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4月28日 星期四

突破传统定位 融入国家战略(声音)

李 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4月28日   第 02 版)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为当今世界描绘出一幅壮丽发展图景,引起了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共赢的强烈共鸣。

  青岛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正突破传统“贸易通道”和“交通枢纽”定位桎梏,从更宏大的视角思考国家战略的发展需求,并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战略发展水平:

  第一,打造“一带一路”综合交通枢纽、经贸合作枢纽和综合保障服务基地。青岛地处太平洋西海岸经济最活跃地带,拥有超大规模深水港口,在海路运输便捷性和成本方面具有先天地理优势,同时,毗邻“亚欧经济大走廊”,并拥有“沟通南北、辐射西部、连接日韩、面向世界”的开放型交通网络布局。

  以此为背景,青岛加速推进“青新欧”跨国货运铁路直达通道建设,加快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建设,搭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快速通道,打造海运、航空、铁路、公路“四位一体”、立体式交通运输网络,创新多式联运新模式,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以强大运输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为建设综合“枢纽城市”奠定雄厚物质基础。

  第二,积极推动国内外新的产能合作,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共享合作成果和经济繁荣。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超过16万亿美元,占世界的20.9%、亚洲的70%,占东亚GDP的90%。青岛与日、韩等国具有长期经贸合作传统,近年来,在与东南亚和西亚、中亚、北亚等区域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领域亦取得许多突破性发展。

  当前,青岛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首要目标,就是把握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实施的机遇,对接中韩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两国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在“一带一路”特别是面向东北亚区域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充当排头兵和主力军。

  今后,青岛可以尽快推进如下工作:一是通过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区建设,搭建国际合作大平台,为青岛本土企业参与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创造便利条件和优良环境;二是鼓励国外资本和优势企业与青岛本土企业开展产能合作,双方扬长避短,构建新的产能分工体系和经济循环网络,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同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第三,弘扬“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统,使文化交流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维度。青岛是齐鲁文化的标志性城市之一,历史上曾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东部源头,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文资产。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在中外文化交往过程中,打造了“国际啤酒节”等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品牌,涌现出海尔、海信等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知名企业。

  青岛正在发挥这一优势,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友好合作关系城市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通过政府互访、学术往来、文化交流、经贸活动等形式,促进与沿线国家地方政府和民众间的友好交往,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加强文化发展成果共享机制建设。今后青岛可以进一步激发各级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对外文化交流的积极性,拓宽交流渠道,提升交流层级,促进民心相通;以合作共赢为目标,率先突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共同推动包括“邮轮旅游合作”等旅游精品开发,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把青岛建设成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超前做好城市物流、人流和资金流扩容后的承载力规划以及能源环境和生态的包容性设计,进一步完善青岛在金融创新、人力资源、科技转化等方面的综合功能,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实施提供可靠的服务保障。

  (作者系青岛科技大学东北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突破传统定位 融入国家战略(声音)
青岛:“一带一路”拓商机(通商青岛新丝路)
资讯速递
中日韩资本交流有了新平台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