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7月18日 星期一

第四批外语词推荐使用中文译名发布

“G20”“PM10”有了标准中文名

邹雅婷 丁 琪 何美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7月18日   第 08 版)

  “G20”“VIP”“PM10”……这些耳熟能详的外语词有了官方推荐的中文译名:20国集团、贵宾或者要客、可吸入颗粒物……近日,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第四批24组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这些译名遵循了反映社会应用热点和规范性要求高的原则,以推荐社会语言生活中已经使用的译名为主。

  规范语言表达

  新公布的第四批24组中文译名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有的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如BRT译为“快速公交系统”,Wi-Fi称为“无线(局域)网”或“无线保真”;有的是商业活动中常见名词:如CEO称为“首席执行官”, CBD是“中心商务区”或“中央商务区”;还有的是世界组织机构名称:如IMF译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据悉,确定语词的中文译名,除了运用语料库频次统计等方法外,还特别注意听取了计算机、通信、网络、商标注册、语言文字应用等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一定范围的调查作为择定部分译名的参考。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表示,推荐译名发布后,有利于在我们的社会中,尤其是在公共表达中突出语言的规范性。

  维护汉语安全

  说起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的成立,还与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记者傅振国有关。2009年,傅振国在杂志上看到许多汉英夹杂、令人费解的句子,这引起了他的思考和担忧。“我深深地感觉到,字母词的大量渗入正在危及汉语安全。”于是,从2009年至2012年,他多次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其中之一,便是建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下称“国家语委”)组织一个翻译规范委员会,及时对外国专有名词和科技术语进行翻译审定公布,以此规范外语词的使用。2012年1月,由国家语委牵头,中央编译局、外交部、教育部等部门共同组成的议事协调机构——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应运而生,专门负责统筹协调外国人名、地名和事物名称等专有名词的翻译工作。

  自2013年发布第一批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后,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于2014年8月发布第二批16组外语词中文译名,紧接着,又于2014年11月发布了第三批22组外语词中文译名。

  促进对外交流

  “以科学态度对待外语词,既要敢于交流、不断吸纳,又要将其中国化,而不是盲目地直接吸收。”姚喜双在谈到规范使用外语词时如是说。

  普通民众也感受到规范外语词译名的积极影响。家住海口的退休老工程师刘绍(化名)跟笔者聊起早些年与海外公司交流时的不便:“我们依靠翻译人员的帮助与外方进行对话,但很多外语简称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因而造成沟通上的障碍。”他认为,外语词推荐使用中文译名的发布,有利于促进中外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语言是不断变化的,规范使用外语词译名也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董科含对笔者说,“有了这些规范译名,有助于中国留学生更好地与外国人交流。”

先秦“古董”当今仍实用(诸子百家)
让年轻人走近经典(点点滴滴)
暑假登长城
图片报道
“G20”“PM10”有了标准中文名
从学汉语到教汉语
责编:刘 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