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5月03日 星期二

井陉于家村:能工巧匠书写石头文章(中国最美古村)

王锦强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5月03日   第 10 版)

  绵延起伏的太行山脉横亘着八条咽喉要道,素称太行八陉。山之东麓的井陉县山环水绕,系“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其土地虽显贫瘠,文脉却甚为豁达。盘踞太行山深处的各色人等可谓藏龙卧虎,数不清的能工巧匠仿佛带着神来之笔,浑身都是使不尽的智慧和本领,尤其把石头文章做得风生水起。而微水镇于家村,显然是一个石头书写的村落民居文化遗产样本。

  明朝成化年间,诗人于谦的后人迁于此。那大大小小的石头开始走上台面,石头村的故事便从此演绎。

  于家栖息的地方四面环山,北高南低,西俯东仰,有一种“不到村口不见村”的高深莫测。于家村周围山体是天然的屏障,依山而建的房屋以石头为主料和框架结构基础,部分辅以砖木结构,呈现出粗中带雅、朴实壮观的视觉效果。

  石头村东西500多米长,南北300多米宽。村内六街七巷十八胡同弯弯环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填充着上下固本抱团的顽强与历史担当;鹅卵石路面起起伏伏,依高就低,熔古铸今,串接了多少英雄正义的底气和铮铮铁骨。

  石头村的古街巷、古民居、古庙宇、古戏台、古桥梁、古驿道以及古井、古树等,犹如成串的珠玉,散发着古朴的艺术气息。这些蕴含传统文化精髓和深刻营造理念的乡村建筑,体现了就地取材的生活生产经验、代际传承的工匠技艺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理想,成为太行山区村落民居的代表作和活态的民俗文化博物馆。

  于家村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共建筑如清凉阁、观音阁、真武庙、大王庙、白庙、岳飞庙、戏台等,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形式。街巷空间格局和石窑合院以石经纬,顺其自然。

  于家古村镶嵌于山峦、丘陵、河谷、川壑之间的地理特点,默契和吻合了太行山区的自然脉络和肌理构造,体现出传统天人合一的理想外向型空间结构关系与长幼有序依存和谐的内在环境氛围营造法则。

  于家村内石头房屋极受居民厚待。石头房屋成本低廉,而且左右逢源,俯拾皆是。石头材质的隔热性能,解决了山区四季温差变化过大的弊端。在通风和采光上,避免了地面过潮的建筑缺憾感。石材的朴素色调,形成石头房屋的统一风格和面貌,也便于力量和意志的凝聚。

  坚硬的石头是太行山的精魂,也是山里人毅力的证物。村内石楼石阁、石街石巷、石门石屋、石墙石壁、石阶石凳、石碑石刻、石磨石碾、石槽石臼、石桥石栏,犹如天然的石头博物馆,天工开物,不拘一格,斑驳陆离,岁月留痕。

  村内石雕,美轮美奂,寓意吉祥。石雕供桌、佛莲花宝座、佛龛、拱券、字画、门礅、隐峰勾石、碑刻、石狮子等,既表现出工匠们丰富的知识、卓越的境界和良苦用心,也为子孙后代接受传统教育和学习工艺技术,留下了多元立体的形象教科书与实物参照。那镌刻于门楣匾额上的“根深叶茂”“默会万真”“耕读传家”等字样,有礼制教育的传递与衔接,也彰显石头村育人成长的本质意蕴。其先祖于谦“重名节,重成仁,重社稷”的思想基因在这里依稀可寻。这是于家村也是广大太行山人奉行的不变天理和王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于家人在大山里打捞着祖先身后濒于失落的记忆。

知否?知否?我姓“木昜杨”(汉字故事)
中华文明的原生性和可信性
井陉于家村:能工巧匠书写石头文章(中国最美古村)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