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一篇题为《中国五大著名错字》的文章,广泛流布于网络和平面媒体。作者以现行简化字为依据,随意指摘旅游景区内的所谓古人“错字”,如“出现最多的错字——‘眀’”:
在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上,细心的游人至少可以发现两处错字:在明孝陵保护碑上,“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入明楼,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眀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眀”。
“眀”是国内景点出现最多的错字。成都武侯祠有块匾额叫“明良千古”,“明”就写成“眀”;济南大明湖的门牌上“明”字,同样写成“眀”。
清代把“明”写成“眀”的现象很多。清代文字狱厉害,文人在许多场合不敢直书大明王朝中的“明”,担心惹祸,但又不能绕过此字,于是把“日”易为“目”,意思是“睁眼写错字”。
另一种说法相反,用“目”代替“日”是一种智慧,代表一双慧眼。如武侯祠的“眀良千古”就是这用意,“明君之明重在能识人、识势”,所以重“目”,而诸葛亮正是这样有眼光的人。
应该说,该文作者有一点发现是正确的,那就是古代的“明”字多写作“眀”。但他武断地认为“眀”为错字,而且是“出现最多的错字”,并敷衍附会上述错误说法,却是滑天下之大稽。
查阅《说文解字》,我们在其收录的9353个汉字中仅能找到这个“朙”字,许慎指出“古文从日”。由此可知,“朙”的古文其实就是现行简化字“明”,其造字理据即我们常说的“日月为明”。如下图的甲骨文“明”,展现的是日月同辉的天象。
对此,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道:“云古文作明,则朙非古文也。盖籀作朙,而小篆、隶从之。《干禄字书》曰:‘明通,朙正。’”
但段玉裁所引《干禄字书》之语有误。唐代颜元孙的《干禄字书》注明:“眀通,朙正。”即“眀”为通字,“朙”为正字,而古文“明”字不录。这也就是古代文献中大量出现“眀”字的原因。欲明“眀”的究竟,我们还要从“朙”入手。
关于“朙”,《说文解字》释为:“朙,照也。从月、囧。”因此,“朙”是月、囧组成的会意字。
看到“朙”字中的“囧”,相信您眼前会一亮。这个长期废止不用的古文字近年来忽从故纸堆中死灰复燃,被赋予新意,迅速暴热网络,竟成了“21世纪最风行的汉字”。
“囧”字的风行可能与其古怪的字形有关。因它形如八字眉,下如一张嘴,便被赋予了郁闷、悲伤、无奈、困惑、无语等意思,因而成为网络聊天中使用最频繁的汉字之一。
不过遗憾的是,这只是我们当代人对“囧”字望文生义的理解,与其实际含义相差十万八千里。“囧”字在甲骨文中即已出现,它也是《说文解字》540个部首之一,《说文》的解释是:“囧,窗牖丽廔(lóu),闿明也。”因此“囧”为窗户的象形,像窗口通明之状。看来古人和今人一样,都是取其象形,只不过是窗户而非人脸而已。
这样,“囧”与“月”组合在一起,便成了“朙”。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即光明之意。
下面我们再谈谈“眀”的产生。在篆书向隶书演变的隶变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偏旁混同现象。隶变中,小篆“朙”字左边的“囧”讹变为“目”:所谓的“八字眉”合并为一横,下面的“一张嘴”也拉直成一横,是为“眀”。
所以,“眀”字中的“目”绝不是指眼睛,而是“囧”。这样,上文清代文人“睁眼写错字”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这正是:汉字变迁古今殊,探源寻本是正途。望文生义实愚浅,茅塞顿开醒醍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