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让丝路变通途(品牌论)

刘 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6月27日   第 09 版)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摄影师麦克·山下重走马可·波罗与郑和的探险之路,用镜头记录下了古丝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古今变迁。从意大利威尼斯海港边的熙攘人群,到新疆和田在木轮上织丝的母子,历史的沧桑与现实的模样在画面中交叠重生,令人动容。

  如今,响彻千年的驼铃已然被轰鸣飞驰的列车所取代。从中国开往欧洲各地的中欧班列,为东西方架起了一座金桥,成为行进在铁轨上的丝绸之路。

  搭“桥”之快彰显出中国速度。2011年3月,首列中欧班列“渝新欧”自重庆出发,驶向德国杜伊斯堡,铁路开始成为海运、空运之外连接欧亚大陆的第三条运输大道。从第一列中欧班列到第500列历经4年,从第1001列到第1500列仅用5个月——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串联起中国与欧亚大陆货运通道的中欧班列也进入了快速成长期。

  道路畅通,中欧经贸合作才能一路前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日前在华沙共同迎接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使中国商品半个月就可抵达法兰克福和巴黎,20天几乎可抵达欧洲大陆全境,时间上要比海运节省近一半,价格上也只有航空的几分之一。一边对接中国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带和长三角等地区,一边辐射德、法等西欧发达国家。便捷高效的物流运输,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欧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

  经贸的路通了,中欧民心也愈发交流融通。满载各国商品的列车奔驰于中国与欧洲之间,拉近了两地的时空距离。随着货运量的节节攀升,高品质的“中国制造”与“欧洲制造”,为中欧人民带去了更多的选择与便利,架起了文化、科技和旅游交流的桥梁,帮助两国人民进一步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友谊。中欧班列的开通、匈塞铁路项目的推进等举措,让欧洲人民充满期待。

  如今,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亮相,显示出中国铁路积极走出去的信心,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旗舰产品”的雄心。这一举措对于整合和优化现有班列运营,拓展物流服务平台以及推动中欧班列有序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未来,中欧班列的品牌将随着班次的增加、线路的延长、货物的丰富而愈加闪亮。

  与此同时,中欧班列品牌的诞生,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与义务。目前,中欧班列依然面临着部分班列货源不足、通关效率及服务水平偏低、物流信息反馈缓慢等问题。中欧班列要想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流品牌,仍任重而道远。

  19世纪80年代,世界首班横跨大洲的列车东方快车,满载着西方人探索东方的梦想,创造出不少脍炙人口的小说、电影、歌曲,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130多年后的今天,联通欧亚两大洲的中欧班列载满“一带一路”的合作成果,催生着新的机遇,让历经沧桑的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为“一带一路”提挡加速(中国品牌在海外)
让丝路变通途(品牌论)
责编:卢泽华 邮箱:rmrbzgp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