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6月18日 星期六

“讲好中国故事 做好桥梁纽带”

热心读者有话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6月18日   第 06 版)

  读者代表(左起:孙宝启、艾曙光、刘兴燕、魏礼庆)争看人民日报海外版1985年7月1日创刊号。

  读者代表孙宝启在研讨会上

  读者代表李华在研讨会上

  读者艾曙光、毛京昆在研讨会上交谈。
  本报记者 赵树宴摄

  读者代表(左起:魏礼庆、李华、马保奉、杜永道)在海外版门前合影留念。

  编者按:6月15日,人民日报社举办“讲好中国故事 做好桥梁纽带”研讨会,10位受邀读者代表在发言中和接受记者采访时,满怀激情地讲述了他们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结下的深厚情谊,畅谈了对今年3月1日起海外版扩版的体会,并留下宝贵意见和建议。

  

  与海外版一起见证中国发展

  本报记者 汪 莹

  有这样一群读者,他们从1985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至今,始终关注海外版。多年来,他们一直保持着订阅海外版的习惯,有时也变身为作者,为海外版投稿。对他们来说,阅读海外版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本次“讲好中国故事 做好桥梁纽带”研讨会上,热情的读者代表们专程从四面八方赶来,为海外版送上祝福。

  其中,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教授孙宝启、美国福建公所主席李华、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原一秘魏礼庆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分享他们与海外版的故事情缘,同时为海外版今后的发展建言献策。

  渊源:海外版忠实读者

  1982年,孙宝启到法国念书。3年后,海外版创刊。当时,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为所有国家公派留学生订阅了海外版。因此,孙宝启阅读海外版是从第一期就开始的。直到今天,他仍珍藏着海外版创刊号报纸,他十分自豪:“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号的读者。”

  “那个年代看到海外版感觉特别亲切。”孙宝启回忆道。虽然当时在法国学习任务紧、压力大,但每次只要海外版一送到手中,他第一件事便是赶紧看看有什么重要内容。“当时海外版是一个及时获取国内消息,与国内交流的平台。”除了自己看,孙宝启还会把报纸给懂中文的法国留学生传阅,“他们特别喜欢,海外版的价值得到了超常规发挥。”

  同样是1982年,在美国的李华听说国外有人民日报海外版,激动得让人马上去找。“当时在美国只能通过书信、电话跟中国进行点对点的联系,我们很想听听国内声音,了解国家政策情况。”

  由于在国外从商,李华迫切需要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尤其是招商引资的信息。“海外版代表党的声音,能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这些年海外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个人发展和创业的信息。”

  1981年,魏礼庆到英国留学,之后在使领馆工作。虽然1985年海外版创刊时魏礼庆已经回国,但他仍是海外版的忠实读者,还常常在海外版上发表文章,介绍中国人在国外的工作生活情况等。说起对海外版的感情,魏礼庆想起一位在美华人学者的一句话:“案头摆着一份海外版,就好像有亲人在身边。”

  扩版:传递更多中国声音

  对于海外版今年3月以来的扩版,孙宝启认为,“这是海外版的一个新变化,标志着海外版上了一个新台阶。”扩版后的海外版增设了更多版面,传递了更多信息,内涵更加丰富。扩版之后,读者对海外版的要求必然会更高,海外版的市场容量也会更大。因此,办好这份报纸,讲好中国故事,任务更重,也更加光荣。“海外版是陪伴、见证、助推中国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后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扩版后海外版的信息量更大,传播的中国声音也更强了。”李华认为,海外版扩版既满足了华侨华人的需要,也传递出中国要向世界发出更强音的信号。他表示,“过去刚改革开放时强调引资,现在强调引智,扩版后的海外版会传递出更多政策,引导留学生、学者归国,让他们投身祖国经济建设。”

  魏礼庆一直很赞赏海外版贴近生活的风格。“过去信息量没那么大,扩版后能讲述更多中国故事,传递更多中国声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扩版后新增的‘四个中国’(创新中国、文明中国、开放中国、美丽中国)版面。”魏礼庆认为,人民日报海外版之于人民日报,就如外交之于内政一样,前者是后者的延伸。今天,中国各方面都在积极走出去,有时甚至开始引领世界、制定规则,这对海外版的对外宣介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海外版扩版正是对此的及时回应。

  未来:多元、合作、开放

  在信息爆炸、媒体融合的今天,对于海外版今后的发展,孙宝启认为,海外版应当更多体现中国文化的兼容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且多元,这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也是易于被人关注的话题。”他希望海外版今后的报道可以有更多包容性。“在不违反政治原则的前提下,很多问题是可以讨论的,比如不同的学术观点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多元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不只有一种声音。

  李华表示,海外版不仅要走出去,而且要走到当地的社区,与当地媒体平台合作,这样才能更多地在海外发挥影响。“海外版是站在中国的立场看问题,但由于中西文化有差异,表述方式要有转变。”今后,海外版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时,应该有更兼容并包的态度、更易于接受的表达和更高的视野。

