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4月26日 星期二

云南民大架起中印交流之桥

张若谷 刘子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4月26日   第 06 版)

  学生与印度知名学者库尔卡尼合影。

  文化节纱丽走秀。
  (云南民族大学供图)

  春天,昆明樱花绽放,正是这座城市一年中色彩最为艳丽的时节。在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大)樱树粉色的枝头下,一群人身着白衣,正在印度老师的带领下练习瑜伽。静心调整气息,形体柔韧而自由地扭动,在清风吹动的落樱中,练习者不断找寻大自然、身体、心灵与精神的和谐统一。

  这是云南民大中印瑜伽学院的普通一课。如今,云南民大中印瑜伽学院与南亚学院已经成了响亮的品牌,瑜伽课程广受好评,培养的第一批印地语专业学生已经毕业,就业情况喜人……一扇连接云南与印度乃至整个南亚地区的新窗口正在打开。

  

  【瑜伽学院:不只是健身】

  瑜伽在印度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风行全球,除了益于身心健康,瑜伽更有着深厚的哲学、宗教内涵,是印度引以为傲的国粹。2014年,联合国大会宣布6月21日为国际瑜伽日。

  2015年6月,根据中印两国政府的共识,中印瑜伽学院正式在云南民大成立,这是印度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瑜伽学院,也是印度在其本土外建立的第一个瑜伽学院。

  “学院的外教师资从一开始就很强。根据我们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签署的备忘录,印度政府每年都会派出2位专业教师。”中印瑜伽学院执行院长方桢介绍道,瑜伽学院的建设受到了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印度政府在印度全国公开遴选,最后从100多位报名者中选出2位派驻到云南。

  2015年11月,该学院迎来了第一批学员,并迅速吸引了来自全国的瑜伽爱好者,学院专业的课程也得到了学员很高评价。“我们的学员有的来自邻近省份,也有的是从西北、东北等地专程过来学习。”方桢说,除了各层次培训班,中印瑜伽学院每周一、三、五还会开展免费瑜伽公益课。目前,包括公益课在内,已有4000余人次接受了培训。

  开展培训只是瑜伽学院迈出的第一步。方桢说:“我们办学定位不仅仅是简单的瑜伽培训,而是要成为中印交流、两国教育文化合作的平台和窗口。”据介绍,中印瑜伽学院之所以落户云南,不仅因为云南气候环境与瑜伽所倡导的自然精神契合,更因为云南与印度长期友好的文化交流和云南在中国开放格局中的地位。瑜伽学院的目标不仅是传播瑜伽技艺,更是促进中印两国文化精神的交融。

  未来,中印瑜伽学院还准备与印度辨喜瑜伽大学和印度德弗文化大学合作开展研究,关注瑜伽哲学、瑜伽文化、瑜伽与身心健康和对人的发展促进作用,学院还准备开办瑜伽专业学历教育,为瑜伽在中国的推广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也让瑜伽这条中印友好的纽带更加坚实。

  【授南亚语言:建交流之桥】

  说起自己的学生,云南民大南亚学院印地语教研室主任曹宸睿脸上满是由衷的自豪,这些云南高校第一批自己培养的印地语学生去年7月毕业后很快实现了100%的就业率。

  “云南民族大学是西南地区第一个开设印地语专业的高校,2011年9月招生,首届学生共有29人;而一年以后,我们便与印度高校达成合作协议,成为全国第一个与印度高校签订‘3+1’办学备忘录的高校。”曹宸睿说。

  在印度,印地语是除了英语之外的主要语言,如今,印地语在印度的使用度正不断上升。中国与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交往中注定需要许多掌握对方语言的人才,今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对于印地语人才的缺乏有着切实的感受。

  在国内学习两年后,云南民大印地语专业的学生会被全部送到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印度企业发展学院进行学习,而学习的重点正是商务印地语。“印度企业发展学院是印度培养企业家的一所院校。我们的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还在这里学习印度法律、经济、管理等各种知识,并到印度企业参观实习。”曹宸睿介绍说。

  专业而实用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展,顺应了中国公司在印度业务的需求。“2015年我们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被派到印度工作。”曹宸睿说。

  未来,在云南民大,印地语将不是南亚语专业的“一枝独秀”。该校孟加拉语专业将于今年9月开始招生,这将使该校成为全国第二个开设孟加拉语专业的高等院校。

  无论是对瑜伽还是对南亚语言的传授,文化符号传递的背后,都是相互的交流和理解。文化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在云南民大,“印地语角”和“汉语角”频频互动,让中国和印度的年轻一代不断熟悉彼此;在印度,远道而来的云南学生们时常因为一句简单的印地语问候,就能收获当地人民亲切而友好的微笑。

云南民大架起中印交流之桥
云南发布一季度成绩单
云南将投4759亿元发展旅游
一桥飞架横断山
列车上的“三月街民族节”
洋学生在云南拍摄纪录片
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揭牌
周末文博会普洱专场举行
责编:石 畅 邮箱:8421802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