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以下简称《不二情书》)已公映,获得了许多“顶”“夸”“赞”。
2013年春,爱情轻喜剧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上映后,大受好评,最终以黑马之姿收获票房5.2亿元。由于题材、内容的新颖和对好莱坞爱情浪漫轻喜剧类型的成功本土化等因素,它近年来一直是国产中小成本爱情片的模板。续集的出笼便顺理成章。
导演薛晓路为什么持续将镜头聚焦海外华人群体?她为什么写一个在眼下这个年代少有的、男女主人公靠鸿雁传书谈情说爱的故事?这部电影又是如何在全球8个城市拍摄的?采访中,她将答案向笔者一一道来。
海外华人心路历程最有戏剧性
这两部电影的男女主人公都是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男主角,出国前是北京著名的心外科医生,到美国后有些潦倒,靠打零工度日;女主角则是到美国生子的白领;《不二情书》里,男女主角都是第二代移民,身份分别是洛杉矶的房屋经纪人和澳门赌场的公关。
薛晓路说,海外华人这个群体“存在着更多变动以及由变动产生戏剧性的可能”。在她看来,曾产生巨大影响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于1994年公映时,海外华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生存,如何挣钱养家糊口,而当下他们的经济情况已不是问题,甚至还能在海外买房置地,他们的人生困境是心理上的流离感和精神上的困顿。“这样的话题是更有现代性的,因为所有艺术作品的终极是要表达人的内心。”而爱情,是对所有人生困境的一种救赎,所以,海外华人的爱情故事更值得书写。
“去国怀乡”与“叶落归根”是影片的两个重要关键词。影片中有一对八旬老夫妻,爷爷是一位保留了旧文人生活方式和特点的老派知识分子,大量古诗文为影片增添了别样的韵味。这在第一部里是没有的。薛晓路说,影片的重要主题之一是寻找家园,寻找文化认同,也就是寻根中国文化,爷爷在故事中的使命,就是体现“叶落归根”的归宿感。他的“去国怀乡”之情和那些古诗文,也通过丹尼尔告诉了女主角姣爷这个高中没毕业的女孩,从而在影片中完成了一次文化传承、文化洗礼。
影片有着对爱情中人的细腻刻画,也不乏直指人心人性、深刻和犀利的社会批判,其价值观非常传统,但却有着非常时尚的外壳,比如开场女主角骑摩托车打斗场面的梦境,非常帅酷;华丽的赌场、时尚的海外购房等也很夺目。薛导笑言:“我就是想拿这些去换票房的。W电影应该让观众在看故事被感动的同时,也有好的视觉享受。”
剧本结构巧妙但写得很艰难
和第一部中男女主人公相濡以沫产生爱情不同,《不二情书》里的男女主角分别身在美国和澳门,书来信往,爱上了彼此。而眼下我们的生活中,只有短信、微信,却罕有书信了。薛晓路说她喜欢木心的《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但她也不想非议现在的“快”,“爱情无所谓快慢,快不意味着粗糙,慢也不意味着绵长,只要是爱情,就都值得被尊重。”她自省地认为,所有的创作者到了一定年纪,都容易怀旧,就像张艺谋拍《山楂树之恋》,都是在回忆旧时代,好像旧时代就是美好的,其实真的不一定。
《不二情书》的剧本结构巧妙而精密,赢得了许多称赞,薛晓路也颇为自豪 。她说,她不想躺在前面那部电影的功劳簿上,所以选择了挑战自己,完成一个自己做职业编剧16年以来数一数二难写的剧本:两个主人公不见面只通过书信谈恋爱,故事线索多,叙事分寸、节奏感以及两边平行叙事的呼应和对接,非常麻烦。所以《不二情书》剧本构思的时间很长,尤其是姣爷这个人物的设计经历了一些波折。后来薛晓路从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好莱坞电影《超体》获得灵感,终于确定了现在这样有点硬朗的人物。但也是边拍边改,演员拿到的台词经常是刚从打印机里打出来,是热的。几个重场戏也让薛晓路绞尽脑汁。回想其中的艰难程度,她最终用了“不堪回首”来形容。
8个团队在世界8个城市拍摄
这部电影在北京、重庆、香港、澳门、伦敦、温哥华、拉斯维加斯、洛杉矶等全世界8个城市拍摄,共有8个团队,而主创团队只有十几个人,到一个地方就换一个团队,但是影片看不出风格不统一,也没有明显的纰漏,显示了制片方和导演的超强控制力。薛晓路还告诉笔者一些小秘密:爷爷奶奶家的外景是在温哥华拍的,丹尼尔开车去爷爷奶奶家的路上是在美国拍的,爷爷奶奶家的内景是在北京怀柔搭的;还有影片的重要地点查令街84号,内景是温哥华的一个小咖啡馆改的,外景是伦敦,但现在其实是一个麦当劳餐厅,丹尼尔走路去查令街84号的街景,也是温哥华。“整个影片都像拼积木一样,需要一点点细细搭建。”
“我希望海外华人看到这部电影,能有更多感同身受的体会和共鸣。我也希望,不管住在哪里,都能够此心安处是吾乡。”薛晓路手抚胸口,真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