  魏礼庆则认为,未来海外版既要创新,又要接地气,同时还要有开放的心态。“所谓‘开放’就是要面对大众,让读者能找到你,跟你进行沟通。”孙宝启认为,此次研讨会就体现了海外版的开放,它能加强海外版与各界人士的联系,在来宾中形成头脑风暴,获取多种信息。“每个人都是一个使者,多一个人就多一个渠道,这样传播才能更广。”

  

  凝聚多方力量 讲好中国故事

  本报记者 邹雅婷

  “读者也是传播者,能够帮助中央媒体对外传播中国声音。”欧美同学会理事艾曙光对本报记者说。6月15日,在“讲好中国故事 做好桥梁纽带”研讨会上,记者采访了与会的几名欧美同学会读者代表,他们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老读者,对海外版今后发展提出了衷心的期望和宝贵的建议。

  海外版是好朋友

  “海外版自1985年创刊以来,为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和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提供‘精致、定制、雅致’的信息服务。海外版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是国人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欧美同学会副秘书长许睢宁说。

  “越是在海外,就越想了解国内的政策走向和热点信息。”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副会长刘兴燕告诉记者,她留学美国时,在华人社区、领事馆和留学生圈子内,经常接触到海外版,读起来特别亲切。

  欧美同学会东南亚和南亚分会副会长王金宝对记者说,海外版内容中西合璧,版面风格贴近海外读者,代表了权威的中国声音,在海外很有影响力。作为欧美同学会的海归创业导师,王金宝多次就海归创业和留学生相关问题接受过海外版的采访。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对海外版很有感情。”艾曙光回忆起自己与海外版的渊源,颇有感触地说。“我的父母是祭孔雅乐专家,我也跟随他们做相关研究。1989年,海外版曾对我父母担任顾问的国学祭孔大典做过专题报道。巧的是,2005年我刚回国,海外版又就祭孔雅乐对我进行了专访。”艾曙光说,自己回国后一方面下海创业,另一方面致力于雅乐等文化遗产保护,在这两方面都与海外版有交集。“海外版是留学人员的好朋友,为我们回国创业摇旗呐喊、鼓劲打气,我心里十分感激。”

  扩版令人耳目一新

  “看到海外版今年3月扩版了,我很高兴。”艾曙光说,“扩版之后,内容更丰富,表达方式更加活泼多元,传播效果也更上一层楼。”他希望海外版在增加内容和拓展形式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比如可以定期出特辑,把报纸精华集结成书。

  “扩版后的海外版令人耳目一新。”刘兴燕评价道,“看到今天(6月15日)的海外版我有点震撼,用了这么大篇幅刊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实施评估报告》。过去人权问题是比较敏感的,西方老拿这个来攻击我们,现在我们自己主动谈,有理有据地谈,体现了更加开放自信的态度,这种外宣方式值得点赞。”

  王金宝认为,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在对外传播的同时,也应客观反映外媒的声音,作为我们自己的参考。扩版后海外版新设了“外媒看中国”等版面,恰恰体现出这种思路。

  巧妙表达中国声音

  “近些年来,海外版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报道国内外热点问题,尤其是对留学人员组织及留学人员的报道更是丰富多彩。扩版后,希望多增加有关留学人员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多报道海归创业人员,把他们的经验教训告诉更多的海外学子,使他们回国后少走弯路,少碰壁。”许睢宁说。

  作为法律界人士,刘兴燕认为,许多重大法律事件和案件都是很好的中国故事,海外版应该多加关注。“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竞争中不可避免地碰到一些摩擦。比如华为、中兴在海外被起诉,这些事件我们应该积极展开报道,表达自己的观点。”刘兴燕指出,在报道法律问题和焦点案件时,应借助专家力量,发出理性声音,更好地让人信服。

  “海外版是传递中国信息、表达中国立场的权威平台。在保证准确性、专业性的同时,可以巧妙借助民间力量来讲好故事。”艾曙光建议,海外版应发掘一批民间外交人士——与海外交往较多、具有某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在热点问题上请他们谈观点、说故事,以更易被海外接受的方式体现中国立场。“在外宣方面,我们的手段还可以更多、更高明,要向西方媒体学习借鉴。”艾曙光说。

  王金宝指出,国外报纸多用彩色图片,视觉上比较吸引人。在报道方面,多以人物为中心来讲故事,更具有可读性。“报纸也是商品,发行和推广的渠道非常重要。希望海外版在海外更多落地,能让读者更便捷地获取。此外,要有效利用新媒体传播,并实现内容定制化,牢牢吸引住目标用户。”

  “希望一直陪伴我们的海外版不断与时俱进,越办越好。”刘兴燕说。

  

