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4日至26日,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简称“创交会”)在成都举行。本届创交会共有10万余人参与活动,参加交易项目超过3000项,交易额突破160亿元,成立首期规模400亿元的成都首个政府投资基金——“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成果十分丰硕。
作为全国知名的“双创”城市,成都在创新创业领域有着各种各样的优势。这其中,人才优势必不可少,而高校更是创业热潮的涌现之地。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一系列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坐落于此,他们在拥有人才的同时也为方便人才创业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资源,让“双创”活力在高校之中竞相迸发,让智慧源泉充分涌流。
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尝试
一年前,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商业街转型成为创业平台,为同学们的创新创业搭建了更新、更广阔的舞台。
在全球创业名校峰会论坛上,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表示,学校将联合全球校友,设立10亿元的同创众筹基金和异想天开基金。“学校每年拿出800万元,鼓励和支持学生去自由探索、去大胆尝试、去进行创新。”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这样说道。
今年4月15日,成都市与四川大学签署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提出将共建全国首个依托高校的创新成果中心——四川大学天府创新成果交易中心,支持科研人员携带成果在成都创办科技型企业,共同设立“成都——川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记者在川大的课程表上看到,除传统的学术型课程外,学校已有创新创业型和实践应用型课程2000余门,社会实践型课程1000余门。川大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将努力把创新创业型课程增加到2000门,同时建立了一支由企业家、高管和创业者等构成的学生联合培养导师队伍。在这支1400多人的导师队伍里,有国外大学的教授,有知名企业的老总,更有在成都创业的校友。
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川大就启动实施了“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把本科新生编成25人左右的小班,鼓励老师推行启发式讲授、批判式讨论,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
2012年,在川大读研的冯军帅和几名同学一起投身创业。在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他和团队凭借实唯科技物联网平台项目获得金奖。
冯军帅告诉记者,自己创业的转折点,就来源于学校的一次创业大赛。作为一名工科学生,原本他较少参与交流活动,但通过那次比赛,他明白了需要去向别人讲清楚自己做的事情,还要回答投资者的犀利提问,着实开了一番眼界。
和冯军帅的感受一样,“乐乐医”的创始人吴刚,也感激在学校的经历。他主创的“乐乐医”患者诊后随访及慢性病管理平台项目,也夺得同届大赛的金奖,而团队的主要成员都是川大的医学博士。
“大学生创业,最缺的就是经历和经验。学校要做的除了教知识,还得搭好平台。”川大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说,为了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练武之地”,学校实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学校每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2500余项,投入资助经费达1000余万元;每年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学科与创业竞赛200余项;近3年来,学校已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学生科技节等40余项创新创业活动,累计覆盖人数3万余人,孵化创业团队750余个。
“过去的大学教育认为,上大学应该当政治家、教育家、艺术家,对于当企业家、办公司,大家好像并不是很认同。”谢和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社会和高校不仅要鼓励学生当科学家,当政治家,更要鼓励他们去创业成为企业家,引导学生用他们的知识、智慧、专业特长和高科技成果去创业,去创办技术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大学生创业不存在失败,创业过程对大学生来说是人生宝贵财富。”谢和平这样表示。
“一校一带”力促成果转化
马天琛是电子科技大学在读的二年级博士,同时也是一位坚持自己创业梦的有志青年。在自己的不断钻研、合伙人的共同努力和国家创业基金的帮助下,他创办的公司在三年内从初创到实现上市,成为全国高校全职在校生创业挂牌上市“第一人”。
马天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确实是一个创业机会期。现在的大学生如果想创业,场地容易找到,学业可以跟项目相关,还有各种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不必荒废学业。所以一定要抓住这个黄金期。”
他所在的电子科技大学,正是创业氛围浓厚、创业成果突出的学校。今年4月18日,在“成都市创新创业产品”展示区内,一场羽毛球“人机对战”在这里上演。由电子科技大学研发的羽毛球机器人一出场便吸引众人争相体验,其球技与一般羽毛球爱好者不相上下。几个回合下来,一些体验者便被机器人打败了。记者了解到,这个机器人已经完成了“千人斩”,其灵敏度让体验者感觉相当惊讶。
“这是全球首款智能羽毛球机器人,由来自电子科大的机器人团队研发。”据成都电科创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黄山介绍,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80%的成员来自电子科大各届机器人研发团队。
从2015年7月份在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上“素颜”亮相,到2015年9月份注册成立公司,“成电智造”的“羽毛球机器人”现在已经开始从“赛场”进军“市场”,年产值达2亿元。
从电子科技大学到成都高新区,从校园起步到园区孵化……几乎每天,马天琛都会往返于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高新区,而这条路,正是成都高新区与电子科技大学携手推进实施“一校一带”计划的物理空间距离。
从去年9月开始,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力实施“一校一带”计划,共建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根据双方签署的《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联合打造电子科技大学(一校)与成都高新区高校成果转化产业带(一带)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示范区——“中国硅谷”。
据悉,双方将在八大领域构建长期校地战略合作关系,包括共建合创空间,打造前孵化器、种子孵化器和加速器;共建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共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科研设备共享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合作开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先行先试;合作成立高新——成电创新创业学院;共同设立创新创业孵化基金,推动电子科技大学科技成果在成都高新区转化。
校地协同打造智慧之城
今年5月19日,成都市与西南财经大学共同合作,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双方合作的内容涉及开展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实践、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推动高校与本地企业深入合作、推动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共建天府金融产业国际创新中心、推动建设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区等。
与此同时,作为成都科技双芯之一、环交大智慧城现阶段首个核心项目——环交大菁蓉创业谷于今年5月21日正式开街。成都金牛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通过引驻创投机构、集聚创新要素,将环交大菁蓉创业谷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创新要素集聚区,成为校地协同创新和先行先试示范区。
2015年10月,成都金牛区与西南交通大学开展校地合作,携手共建“环交大智慧城”,在金牛区二、三环之间,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环高校智慧经济圈。从此,成都构筑起了“南有科学城,北有智慧城”的科技双芯格局。
“高校一直是最容易出科技成果的地方,但老师是做学术的,如果让他们走向市场,促成科技成果转化,会很难。”采访中,成都市教育局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表示。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年来,高校一直在寻求更多的途径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而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相关国内机构,它们长期以来并未完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绿色通道、构筑起全流程的科技成果转移服务。
面对这一问题,2015年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街道办事处、四川省·大学科技园联盟以及成都新秩序双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MNT”)联合打造了“四川省·大学科技园联盟高校科技文化转移转化超市”。超市的成果来源主要由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7个省级大学科技园以及其它高校联合组成。
截至目前,高校科技园联盟提供给MNT科技成果超市的各类科技成果数量已达900多项,一部分已在转化实施中,还有一部分正在对接市场。“MNT开启科技成果转化超市,就是要把他们从谈判桌前解放出来,让他们专心科研,不必大伤脑筋。”四川川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虹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