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6月16日 星期四

百舸竞渡庆端午 八方客来观粤剧

仲夏羊城 艺术之花火样红

本报记者 高 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6月16日   第 09 版)

  天河区前进街道石溪村,族人接龙头。
  叶伟报摄

  荔湾“龙船鼓”活动热闹非凡。
  陈文杰摄

  年轻的龙舟领航员。
  罗始耀摄

  龙舟邀请赛嘉年华活动——现场包粽子。
  黄晋文摄

  《船说》的立体舞台空间不断变换,分分合合。

  端午时节,百舸竞渡。
  肖昆华摄

  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开幕式——欧凯明专场演出。
  何盛杰摄

  端午龙舟的传统记忆

  仲夏羊城,端午的热情仍未散去,国际粤剧节、珠江《船说》表演已盈盈走来。

  时光如梭,穿越百年。在这个夏天,广州民俗节庆的现代与传统、创新与传承,共同浇灌出一朵朵鲜丽的“艺术之花”。

  挂菖艾,饮药酒,斗百草,回娘家,吃粽子,划龙舟……每逢端午,岭南乡亲们心里浓浓的感动,总带着儿时温馨的味道。广州多彩的端午民俗,联结着民风乡情的群体记忆。

  在番禺区南村镇市头村,每逢端午节,便是“市头景”龙舟竞渡的大日子。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都丝毫不影响大家“趁景”的热情。每年都有来自镇内各村、新造、小谷围、大石等地近百条龙船前来“应景”,更有万名群众争相“趁景”,场面热闹非凡。

  在广州荔湾区,端午节一大早,湖上便锣鼓喧天。泮塘族人迎接“契爷”——南海盐步老龙大驾光临。盛装打扮的泮塘龙舟下水后,岸上的老人按照习俗,将“泮塘五秀”(菱角、茨菰、莲藕、茭笋、马蹄)分成若干份,装在不同的大箩筐里,作为给各条龙舟的手信。迎迓老龙仪式自然是非同寻常,做“契仔”的要替“契爷”参花挂红,由泮塘本地德高望重的父老给老龙两角戴上金花,颈上挂上红布,以示尊敬。

  在天河区前进街道石溪村,若遇到迎新龙,也是热闹非凡。

  石溪秦氏迎新龙船当天,族中的男子汉们都出动了。见到新龙船,大家忍不住摸摸瞧瞧,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新龙船入水前,要经过祭神、点睛、采青等传统仪式。

  据了解,采青是端午扒龙舟之前的一个重要仪式。村民们预先种下禾苗,采青时将禾苗一盆盆放在河涌边的大树下,燃香祷告。龙舟扒到此处时,把一盆禾苗放在船头,一盆放在船尾,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仪式结束后,新龙船在一些族人的陪同下,由另外的游艇牵引,游弋江水回家。而参与接船的大部队则赶回村里,准备老龙船的采青拜神仪式。下午,老龙将迎接新龙回家。

  “造一条新龙船,最重要的是讲心。”宗族中的父老表示,老龙接新龙,是一代接一代的传承。就像少年从父辈手上接过龙船桨,一年一年地划下去。

  在岭南水乡龙船文化中,龙舟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被视为神圣之物。百姓们相信,吃过龙舟饭,一年都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做龙舟饭时,村民挑选出多名业余烹调高手作师傅,到各家各户借来炊具、碗碟,便开始炒大锅菜了。大鱼大肉一应俱全,名称都以吉祥喜庆为主,如鸿运烧味、腰果锦上丁、芋头扣肉等。

  在海珠区庄头村,5月31日便设了龙舟宴。前来吃龙舟饭的,既有村里的族人,也有受邀而来关系较好的兄弟老表村和其他宾客。村长黄盛明表示,庄头村吃龙舟饭的传统延续至今,既为了族人的凝聚,又为感谢兄弟友人对村子和族人的支持帮助。据悉,今年庄头村的龙舟饭菜品共有11个,外加一道点心和一份水果。

  在天河区车陂村,农历五月初三招景当日,前来探亲者达数千人次,各个姓氏祠堂筵开数十至上百席,慰劳为氏族争光的龙船健儿。端午当天,车陂九大姓氏12个龙船协会在各自祠堂设龙船宴,每间祠堂筵开近百围,共计上千围。

  醉美《船说》的岭南诗意

  “流光滟影清风闹,红舫穿梭人未闲。粤曲悠扬鼓乐夜,花窗小楼韵无边。”在骑楼、雕砖、花窗、牌坊等古式建筑元素中,一种传统艺术表演建起了颇具岭南特色的“水上建筑”。

  今年2月,广州海心沙码头,在珠江游船上演出的情景体验剧《船说》正式启航首演。据了解,《船说》的剧场是专门为这一演出量身定做的一艘珠江游船,其外形设计融粤剧、红船、骑楼、满洲窗、陈家祠、佛山祖庙古戏台等元素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岭南风情。而体验剧则以十里珠江为舞台,以整个城市为背景,以传统元素融合创新、时尚、国际化的演艺,创意十足,惊艳整座城市。