  传播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文明

  本报记者 张燕萍

  马保奉和杜永道老师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老读者,同时又分别是本报“读者桥”版“礼仪漫谈”和“语文信箱”栏目的撰稿人,可以说他们是以读者和作者的双重身份来参加研讨会的。

  两个栏目 几年坚守

  谈起与海外版结缘,马老师很感谢“礼仪漫谈”栏目。早在2009年10月,海外版拟开辟该栏目,以普及外交礼仪知识,遂请外交部礼宾司推荐作者人选。马老师在礼宾司有三四十年的外交礼仪实践,又有在全国各地参与礼仪培训的经历,积累了大量素材,便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

  他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从选题到选材无不尽其心,为了准确,往往是一字一字地“抠”。他说,如今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了,去哪个国家的都有,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礼仪,习俗和禁忌千差万别,如果不做“功课”,往往会弄出笑话,甚至会丢中国人的脸面。马老师还在研讨会上现身说法:“比如说排座次,中外是不一样的,像今天我们内部开会,“左为上”的座次安排是对的,但若有外宾在场,就应以右为上。这要格外留意。”

  由于文章内容的权威性和报道形式的“原创性”,“礼仪漫谈”栏目从一开办就受到读者青睐,各网站、纸媒包括海外华文媒体纷纷转载,还有人将该栏目文章作为讲礼仪的范本。马老师笑谈:“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礼仪的栏目受欢迎正说明中国人注重礼仪。本来想最多写100期,没想到越写越有话题,至今已发表200多期了,目前正和人民日报出版社谈出书的事。”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杜永道老师结识海外版是从投稿开始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杜老师就给海外版副刊“散文随笔”栏目投稿,并将在海外版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的作品结集出书,名为《北京城里的北》。后来,他成了“读者桥”版“语文信箱”栏目的撰稿人,更与海外版结下了不解之缘。栏目刊出后,不仅读者爱看,连本报的编辑记者们都爱看。因为栏目所解答的,都是常见、常用、易于混淆用错的词语,对工作、学习大有帮助,特别是海外华侨华人纷纷收集、剪贴,作为其子女学中文的教材。

  记者问:“几年下来,您为“语文信箱”栏目写了200余篇,还出了书,这些选题是怎么搜集的?”杜老师说:“要吸引读者,选题很重要。一定要找那些常见病、多发病来解读,让读者一看,咦,我也老弄混这两个词。而对于那些不易碰到的冷僻词,我尽量不选,这样读者面就广了。这些选题有很多是来自国内的各大报刊,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大量读报,发现问题后就记下来。还有一些选题来自读者的提问,几年来不断收到海外版编辑部转来的读者提问,德国的、美国的、国内的,四面八方都有。其中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件启发了编辑部,今年初将‘语文信箱’栏目更名为‘杜老师语文信箱’栏目,这对我来讲是个鼓舞,同时也感到责任更大了。”

  杜老师表示,今后他回答读者提问,将力求通俗易懂,让人一看就会用。同时,他欢迎华侨华人等世界各地中外朋友,把他们在学汉语、教汉语中遇到的语言文字问题发到“读者桥”版邮箱(hwbdzyd@yeah.net),他将积极予以解答。

  几点希望 满是殷切

  作为海外版的老读者,马保奉老师指名道姓地说喜欢读叶小文和杜永道老师的文章。当记者告之杜老师这次也受邀参会时,马老师随口说出“要能得到他的书就好了”。记者把此话转达给杜老师,他欣然应允,并称他也关注马老师撰写的“礼仪漫谈”栏目文章。

  两位老师在海外版见面后,就着杜老师赠与马老师的《最易读错的常用字》等两本书,聊起了关于报刊上的错别字话题。这让记者想起,他们都曾发现过海外版上的错别字或图片中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记者,提醒相关版面注意。马老师说他很爱护海外版,不愿看到版面有一点瑕疵。他还提出,在中文文稿中尽量少插用外文,如英文单词或英文缩写字母,特别是不应该在标题上出现;不得已插进的英文字词,应当标注中文意思。

  马老师曾在国外工作过十几年,在与外国朋友接触中,他发现不少外国人对中国的古代文化感兴趣。常常有人与他探讨老子、孔孟、《孙子兵法》等话题。因此,他提议海外版今后应在国学普及上多下工夫,将古典作品中艰涩难懂的地方,用现代通俗语言加以解读。

  杜老师建议恢复他曾经供过稿的“散文随笔”栏目,搭建与国内外读者沟通的平台,从而便于海外华侨华人抒发思乡情怀,便于国内读者叙说各地风物、风土人情。

  杜老师读报很细心,最近他看到海外版在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很有认同感。他希望海外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活泼有趣的形式,系统地介绍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弘扬中华礼仪、孝道等传统文化。他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张燕萍摄)

热心读者有话说
期数:396 责编:张燕萍 电话:8610—65369316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