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5月10日 星期二

保护天空的“精灵”

崔 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5月10日   第 12 版)

  河北唐山曹庄村爱鸟人士进行鸟类保护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如何科学地爱鸟护鸟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焦点。就以上话题,笔者采访了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徐基良教授。

  问: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候鸟保护,大致需要做哪些具体工作呢?

  答:不同的自然保护区因不同的目的而建立,且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展开工作。具体工作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个方面:(1)做好鸟类的栖息地保护;(2)打击非法狩猎;(3)做好鸟类种群动态及疫源疫病的监测;(4)进行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的科普宣教;(5)根据具体情况,对特定物种或类群在必要时进行食物补给等人工干预措施。

  问:除自然保护区以外,城市鸟类保护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这方面需要做哪些工作?

  答:首先是要建设和保护好城市鸟类的栖息环境。除了要保证一定的绿地面积外,在绿地植物的选择上还要注意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为鸟类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环境。同时也要根据鸟类的不同食性,适当增加一些生长浆果、坚果等可以为鸟类提供食物的植物种类。此外,在城市绿地的管理中,要避免大量使用杀虫剂,以免对鸟类造成伤害。

  其次,在现代化的城市中,一些鸟类(如麻雀、灰椋鸟等)面临的问题是没有合适的营巢场所。对这些在树洞或墙缝中筑巢的鸟类,可以通过悬挂人工巢箱的方式为它们解决巢址资源不足的问题,进行人工招引。

  第三,在冬季这种食物缺乏的季节中,可以为鸟类提供食物。比如可以在阳台或庭院中设置鸟类的喂食台或悬挂喂食器,解决城市中鸟类食物缺乏的问题。

  最后就是要加强对公众的鸟类保护的宣传教育。通过爱鸟周活动、观鸟活动等,使普通民众了解鸟类,并提高保护鸟类和环境的意识。

  问:我国目前对于鸟类的保护工作还有哪些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

  答:我国鸟类保护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有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完善。例如由于人口增长、城市扩展、环境污染等,鸟类栖息地丧失的状况仍在加剧,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鸟类栖息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

  问:请提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爱鸟护鸟的建议。

  答: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保护好鸟类的栖息环境,不随意破坏植被;其次不要干扰鸟类的生活,特别是处于繁殖期的鸟类;第三,不鼓励、不提倡对野生鸟类的捕捉,积极制止非法捕捉鸟类的行为;第四,遇有受伤的鸟类或者捡到从巢中掉出的幼鸟,应积极联系相应的专业救助机构。

鸟儿回归的述说
让小鸟也爱城市
保护天空的“精灵”
责编:杨一枫 邮箱:yangyifeng51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