萦怀。山海奉献的美食:被袁枚盛赞的出了石塘无处觅的黄鱼鲞,如美人般丰腴的糯米年糕,给这水墨般飘逸的山石之地留下人间烟火的念想。

  畅游此间,没有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的无奈,倒有几分徐霞客的逍遥自在,带着些许历史的喟叹,像在畅欢里夹杂的一缕愁思,略有些感伤,但会瞬间被穿越山林的海风吹得烟消云散。徐霞客在此间游历时还能见到林间壮硕之鹿因被游人惊骇跌落山涧的场景。现在虽无矫健的群鹿跳跃丛林的身影,但仍能见海风穿梭山间密林携带而来的高古之气,冷冷地拂着面,仿佛从冰川世纪而来。

  即将离硐时,遇一硐口状似深井,从“深井”处往下望,见人工雕凿的石蛙正仰视井口。想此刻的我,也如眼前的石蛙般,暂且借长屿硐天的宝地一角,在历史面前坐井观天。而那长屿的骨架,沐着海风与时间恋爱,温岭人已将历史的玫瑰种满山麓。

旅游大巴事故频发敲响警钟(旅游漫笔)
里约奥运带火体育游
“海昌小小旅行家”走进毛里求斯
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将办
温岭长屿硐天遐思
贵州从江:苗族欢度闹鱼节
责编:赵 珊 邮箱:hwbtrave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