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5月12日 星期四

丝路华商之东南亚篇:

依托“海上丝路”编织合作网(商界传奇)

本报记者 严 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5月12日   第 12 版)

  图为庄委霖(左二)和朋友在新加坡参加春节庆祝活动。
  照片由庄委霖提供

  图为时磊(右二)在泰国当地参加慈善活动。
  照片由时磊提供

  紧邻中国,东南亚自古以来都是华人赴海外打拼发展的首选地之一。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华商云集于此,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故事。而伴随着2013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与推进,这里的华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甚至其他地区的华商都慕名而来,他们在这片发展的热土寻找商机,开拓事业,并在往来合作中编织出更加宽广的发展网络。

  

  一脉相承的坚韧拼闯

  “可以说,大部分出国的华人都有一颗上进心,都希望能在国外做出一番事业,也不可避免会吃很多的苦。”和记者聊起这些时,在泰国生活发展已20多年的时磊话语轻松,似乎还是当年那个刚刚走出国门、充满憧憬的年轻小伙儿。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国内掀起一股出国“经商热”。“当时很多人都拼命想往国外跑,我也有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时磊说,就是赶着这股热潮,大学毕业没多久,他来到了当时被称为亚洲“四小虎”之一的泰国。

  “刚来时我才22岁,没什么社会经验,在泰国人生地不熟,又语言不通。”初来乍到的时磊碰到的困难远不止这些。找工作被拒,报名参加培训被骗走所有的生活费,“当时一度非常困难”。不过,就和当年毅然“闯南洋”的前辈一样,时磊选择的不是放弃,而是坚持。

  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从做记者、跑广告干起;积累了一定人脉,再逐渐涉足劳务输出生意。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在而立之年,时磊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在泰国站稳了脚跟。

  与时磊的白手起家相比,庄委霖作为土生土长的新加坡“华四代”,少了融入与创业的艰难,却也有属于他自己的难题。

  “祖辈刚来新加坡时,条件非常艰苦,但因为经商的人不多,所以竞争没有现在这么激烈。”庄委霖坦承,到了他们这一代,需要面对的则是“百花齐放”的市场和随之而来的挑战。如何在当地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这成为庄委霖必须破解的问题。

  在接手最初以旅游为主打的家族企业之后,庄委霖并不甘心局限于此。很早之前,他和父亲就看到新加坡被称为“文化沙漠”背后蕴藏的发展潜力,由此专注于开展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文化交流。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活动,就是农历新年,在新加坡举办大型春节文化活动,将中国的传统表演艺术、工艺品等引入新加坡。

  “这个活动我们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23年,这期间我没在家过过一次春节,也没吃过一次团圆饭,都是和这些工艺师、表演者一起过的年。”和记者说起这些时,庄委霖的话语中流露的不是遗憾,而是满满的骄傲。

  如今,通过多年用心经营,庄委霖的企业已经覆盖旅游、文化、教育、投资、地产等多个行业,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在华人集聚的东南亚,总是不缺华商通过艰苦打拼取得成功的故事。而在时磊、庄委霖的身上,我们似乎能找到这些成功背后的共因:那股一脉相承、融入血脉的拼劲与韧劲。

  前所未有的丝路商机

  4年前,时磊瞅准中国市场的潜力,开始转行做泰国大米的出口生意。凭借新锐敏捷的商业头脑,他成为最早一批“线上米商”,在2012年、2013年天猫商城“双十一”购物节中蝉联泰国香米的销售冠军。

  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更大的机遇紧随而来。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印尼期间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位于这条海上丝路重要十字路口的东南亚无疑成为首要发展目标。时磊和这里千千万万的华商们一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

  “‘一带一路’不仅是一个战略方向,更是一种开放的观念。在这种观念下,从中国‘走出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送进去’也越来越方便,因为中国消费者对国外的产品认可度越来越高。”时磊笑着说,公司日益可喜的销售量就是最好的佐证。仅仅今年2月,他的公司出口中国的大米销量就达5000多吨,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0%。

