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6月10日 星期五

从“打着玩”到“超级杯”

气排球凭啥“排老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6月10日   第 12 版)

  3月3日,四川省广安市市民正在小区广场打气排球。
  廖小兵摄(中新社发)

  2011年10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气排球比赛现场展示球技。
  喻湘泉摄(中新社发)

  2016年“超级杯”全国气排球联赛首个分区赛将于今天在江西婺源拉开帷幕。中国排协此前公布的联赛规程和相关细节显示,尽管今年还只是第二个赛季,但气排球已经迅速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参与群众最多的大众排球赛事。

  大众海选、群众参与、遍及港澳、老少咸宜——在超级杯赛事的背后,是目前中国从事气排球运动的人口超过2000万、各地举办的赛事超过200个的市场现实,气排球已经被视为民间体育项目和产业相结合的典范。

  

  土生土长 跨越门槛

  气排球运动顺势成长

  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排球分会副主席、香港排球总会总干事郭建全说:“从上世纪80年代初诞生以来,这项我国土生土长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已经从松散的民间运动发展成为集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竞技项目,它不仅给我国排球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还有可能成为排球大家庭中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项目之一。”

  事实上,由于运动适量、不激烈、男女可以混合参与且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气排球从诞生之初就受到民间爱好者追捧,特别是在中国南方地区更是广受欢迎。在广西,几乎每一个稍具规模的单位或团体,都活跃着一支甚至多支气排球“精英队”。

  然而,从民间运动到正规竞技项目,“老树开出新花”的气排球其实经历了一个并不简单的发展过程。在业界人士看来,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体育运动需求的兴起和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转变,成为推动气排球步入产业化发展之路的首要推动力。

  “传统排球虽然还受到观众喜爱,但对参与者来说,这一运动对个人素质要求较高、技术门槛不易跨越,很多城市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室内空间,也有一些学校担心发生伤害事故,这些因素已经开始制约国内排球运动人口的增长,气排球运动就抓住了这个环境变化得以快速发展。”曾长期在内地从事排球运动的郭建全说。

  上手更快 技术更新

  气排球迈入竞技项目

  目前,气排球运动的打法和记分方法与竞技排球基本相同,但除了球更轻更软外,气排球的比赛场地要比普通的排球场地长宽各少6米和3米,城市里较常见的羽毛球馆可以兼做比赛场地;参赛队员也减少到5人,捞、捧、挡、垫等技战术动作要求相对放宽,从而让很多年轻人可以迅速“上手”,成为这项运动的生力军。

  更重要的是,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令这项运动完成了从“草根”向“庙堂”的华丽转身。连续两届成为“超级杯”全国气排球联赛官方比赛器材供应商的宇生富运动科技发展(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巫海生介绍说,在最初阶段,气排球爱好者通常就是用排球的球胆作为比赛用球,在本世纪初则主要流行给球胆“刷”上一层胶布的“黄皮球”,一场比赛打爆三四个球是常有的,而随着科技企业的介入和产业模式的变更,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新型材料气排球已经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也为该项运动正规化、竞技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香港健康轻排球会的资深教练和深圳等地的科技人员合作开展研发,累计投入近千万元资金。随着产业的逐步成熟,适合气排球场地的网架器材、服装、保护装备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技术已经成为这个运动项目的活力来源之一。”巫海生说。

  正是依托这些变化,2015年6月,中国排球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正式将气排球运动纳入国家排球运动发展计划,规划了气排球运动发展蓝图,要求气排球运动走进社区、企业、学校,从而使气排球从最初的“打着玩”变成了正式拥有“超级杯”头衔的竞技项目。

  推广交流 深入研究

  中国气排球走向世界

  展望未来,郭建全等人认为,从中国走出的气排球运动还有着很强的国际推广前景。他介绍说,近两年来,香港和内地已经形成了气排球运动推广交流合作机制,两地业内人士已经多次组织相关比赛,并且将这一运动推广到澳大利亚、美国、越南、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眼下,香港健康轻排球会、香港中文大学等机构还在和深圳等地的企业、机构紧密合作,对气排球运动的理论发展和文化开拓进行研究,撰写气排球运动教学大纲并拍摄教学视频。郭建全说,他们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气排球成为国际排球大家庭中源自中国、技术和产业都扎根中国的运动项目,“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据新华社电 记者王攀)

气排球凭啥“排老大”?
球迷为何不愿张玉宁回国踢球?
静待欧锦赛
中国剑客能否挑落金牌(奔向里约·中国军团奥运项目扫描⑨)
中国田径
57人获得奥运资格
责编:刘 峣 邮箱:onionliu@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