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6月21日 星期二

中国科研投入大更要用好钱

邹雅婷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6月21日   第 09 版)

  从8000万元到248亿元,30年增加了300多倍——从1986年成立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体量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科研事业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GDP跃升为世界第二,国家对科研创新的资金投入大幅增加,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其增长速度就远远超过了GDP增速。

  充足的经费无疑是科研事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保障。不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周忠和,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教授王红阳,其科研成果的取得都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得到了很大的帮助。科学研究,尤其是不能直接转化为应用成果的基础研究,需要“十年甘坐冷板凳”的执著探索。国家经费的支持,既能在科研工作者艰难起步的阶段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又能“细水长流”资助他们从事久久为功的长期研究项目。

  科研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在经费投入增加的情况下,着力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力,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决胜之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子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20多年来,其获得者中已经有183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科研基金对人才培养的帮助可见一斑。应该看到,基金的支持不仅体现在经费上的资助,更是一种荣誉和肯定,科研工作者由此获得巨大的心理激励。此外,在项目评审过程中,还能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帮助其更好地完成项目、实现个人成长。

  有了钱就要用好钱。随着国家投入增加,数量庞大的科研基金决不能大水漫灌,一定要在支持重要项目、培育优秀人才上发挥更大作用。科学有效地管理基金,避免产生寻租腐败、挥霍浪费,同时,尊重科研创新的特点和规律,鼓励探索、包容失败,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科研基金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秉持的原则。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三步走”战略,终极目标是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与“三步走”相呼应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三个并行”的目标。支持基础科研、培育源头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致力于为实现科技创新强国奠定科学根基。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更多资金支持的中国科研,在不久的未来一定会取得世界瞩目的更辉煌成就。

创新的“桃花源”
中国科研投入大更要用好钱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