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5月12日 星期四

2015年中国艺术的三重景观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5月12日   第 09 版)

  张法(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翻开《2015中国艺术发展报告》,读进去,中国艺术2015年的进程,以主题的鲜明性、分类的结构性、历史的整体性,呈现出三重景观。

  主题的鲜明性。《2015中国艺术发展报告》主要是从中国文联的角度去看,中国文联作为引领和团结全国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组织,自然突出了中央关于文艺的政策精神如何贯彻和体现在中国艺术各行各业的行动中而呈现出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中国文联在全国艺术界中的权威性质、组织管道、互动能力,使其在对2015年中国艺术的呈现上,特别注重导向的正确性和知识的可靠性。

  分类的结构性。由中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划定了12个艺术领域: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文艺评论,由协会组织学术力量对本领域进行巡视、反思、提问、总结,呈现了这12个艺术种类在2015年中的生动面貌。可以说,这12个部分的“篇”共同构成《2015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所定义的“中国艺术”中“艺术”一词的语用内容,乃至从书中目录会得出:这就是“艺术”定义的“分类体系”。

  历史的整体性。《2015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对于12个艺术领域在2015这一流动历史中方方面面显隐明灭的大潮小流巨波细浪,进行了整体性的总结。一方面,分类结构的12个部分都写好了,自动组合起来,就构成了2015年艺术历史的整体性之基础,但这整体是由各部分呈现后相加而成,为了使整体性更为突出,《2015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前有“总论”,后有“大事记”,完成了整体性的整合。这一整合是以主题的鲜明性和分类的结构性为基础的,同时也就推动《2015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呈现出历史的整体性特点。

《2015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在京发布
《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的责任与价值
中国文艺发展的时代特征与主线
2015年中国艺术的三重景观
捕捉艺术新变
评论之翼促艺术飞翔
精品更需精心传播
互联网时代的艺术浪潮
文艺评论正在健康成长
图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