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5月25日 星期三

创新之城 人才高地(创新之城)

——人才强市战略构筑深圳发展新优势

王 琳 赵鹏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5月25日   第 07 版)

  人才交流大会举办的外籍人才招聘会

  当前,创新创业热潮涌动。作为一座开放、包容、多元、年轻的移民城市,深圳始终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一系列举措吹响了这座创新之城抢占人才高地的号角。

        

  国际大会 彰显人才战略

  日前,“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全球才智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大会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政府主办,以“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为主题,邀请了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多家海外专业组织、培训机构、高等院校、人才中介和科技企业参与,海外代表1.2万多人,全国各省市人力资源、外专系统、企业等单位共6500多位专业代表参会。大会展览面积达6.5万平方米,设置展位2455个,16大板块内容涵盖展览洽谈、人才招聘、项目对接、高峰论坛、人才培训、专题研讨等超百场活动,并首次举办了中国深圳海外创新人才大赛。

  这次盛会充分展示了深圳对全球精英的吸引力。大会公布了2015“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结果,深圳连续第6年上榜。这是国内唯一一个完全由外籍人才参与评选,由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外国专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等组成的专家评委团队评出的引才引智“中国城市榜”,6年来已成为城市国际化的风向标,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大会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深圳海外人才创新大赛总决赛颁奖仪式。经过澳大利亚悉尼、德国慕尼黑、以色列特拉维夫、日本东京以及美国硅谷5场分站赛层层选拔,10名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等分赛区的选手获奖。经过对接,目前已有15位选手与深圳市7个园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并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大会重头戏——全球才智论坛群英荟萃,来自中、美、英、德、法、韩等多国的政要,知名企业家、学者2000多人汇聚论坛,围绕“合作共享,创业创新”这一主题,纷纷发表见解和观点。大会人才招聘板块开放了海归专场招聘会、全国高校毕业生双选会、“互联网+”专场招聘会,3场招聘会共有480家企业参会,提供需求岗位1.5万个,吸引了近4万人次进场应聘,其中硕士及以上求职者超过7200人,海归人才5000人。

  政策先行 完善人才框架

  近年来,深圳先后出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孔雀计划”“人才安居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着力打造人才集聚发展的高地。深圳市财政每年投入引进人才的资金超过40亿元,区财政以及各方面资金总量超过100亿元。“十二五”以来,深圳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相关人才154人,“孔雀计划”1539人,留学人员以及各类人才超过68万人。“未来5年我们将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为各类人才来深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好的保障,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深圳市市长许勤表示。

  深圳推出的一系列人才引进扶持政策,不断优化城市软硬件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人才愿意投身其中。良好的人才引进效果,也让城市治理者在推出更多制度设计上有着充分的底气,由此形成了人才引进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

  近期,深圳出台《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历年人才引进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同时融入了大量与时俱进的新政策、新举措。包括优化党政人才队伍专业结构,引进一大批紧缺专业人才到任务重、工作难的岗位“墩苗”,100名左右金融、工程技术、科技类等专业高校毕业生到机关基层做“种苗”等,从而优化政务人才结构,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措施》还对人才存量推出了一系列培训计划,加快培养公共服务队伍的国际化人才。当深圳拥有足够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服务型人才时,不仅能够为各国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城市竞争力也将再上一个台阶。

  深圳提出,只引进科研和市场化人才是不够的,组建一支日常运转顺畅、善于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政务人才队伍,并建立激励服务创新和服务智能化、高端化的公共服务考评导向,将会对深圳深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应改革起到巨大的推动效应,也让深圳向着建立完整的人才框架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高等教育 储备人才后劲

  高等教育水平相当于城市的“智商”,决定着城市的竞争力水平。然而,高等教育一直是深圳发展的“短板”。从高校数目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来看,深圳远低于上海、北京、香港、新加坡。在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时,深圳只有深圳大学、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两所本科院校。

  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是一个必然的战略选择。在“奋起直追”过程中,深圳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之路,规模和质量并驾齐驱,通过逐步构筑学科门类多样、人才培养定位不同的高等教育体系,持续提升城市竞争力。

  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体系,引进知名高校来深办学、兴建特色学院,是深圳推出的创新举措。最近一年,深圳高等教育成绩显著: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获教育部批准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获教育部批准筹建;深圳技术大学即将立项筹建;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华南理工—罗格斯大学深圳创新学院均签署在深圳合作办学备忘录;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湖南大学—罗切斯特理工设计学院(深圳)完成首批招生;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列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届博士研究生招生启动……目前,共有28家境内外优质高校在深办学。

  除了引进国内外一流高校,深圳本土院校的发展也走上了练内功、强素质的道路。近年来,深圳大学通过内部深化改革、大力引进人才等措施,积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办学水平迅速提升。2016年,深圳大学主体进入一本批次招生。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田,南方科技大学在招生改革、学生培养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成为深圳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办学的样板。此外,深圳两所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也很突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直领跑全国高职教育,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不论是一流的人才政策保障,还是制度性的国际交流机制,抑或立足长远的高等教育储备,深圳已经向全世界发出明确的信号:欢迎各类人才来深发展,形成共生共荣、互助互补的生态环境,深圳为此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是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最好礼遇。

创新之城 人才高地(创新之城)
互联网时代 沟通连未来(创新名家)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