  珠江之水,缓缓流淌。时光穿梭,穿越百年。不经意间,便已回到民国初年,闯进了红船戏班粤剧名伶的生活和情感之中。靓剑秋,他是一个爱戏如命的文武生;富家小姐伍婉婷,痴情花旦小艳红,班主之女陈雪云,她们都是如花似玉的多情少女。《船说》以这4人的命运为线索,通过穿越时空的“船中船”和“戏中戏”,展示了一代粤剧名伶“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情感故事。

  更令人称奇的是,4条线索,4组人物,4个故事,在4个不同的空间里同时演出;琼花馆,月影楼,素馨阁,镜花台,4个空间不断变换,分分合合。

  “看广州故事、听红船传说”。作为一个“水上移动剧场”,《船说》正式公演几个月来,获众多中外游客盛赞。坐在船上看演出,仿佛置身于百年前的流光年代;透过花窗看广州,体验着这座岭南新城的画意与诗情。

  国际龙舟赛的别样风情

  民间风俗点亮南粤传统,而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也是别有一番风情。

  6月15日,2016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在中大北门广场至广州大桥之间的珠江河段举行。本次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体育局、广州海事局、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承办,广州市体育竞赛中心、广州市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广州市龙舟协会、广州市金易策划传播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龙舟联会协办。

  本次赛事秉承“以水为舟,以舟会友”的理念,以“四海龙腾戏珠水,百舸竞渡耀广州”为主题,为市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水上盛会。

  据了解,本次赛事共收到来自英国、伊朗、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6支龙舟队报名,它们分别参加传统龙舟、标准龙舟、彩龙、游龙等4个项目的角逐。其中传统龙舟12条、22人龙舟(标准龙)80条、彩龙28条、游龙6条。据统计,共有近5000名运动员参赛,境外参赛龙舟达24条。

  此外,本次赛事成功融入“慈善元素”,促进体育与慈善结合。据介绍,组委会与广州慈善会合作,由慈善会负责组建6支慈善龙舟队,参加22人龙舟(标准龙)慈善组的比赛。通过爱心单位员工捐款和项目众筹两种方式筹集善款,所筹善款主要用于“幸福银发族”(守护皓首天使)老人关爱项目。

  除了有标准龙舟竞速之外,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还设有传统龙舟竞速、彩龙竞艳、游龙表演等项目。特别是传统龙舟竞速这个项目,在其它的龙舟赛中比较少见。今年的龙舟邀请赛,广州市民的参与热情高涨,广州地区的参赛队伍达68支,占参赛队伍的一半以上。比赛当日,数万名市民在比赛河段的珠江两岸驻足观看赛龙舟盛景,为世界各地的选手呐喊助威。

  国际粤剧节的文艺盛宴

  盛夏羊城,不仅洋溢着百舸竞渡的火热,也迎来了四年一度的粤剧盛会。6月12日至19日,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隆重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粤剧社团及爱好者齐聚广州,共赴粤剧盛宴。

  据了解,本届粤剧节将举办“全球华人粤剧私伙局惠民大联展”,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143个社团报名参加大展演活动,来穗参演、观演的海内外嘉宾近万名。

  为保障好粤剧私伙局展演,广州粤剧院、广东音乐曲艺团、广州粤艺中心、广州工人粤剧团、广州荔湾粤剧团等单位派出专业的琴师、鼓师、音响师、灯光师为私伙局伴奏,这让来自海外的粤剧迷兴奋不已。一位来自欧洲的粤剧爱好者表示,唱了20多年粤剧,第一次与专业的好乐队合作,“自己一定要好好演唱”。

  新加坡敦煌剧坊粤剧《清宫遗恨》(英文版)、香港李居明新编粤剧《秦王孟姜》、佛山粤剧研习所《牡丹亭》、深圳粤剧团《大鹏山与仙女湖》、珠海粤剧团《昭君公主》、肇庆市粤剧团《紫芸》、吴川粤剧团《回馈》、广西粤剧团《北上》、南宁市戏剧院《冲冠一怒为红颜》、广东省剧院一团《魂牵珠玑巷》、广东省剧院二团《白蛇传·情》、广东粤剧学校《古戏薪传》、廉江市粤剧团《户部黎公》……除了惠民大联展,13台优秀剧目展演也登上粤剧节的舞台,其中有不少是新排的剧目,体现了粤剧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从表演内容上看,本届粤剧节更倾向于粤剧传统剧目的展示,粤剧文化底蕴更为深厚。

  据了解,粤剧节期间还将举办5台精彩的粤剧演出晚会。此外,来穗嘉宾还将参观红线女旧居、红线女艺术中心、粤剧艺术博物馆,更多地了解广州和岭南文化。

  1990年,首届羊城国际粤剧节成功举办,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州粤剧舞台多年冷落的情景大为改观。今天,羊城国际粤剧节成为海内外粤剧人士、粤剧观众相互交流、切磋的大舞台。

  本届粤剧节在参演国家和地区、参演社团、参与人数上均为历届之最,再次验证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这句话,也见证着全球粤剧爱好者队伍的不断壮大。

仲夏羊城 艺术之花火样红
责编:高 炳 邮箱:abc29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