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好旅游,尤其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民居情有独钟,如宏村、婺源的徽派古民居,闽西一带的客家土楼,北京的四合院,土家族的吊脚楼……它们多姿多彩,凝聚着先民的勤劳与智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岁月留存下来的珍贵的艺术宝藏。
当我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时,眼前的一栋栋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建民居是那样眼熟,无论是排列布局,还是建筑特色,都与徽派古民居多相吻合。通过导游的解说,我才顿悟:原来,我来到了一座迁徙的文化古村。
大余湾,位于湖北武汉黄陂区木兰乡(巾帼英雄花木兰故里),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一个以余姓聚居的古村落。大余湾占地面积300亩,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古村整体布局奇特,75栋明清古建筑保存完好,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外墙屋檐下的手绘彩色壁画精美绝伦,增添出一道靓丽的风景。大余湾先民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从古徽州婺源迁徙而来,将皖南的徽派建筑艺术带到了这里,故有“迁徙的婺源”之称。
走进大余湾,视线里的古民居依山傍水,20余条巷子四通八达,呈现出“左边青龙游,右边白虎守,前面双龟朝北斗,后面金线吊葫芦,中间怀抱太极图”的风水格局,从中可见大余湾先民在村落设计上的独具匠心。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百子堂、建于晚清的刘二婆故居等,都是大余湾古民居中极具魅力的建筑。大余湾的古建筑并没有一味追求坐北朝南的传统格局,如出过小儿科“神医”余家炳的真诚药局就是坐西朝东,喻示着主人“紫气东来,万事如意”的祈盼。
走在青石板铺就的村道上,只见一栋栋古宅石墙黑瓦,硬山顶,翘角飞檐,门楼巍巍,天井回廊,厅堂厢房,木雕槅扇,工艺精湛,但在徽派建筑特色上又有所创新。如颇具特色的“滴水线石墙”,石墙上打凿的用于引流雨水的线条就与传统的垂直线不一样,而是呈一定的斜度,雨水从房檐上落下来,会顺着打凿的斜线流到地面,这样不但避免了雨水渗透到宅内,还美观古朴,别具一格。
此外,一栋栋古民居外墙上的近千幅手绘壁画,就借鉴了鄂中民居屋檐画的特点,有的门楼上半部不足5平方米的狭小立面内,居然容纳了24幅色彩斑斓相对独立的壁画,令人啧啧称奇。画面上,神话人物、戏剧故事、四时花卉、飞禽走兽、山水祥云等内容丰富,有的还自成系列,一幅幅漫步闲品,就像在翻阅一本故事跌宕起伏、情节前后连贯的连环画。
大余湾村民勤劳聪慧,雕匠、画匠、石匠、木匠远近闻名,制陶业长盛不衰,其产品“川里货”一直供不应求。自建村以来,明清时期出过100多位秀才、进士,近现代更是涌现出百余名流,留下“一门四博士”、“父子四留洋”的佳话。一座余氏宗族博物馆,浓缩了大余湾的余氏族源、古代纪略、近代风云和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