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4月30日 星期六

邵成村 绘心灵之秀 塑屋宇玲珑(传承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4月30日   第 11 版)

  灰塑作品工艺精细,立体感强

  邵成村在给灰塑作品上彩

  灰塑是岭南古建筑上的特色装饰,它以适应高温潮湿天气的石灰为主要材料,制作出来的作品在日晒雨淋中能够保存几百年而不变形,是古人在建筑工艺上智慧的结晶。灰塑艺术形态丰富精致,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花鸟、虫鱼、瑞兽、山水及书法等。2009年,灰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邵成村,非遗灰塑的传承人代表,先后对广州的六榕寺、五层楼、光孝寺、三元古庙、锦纶会馆,从化的广裕祠,佛山的祖庙、兆祥黄公祠等古建筑的灰塑进行修复,并创作了南海神庙内的灰塑人物和神像。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及传承这门古老的工艺,邵成村成立了古建筑灰塑修复队,开设了专门的工作室。

  

  穿行在岭南古老的祠堂、庙宇、大宅时,屋脊山墙、廊门厢房和庭院连廊上那些活色生香、栩栩如生的灰塑工艺,时常让我们驻足观赏、流连忘返。历经几百年风霜的洗礼,灰塑这一古老的工艺在邵成村的手下依然散发着它最原始的魅力。

  邵家四代人坚守灰塑工艺,邵成村从15岁起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灰塑,30余载风雨相守,让他对灰塑以至于对岭南古建筑的精髓有了深切的了解。“岭南古建筑是会‘呼吸’的,它的清凉舒适源于整个建筑的吸水作用,这种天然的环保性是现代建筑无法比拟的。”邵成村说。

  在邵成村看来,灰塑的精髓与岭南古建筑一脉相承,可谓“秀外慧中”:灰塑的“灰”让很多人误以为是暗淡之色,实际上岭南建筑最亮丽的色彩就来自灰塑。邵成村介绍说,灰塑的材料是由生活中最简单的石灰及柴米油盐按科学的方法调配而成,制作出来的作品能够保存几百年不变形。灰塑不仅艺术形态丰富精致,而且具有吸潮、防雨、防台风、防蚁、防虫的作用。

  对非遗传承人这一身份,邵成村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我不主张‘门户之学’,每一项非遗都是先人留给后代宝贵的遗产,非遗传人不能存有私心,独自包揽非遗项目是不可取的,发扬和传承才是我们最大的责任,我的心愿就是让每一个人都了解灰塑、尊重灰塑。”

  怀着传承和发扬灰塑工艺的热切理想,邵成村成立了专门的灰塑修复队,在古老的岭南村落里,四处可见他们辛劳而坚定的身影。对于灰塑的传承,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准则:“我们这一代人最主要是树立一个标准给后人。灰塑工艺必须坚持传统的制作配方,不能添加任何新的成分,因为这样会误导后人,让他们混淆灰塑与水泥、石膏的区别。”

  在保留古老工艺精髓的基础上,视野开阔的邵成村更主张将灰塑等传统工艺应用在现代民居中:“我希望通过古老工艺的创新应用,打造环保轻快、长久耐用而又不失古韵的现代民居。通过汲取古人在建筑工艺上的智慧,解决吸潮、防霉、恒温、净化室内空气等问题,改善现代人与自然环境对抗的状态。”

  (撰文:钟 琳 陈佩芬 摄影:张由琼 李细华) 

古村落如何对接互联网
“互联网+”让古村落“活”起来(“互联网+传统文化”系列报道之④)
中华家训·诚信
邵成村 绘心灵之秀 塑屋宇玲珑(传承人)
责编:刘 泉 邮箱:mingliuzhouk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