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6月04日 星期六

美专家称

中国并不面临潜在银行业危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6月04日   第 02 版)

  据新华社华盛顿电 (记者高攀、郑启航)美国知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日前在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发表题为《不必惊慌,中国银行业状况非常好》的文章,认为当前中国并不面临潜在银行业危机。

  拉迪说,中国债务特别是企业债务水平的快速上升,让一些人对中国可能将无法避免一场银行业危机感到恐慌,并担心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明显负面溢出效应。但他指出,这种恐慌是基于一些投资银行对中国近年来很大一部分新增贷款流向利润亏损的国有企业的估计,事实上,只要中国将信贷增速放慢到可持续的水平,中国离发生潜在的银行业危机还很远。

  拉迪说,作出这一判断的首要原因是,虽然中国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上升,但中国的国内储蓄率仍然很高,一国可以维持的债务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储蓄占GDP的比重。

  第二,中国积压的债务几乎全部是本币债务。从2014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本地企业一直在偿还外币债务,目前外币债务仅占中国国内总体债务的5%。同时中国也是一个大的净债权国。因此,中国不容易受到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样危机的影响。

  第三,银行业危机几乎总是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债务端出现问题开始,但中国银行业的债务绝大部分都是较为稳定的存款,对批发融资的依赖也非常小。目前中国银行业贷款与表外资产的总规模与银行存款规模大体相当,而在银行业危机爆发的国家,两者的比例通常达到120%至150%。另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中国央行都拥有充足的工具来应对潜在的银行挤兑。例如,目前中国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17%,下调这一比率会对银行流动性带来极大的正面效应。

  第四,中国银行业已大幅核销坏账,不良贷款比率明显下降。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中国银行业对业绩不佳的国企放贷也明显减少。例如,目前国有企业贷款占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全部人民币贷款的约30%,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62%。

  拉迪表示,有人担心实力较差的银行受坏账影响将减少信贷投放,这可能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持续的时间更长,甚至可能陷入日本低增长、高债务的困境。但他指出,中国与日本国情不同,上世纪90年代中国银行业也曾处于破产边缘,但当时中国政府通过大规模的资本重组计划使得银行可以继续放贷,并支持了本世纪头10年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为减少金融业积累的风险,拉迪建议中国当局必须缩减对长期亏损国企的信贷投放,并关闭“僵尸企业”。他指出,中央政府必须克服地方层面反对关闭“僵尸企业”的阻力,同时通过加快销账、不良银行资产证券化和对实力最弱的金融机构进行局部资本重组等组合手段来处理不良资产存量。

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优”态势
中国成为国际油价“定海神针”(热点聚焦)
北京新机场建设全面展开
港珠澳大桥桥梁贯通在即
中石化首次加工美国原油
云南启动边民互市改革试点
中国并不面临潜在银行业危机
吐鲁番万亩杏园果满枝头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