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6月04日 星期六

世界那么大,我就想去中国

杜凯杰(16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6月04日   第 05 版)

  图为杜凯杰在表演长嘴壶茶艺

  这些年来,我去过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但我最想去、去的次数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从2007年至今,我已经去了8次。去旅游、参加夏令营、短期留学,也参加义务支教。这些经历不仅使我的中文水平快速提高,也让我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中国人的热情、真诚、友善和助人为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7年,中文学校校长王家蓓介绍我们去她的家乡武汉看看。我在那里的一所幼儿园生活了两个月,和中国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游戏,非常快乐。

  2009年,我在北京金典小学读三年级。我能在那里上学,多亏了北京的刘阿姨帮忙。其实在那以前我们并不认识,一次偶然的机会,妈妈认识了刘阿姨。当她听说我们想去北京读书时,很快帮我们联系了学校。“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就是我从刘阿姨那里学来的。

  2013年暑假,我在江西参加义务支教,为留守儿童辅导英语。由于条件有限,学校不能给每个孩子过生日,只好每年找一天的时间,给同学们过一个集体生日。我参加了他们的生日聚会。一个蛋糕要十几个人分,每人只能分到一小片,可是他们却切了很大的一块给我,我不要,他们就谁都不吃。

  2014年2月,我在河南省长葛县的一所中学学习。因为水土不服,经常闹肚子。我在美国中文学校的赵老师托哥哥专程从郑州赶去看我,还给我带了药。

  2014年6月,我结束了在北京日坛中学的学习,即将返回美国。同学们把自己的零花钱凑在一起,请我在一个小饭馆儿里撮一顿。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但他们的真诚和热情却让我至今难忘。

  在中国让我感动的事情太多太多,讲也讲不完。在那样一个语言不同、文化不同的国度里,我没有一丝陌生的感觉,反而每次去就像是回家。那里的人对我都像对自己的家人一样,无论有什么困难,他们都会全心全意地帮助我。当我向他们表示感谢时,他们总是说:“不用谢,应该的!”这就是我“世界那么大,就想去中国”的理由。

  (寄自美国) 

  

尊敬的刘老师:您好!

  《世界那么大,我就想去中国》是我的学生杜凯杰在今年美国大华府地区举行的第九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中的演讲稿。他同时还表演了长嘴壶茶艺。由于表现出色,凯杰获得了大华府地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杜凯杰和他的双胞胎妹妹杜凯欣是地道的美国孩子,现在上高中十年级。在妈妈的引导下,他们兄妹二人从小开始学习中文,并且坚持了11年。对此我很感慨,许多华裔高中生到了十年级,由于课业负担渐渐加重,要参加各种考试,很少有人再坚持学习中文了。

  现推荐凯杰的文章,希望能够鼓舞更多的学生坚持学习中文。

  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张海洁于美国 

汉语词汇可以这样教
现代人可别冷落文言文
《茉莉花》飘荡维也纳
越南印象
学好中文需要韧劲(点点滴滴)
同济——我心目中最好的大学
世界那么大,我就想去中国
责编:刘 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