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

“目不识丁”说“丁”字(汉字故事)

杨立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5月17日   第 10 版)

  “丁”是我国姓氏笔画中最少的汉字之一。成语“目不识丁”,常用来讽刺一个人不识字或没有文化,连最简单的“丁”字也不认识。有这样一则笑话,说是从前有个财主姓丁,他儿子十多岁了还什么都不懂,请了好几位先生,就是教不会他一个字。财主可急坏了,声称谁若能教会丁少爷一个字便赏银十两。一位老秀才听说了,心想这孩子再笨,也不至于不知道自己的姓吧?便自告奋勇登门任教。于是,老秀才每天都教丁少爷认“丁”字。一晃9天过去了,财主提出要考一考。老秀才生怕丁少爷忘了,特意准备了一颗钉子让他拿着,叮嘱道:“万一忘了,就看看手里的东西。”考试时,老秀才写了一个“丁”字,问:“小少爷,这个字怎么念?”谁知丁少爷看了半晌,还是回答不上来。老秀才赶紧提醒他说:“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呀?”丁少爷低头一看,答道:“一根铁棒棒。”老秀才一听,气得直跺脚:“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你目不识‘丁'不要紧,我这十两银子可就完了!”

  笑话归笑话,中国历史上还真有不少目不识丁的人,甚至是大名人。如禅宗六祖慧能,虽不识字,却悟性极高,参透佛理玄机。还有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皇帝石勒,奴隶出身,是个标准文盲,却喜欢让人读《汉书》给他听。

  “目不识丁”典出《旧唐书·张弘靖传》。张弘靖是唐宪宗时的幽州节度使,他手下有个文官叫韦雍的,一次喝醉酒教训士卒道:“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意思是说,现在天下太平无事,不打仗了,你们这些大老粗力气再大有个屁用,还不如认识一个“丁”字。

  然而,关于“目不识丁”,历史上却一直是聚讼纷纭,几为士林一大疑案。有论者认为,“丁”是古人的讹传,应为“个”字,因形近而致误。如北宋孔平仲在《续世说》中称:“‘一丁字’应作‘一个字’。因篆文‘丁’与‘个’相似,误作‘丁’耳。” 大家看,下图中的小篆“丁”,是不是很像小篆“个”?另外,还有人指出,“不如识一丁字”意思不够通顺,只有“不如识一个字”才最为妥贴。此说已被《现代汉语词典》认可采纳。

  不过,关于“目不识丁”还有更早的记载。据《晋书·苻坚载记下》记载,太元七年(382年),前秦皇帝苻坚大宴群臣,奏乐赋诗。秦州别驾姜平子所献诗中有一“丁”字,但下面的竖钩直而不曲,写成了“丅”。苻坚问是何字。姜平子答道:“臣‘丁’至刚,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不正之物,未足献也。”苻坚听了非常高兴,称赞姜平子名不虚传,将他的诗评为第一。其实,姜平子将“丁”字写错了,他自作聪明所写的“丅”字,实乃古文“下”字;而苻坚大帝也因为目不识丁,在历史上留下笑柄。

  看来,历史上目不识丁的人,着实不在少数。请不要嘲笑古人,我们今人在面对古文字时也有可能犯同样的错误。比如下面这个甲骨文——

  如果不看释文,您可能会脱口而出:不就是个“口”字吗?错!还是个“丁”字。

  甲骨文是出现在中国商朝的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因镌刻于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丁”是那个时代钉子的象形,因当时是用木楔或竹签作钉子的,这是从上向下看的俯视图。后来在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金文中,“丁”字又成了钉子的侧视图,上部粗的是钉头,上部细的是钉尖,已经有些钉子的模样了。

  “丁”的战国文字更像现在的钉子,如《六书通》中收录的篆体“丁”字。说明这一时期的冶炼技术已经可以生产出金属的,甚至铁质的钉子了。

  由此可知,“丁”的本义就是钉子,或者说“丁”是“钉”的本字。后来,“丁”字被假借为天干的第四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的“丁”;而原来作钉子讲的“丁”只好在左侧加金字旁,表示钉子是用金属做的,写作“钉”,由原来的象形字变成了形声字。

  由于钉子多是用金属做的,所以“丁”就自然引申出 “强健、壮实”的意思来,如东汉王充《论衡》中的“齿落复生,身气丁强”。后又进一步引申为能担当赋役的成年男子,如“壮丁”;或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如“园丁”“家丁”等。

  关于“丁”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夏时万物皆丁实。象形。丁承丙,象人心。”许慎认为,“丁”是夏日万物都壮实的意思,为象形字;在十天干中,丁承续丙,字形像人心。由于许慎没有见过商朝甲骨文,故而望文生义地认为“丁”字像人心,竟也有些目不识丁之嫌了。

“目不识丁”说“丁”字(汉字故事)
崇拜伏羲 礼赞中华文明
水美古村:匪夷所思的吉祥“三堡”(中国最美古村)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