  庄委霖也连连感慨,近两年,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新加坡与中国的往来不断密切,自己的事业发展也更加顺畅。

  2015年底,庄委霖和父亲苦心经营多年的春节文化活动被纳入中国文化部“欢乐春节”的品牌旗下。“对我们这样的私企来说,中国政府的支持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让我们的活动能够更加丰富、更有高度。”庄委霖说。

  事实上,如今对于世界各地的华商来说,“一带一路”就是“商机”的代名词。不仅是东南亚当地的华商分享红利,这里与中国相近的人文环境和发展潜力还吸引不少其他地区的华商慕名前来“淘金”。

  法籍华商冯彬霞就是其中步子较快的一名先行者。2013年,在法国经营10多年工业设备出口和安装生意的冯彬霞将事业的重心迁到马来西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战略落实的重要前提,‘海上丝路’沿线的东南亚国家需要大量的轻工业品、机电等高端工业装备,这正是我们公司经营的内容。”

  现实没有让冯彬霞失望。这两年一项又一项具体举措的扎实落地,让冯彬霞收获的是实实在在的惠利。2015年4月,中国银行吉隆坡人民币清算行服务启动。“这意味着我们跟中行的一些货币结算可以直接在马来西亚当地实现,比过去方便多了。”冯彬霞说。而紧邻中国市场的地理位置、低廉的劳动力等多种优势,更为她的事业发展大大缩减了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越来越宽的朋友圈

  “现在的机会在亚洲,这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事业重心转移3年多后,冯彬霞愈发坚信,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她告诉记者,不少法国华商朋友也已选择或正打算来到‘海上丝路’沿线的亚洲国家发展。

  如今,这条充满商机与活力的“一带一路”正在吸引世界各地的华商聚拢起来,共享祖籍国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也让他们与祖籍国的联系更加紧密。

  庄委霖特别注意到一个有趣的变化,这两年,许多中国的私企趋向将企业的亚太总部设到新加坡,把这里当作公司发展的中转站。“现在,不少企业的高管都是从中国飞到新加坡来开会。”庄委霖笑说。热情的他自然欢迎越来越多高层次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来到新加坡,因为“这能让新加坡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也促使双方的贸易往来更加通畅”。

  还让这些“海上丝路”沿线华商欣喜的是,“一带一路”也为他们彼此之间相识相交牵起纽带,让他们的朋友圈越拓越宽,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

  生活在泰国的时磊和生活在新加坡的庄委霖就因“一带一路”结识,成为了好朋友。“我们是在中国国内一个与‘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的培训班上认识。有了这个朋友,我和泰国的接触更加紧密,我也能给他介绍新加坡市场对泰国大米的需求情况。”在庄委霖看来,“一带一路”带给他们的一大收获,就是学会资源互换、机会共享。

  平常,冯彬霞也会经常在线上线下和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商朋友交流互动,激发灵感,讨论合作共赢的可能。“例如,在旅游产业方面,大家就在商量是否可以做一个东盟的整体旅游项目,而我们各自所在的成员国则作为其中的分支机构。”

  朋友多了好办事。时磊说,自己就正在规划乘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在旅游和物流领域再成立两个新公司。在他看来,沿线各国华商之间的往来联系,不仅是为自己寻找更多发展可能,更是他们积极参与祖籍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责任。“‘一带一路’是‘任督二脉’,是‘纲’,而我们海外华商应该依托这个‘纲’编织更多的‘目’,合纵联合,形成更大的经贸网、友谊网等各种网络。”

  而如时磊所说,如今在这些“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华商的共同努力下,这张网络正越编越宽广,越编越扎实。

依托“海上丝路”编织合作网(商界传奇)
“南洋”经济的领跑者(链接)
商论语丝
香山华商澳洲奋斗史(历史掌故)
责编:严 瑜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