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5月19日 星期四

三十多年不懈努力 外国专家高度评价

中国也能出好琴

本报记者 郑 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5月19日   第 06 版)

  第三届中国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比赛日前在北京举行,300多件作品参与了此次比赛。
  参赛作品

  获奖作品在国家大剧院展出

  意大利评委在评选作品
  (本文图片由中国乐器协会提供)

  5月12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比赛颁奖音乐会上,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用获奖作品演奏。

  可能没有一个乐器比小提琴更能引发外媒对中国的关注了。这个拥有西洋血统,代表着西方精致、顶尖传统手艺的乐器,在过去的三十几年间,被中国制造迅速占领了市场,让西方人大跌眼镜。

  2005年,路透社记者以“中国制造的小提琴淹没了竞争对手”为题,报道了中国乐器进入世界的状况,文章说中国变成了神秘的小提琴制造工艺的最大实践者,中国产品正在挤走日本铃木小提琴公司和雅马哈公司的产品。

  2007年,《洛杉矶时报》的另一篇文章《中国,神奇的小提琴王国》则表示,过去10年里,中国小提琴改变了世界弦乐器的生产格局,虽然中国生产的乐器质量大幅提高,但就顶尖水平来说,中国还没有占领供专业人士和资深业余爱好者使用的高级乐器市场。不过,也许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如今,时间又过去了10年。中国小提琴在占领了世界市场的同时,是否撕掉了廉价、中低端的标签?

  

  从艰苦年代走来的老一辈制琴师

  操着广东腔的普通话,拄着一根拐杖,85岁的徐弗先生,在国家大剧院的东展厅里慢慢踱着步,欣赏第三届中国国际提琴比赛的获奖作品。

  如果没有人介绍的话,谁也不知道这位老者是一位国家级的提琴制作大师。从15岁起开始做乐器的他,亲身参与并且见证了中国数十年来小提琴制作业的发展。

  “我以前是做民族乐器的,后来国外的小提琴订单大增,我就开始做小提琴了,一做就是几十年。”徐弗说。一提到小提琴,这位步履蹒跚的老先生马上焕发出一股青春的活力。

  1982年,徐弗曾在美国第五届国际提琴制作大赛中一举夺得工艺和音色双奖,那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双料奖项。回忆起当时参加比赛的窘况,徐弗告诉记者,当年因为没钱参加比赛,就临时又做了一把琴,把琴抵做参赛费用。

  “以前中国制琴师参加国外比赛太难了。寄一把琴到国外参赛,费用几乎超过了一年的工资收入,还会遇到琴在运输途中被摔坏的问题。甚至参加国际比赛后寄回来的琴,我们没有钱去取,就不要了。”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主任郑荃教授对记者说。

  然而,即便在条件那样艰苦的年代,像徐弗、陈锦农、梁国辉、戴洪祥等老一辈制琴大师,还是在国际比赛上拿了奖,他们筚路蓝缕的开拓,为此后中国小提琴制造业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回头看看,新中国成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没有音乐学院,也没有乐器制造行业。新中国成立后,提琴制作基本是闭门造车,没有国际交流的可能性。改革开放后,才开始有了国际交流。”郑荃说。在他看来,中国的提琴制造能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很不容易,也很值得骄傲。

  从低劣、低端向中高端、顶级转型

  从闭门造琴到一举跃为小提琴制造大国,中国只用了三十几年。这样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对于世界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事。

  郑荃坦言,在中国小提琴制造的早期,是以工业化生产、质量差在世界闻名的,甚至一度成为低劣品、“蹩脚琴”的代名词。日本的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就曾叹息,中国有第一流的演奏家,却用着最末流的乐器。

  但今天,这一切显然已成为过去。据中国乐器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曾泽民介绍,中国小提琴制造现在有两支队伍,一支是提琴制造企业,大概七八百家,去年年产提琴99万把,出口81万把普及型用琴。另一支是手工制琴师队伍,大部分是海外留学回来或由国内培养的提琴制作技术骨干,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形成三个提琴制作集群。

  更值得一提的,中国还在音乐最高学府中央音乐学院设立了提琴制作与研究中心,培养研究生学历的制琴师。据中央音乐学院书记郭淑珍介绍,培养这么高学历的制琴师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为少见的。

  手工制琴师队伍的壮大,使得中国小提琴制造有了质的飞跃,那就是以制造中低端的普及琴为主,向中高端尤其是顶级琴方面转型。

  “如今,我们逐渐可以用自己的乐器武装自己的乐团了。”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说,“我们要向国内提琴制作师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为国家节省了外汇,赢得了声誉。” 正如他所说的,近些年来,中国制琴师屡屡在一些国际比赛中摘得大奖,国际影响力逐渐提高,有不少中国制琴师制作的小提琴已进入中高端、顶级琴行列。

  来中国参加过3届提琴制作比赛的意大利提琴制作界元老莫拉西,就竖着大拇指对记者说:“小提琴制作有意大利学派、德国学派、法国学派,中国向各个学派学习,一步步往上,不管是在木材还是在油漆的工艺上,都特别优秀,水平很高。”

  距离克雷莫纳还有多远

  意大利提琴博物馆馆长威拉说,现在中国的小提琴制作已经很接近300年前意大利的克雷莫纳。这个因小提琴驰名国际的意大利城市,不仅是几个世纪来小提琴的设计研发中心,而且出现了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两位伟大的小提琴制作家。

  对于如此高的评价,郑荃理性看待:“我们用了30年的时间,让国际上认识到中国琴的质量大大提高了,中国出好琴。很多国外的专家来中国前,都不相信中国能做出高水平提琴,如今他们对中国提琴的发展赞叹不已,认为提琴制作的未来在中国。这个观念的转变非常不容易。”

  不过,郑荃也清醒地看到不足,那就是中国制琴师对琴文化的了解和美学艺术修养还与欧美存在差距。“在中国,许多人觉得做琴和做木工的工匠没多大区别,说是艺术门类,许多人是不以为然的。事实上,小提琴制作是一种艺术门类,和音乐、建筑、雕塑、美术是密不可分的。”郑荃说。

  在这一点上,美国提琴制作家协会主席格雷克也毫不讳言。他认为中国制琴者在技术和知识上,水平已经很高,但是在想象力和灵感上还有所欠缺。“不要忘了我们是在做一件乐器。”法国制琴大师帕特里克最想与中国制琴师分享这一点。他说,乐器是非常敏感的,跟人一样,制作者得跟它有对话,要赋予它灵魂。

  想象力、灵感、灵魂,也许就是中国距离克雷莫纳的距离。在旅美华人制琴师江峰看来,它们并不像听上去那么深不可测,实际上就是长年累月的文化积淀和艺术修行。

中国也能出好琴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中国话剧《乌合之众》秘鲁首演受赞誉
文艺如何面对人类“文化危机”?
华中首家艺术村落户黄冈
“中国三大男高音”将网络收徒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