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7月13日 星期三

时光里的《故事会》

刘 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7月13日   第 11 版)

  我十来岁的时候,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农村里几乎没什么娱乐活动,更别提什么电视、电脑了,压箱底的就是几本已经翻得起了卷的小人书。

  有一次,我去李叔叔家串门,李叔叔是职业推销员,他带回来一本《故事会》,我看到了,就贪婪地读起来,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以至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还不走。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长篇故事连载《蔷薇花案件》,反特题材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侦破过程峰回路转。我看得如痴如醉。那一期正是《蔷薇花案件》开始连载的第一期,看了开头不知道结尾,犹如品尝了一小口蜂蜜,再想吃却没了。这下可把我急坏了,我跟李叔叔说了好几次,李叔叔答应看见再买回来,可终究没了下文。

  忍无可忍之下,我跟家里要了两块钱,骑了一辆破自行车,一路打听着,去了25里外的县城,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还是偷偷去的。绿色的报刊亭在街道边很显眼,《故事会》等杂志就挂在报刊亭窗口最显眼的位置。我赶紧买了一本,如获至宝一般揣在怀里,满是兴奋和自豪,一路哼着小曲回家了。

  后来我用同样的办法,凑齐了全年的《故事会》,读了一遍又一遍,几乎到了滚瓜烂熟、倒背如流的地步。几十年过去了,我还记得书里的每个细节,记得有一章《神秘的2400》,就是侦破案件时候,遇到一个人,他在临终的时候,竭尽全力说出了这个数字,一直到最后才被证明,原来是特务们所在的房间号码。

  从那时候起,我一直买《故事会》,读《故事会》。看的多了,能讲出的故事也就多了。每当我如数家珍,绘声绘色讲故事的时候,身旁就围满了小伙伴,我就有了一个外号“故事篓子”。

  小伙伴中间,有听我讲故事不过瘾的,要借阅我的《故事会》,我舍不得,他们就千方百计巴结我,给我送好吃的,或者放学时替我背书包等。有一次,一个同学实在忍不住,上课时偷着看,被老师没收了。谁知老师也喜欢看,并且知道我还有好多《故事会》,就要我都拿去给他看。后来老师专门设了一节课外阅读课,要同学们拿来课外读物看,无疑,我的《故事会》是最受欢迎的。

  最多的时候,我攒了六七十本,我把它们装在一个木头箱子里,从1983年到1990年我参军入伍,都好好地保存起来。在部队期间也买《故事会》看。但遗憾的是,由于父母搬了两次家,等我复员回来的时候,我收藏的那些《故事会》再也找不到了。我只好又买了一些再版的或者合订本,珍藏起来。

  《故事会》是我读过的所有杂志中最难忘的。

“50后”:恋经典 重补偿 盼新书(不同时代 不同阅读风尚(一))
我的购书瘾
字在古代不是字(读文解字)
时光里的《故事会》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