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附近的一处花坛里,红色和黄色的花朵拼出了一行醒目的大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理念。现在,这一理念在贵州已经深入人心,并且贯彻在经济发展特别是扶贫工作的实践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贵州,感受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成效。
机制改革引领风气之先
7月8日至10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再次召开,这已是其连续举办的第8年。论坛秘书长章新胜在介绍时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与扶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经济发展似乎就意味着要牺牲环境。然而,贵州却在实践中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并行不悖。去年,贵州GDP突破万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列。贵州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使得农村贫困人口总数从2011年的1149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49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
与此同时,贵州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到2015年底,森林面积已达1.32亿亩,森林覆盖率超过50%。9个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均高于90%。
贵州省环保厅厅长熊德威认为,贵州近年来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创新,称得上是领风气之先。比如在全国率先出台首部省级层面上的地方性法规以及涉及生态环境、林业生态红线保护的领导干部问责正式文件。在环保问责上真正做到司法联动,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与问责。
易地搬迁攻克繁重难题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一项重要工作。在贵州,这一任务分外繁重。贵州将实施整体搬迁的贫困人口多达130万。去年,贵州按照“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的要求,安排了38亿元扶贫资金,搬迁20万贫困人口。
而遵义市播州区白龙小区,是任务完成较好的代表。自今年3月,已有来自15个村的36户居民搬入了这个环境优美,配有花园、水池、雕塑的小区。这里有400多套电梯房,200多套步梯房,浅棕色的楼群错落有致,背后靠着翠绿的山,前面是新修的路。
面色黝黑、声音洪亮的47岁搬迁户熊仕国,说起他的新家面带笑容。三室一厅二卫的户型,足够他的家人居住。客厅墙上挂的液晶电视、厨房用的电饭锅、电磁炉,卧室里颜色靓丽的新被褥,都是当地企业为搬迁对象捐助的。
熊仕国是附近建筑工地上的一名工人。而他的妻子,是白龙小区的保洁人员。夫妻俩每月工资近5000元,远远好过从前在山里靠天吃饭。
播州区移民局副局长黎安明称,帮助搬迁户在城里找到工作是首要的,在实现户均1人以上就业之后,才会安排全家搬迁。白龙小区的首批住户中,已经有45人分别通过小区物业、周边企业、外出务工等形式解决了就业。
而熊家原有的土地,为了恢复生态,已经退耕还林。退耕还林后享有的国家补助,在农户进城后仍归其所有。
农旅一体宜居创收双赢
从绿水青山里赚金银,最直接的方式是发展旅游业。而贵州将产业扶贫与生态建设结合,在多地实现了“农旅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遵义市湄潭县原以盛产茶叶而闻名,去年以来,当地基于原有产茶优势,开发了跨2镇5村的“翠芽27°景区”。在这里,游客可以品茶、赏山、住农家乐。包括七彩部落、万花源和被誉为“中国式的欧洲农村”的田家沟等景点,吸引了不少周边省市的游人前来度假休闲。
湄江镇金花村七彩部落的开发颇具创意。在翠绿的山间,这一片打破了黔北民居“白粉墙”传统、被粉刷成五颜六色的房屋分外显眼。湄江镇镇长助理杨宏笑称这一创意是“穷则思变”。金花村没有资源、地理优势,要开发旅游产业,只能依靠新颖的角度。“开办这个农家乐,每个月纯收入有4万元”。在这里经营餐饮和住宿的老板徐学良,有点害羞地说起自己这一年来增幅颇大的收入。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七彩部落已累计接待35万人次,令村里人均纯收入增长了45%。
近5年来,贵州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近25%,去年旅游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9.1%,成为了支柱产业。在未来,这样农旅一体的发展方式,也将会给贵州的旅游带来更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