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

海外网走进英国与华文媒体座谈

华媒发展遇瓶颈 “新媒体+”或可破局

海外网 董 博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4月25日   第 11 版)

  数据显示,在英国的华侨华人留学生接近80万。无论人员规模还是财富和影响力都是英国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在媒体融合的发展大时代中,英国华文媒体的生存状态如何?面对新媒体浪潮的机遇和挑战,英国华文媒体应该如何“破题”?

  海外网总经理、总编辑姚小敏日前率领团队前往伦敦,同英国侨报等英国华文媒体同行座谈,一同探讨华文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英国侨报、英中时报、英国华商报、华闻网、富中传媒等多家知名英国华文媒体代表参加此次座谈。

  压力倍增 华媒亟待“破题”

  “做华文媒体不容易,做华文新媒体更不易。在人力、资金、观念上都遇到了瓶颈。”英国侨报社长何家金在座谈会上不无感慨地说,在英国,华文媒体人才流失问题尤其严重。“英国的媒体基本赚钱不多,员工收入低,目前很多媒体人才选择回到祖国发展。”

  华闻网执行主编张雪告诉记者,华文媒体“团队不够稳定”的问题可谓 “老生常谈”。记者通过同参加座谈会的多家英国华媒的交流了解到,由于签证问题,加之跳槽或回国等因素,在一家媒体稳定工作5年以上的员工很少。

  除了团队建设问题,资金和商业模式也是各家英国华媒关注的重点。据何家金介绍,英国当地有十几家华文报纸,现在这些报纸很多都面临着受众萎缩、广告收入下滑的困境。英国华商报社长陈晓轩对此也表示认同,“在英国办媒体都是市场化运作,而且要能赚钱。不然生存不下去。”

  在市场化运作和媒体融合的双重压力下,包括《英国侨报》在内的诸多英国华文媒体开始了“新媒体”、“多元化”报道模式的突围。以《英国侨报》为例,目前已经改成每月印刷一期,同时着力发展电子版、社交网络和视频等业务。目前每年仅在报纸、网络及视频等方面媒体运营投入就达六七十万英镑。何家金坦言,海外华文新媒体的广告经营模式还不成熟,走市场化道路还需要继续探索。 “《英国侨报》一直在坚持!”何家金坚定地说。

  创新模式 追求“合作共赢”

  谈到媒体的商业运营模式时,座谈会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当了解到海外网用户向移动客户端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手机阅读用户增长迅速时,英国华文媒体同行纷纷表示认同。英中时报等多家媒体表示,已经开始“借力”新媒体平台聚集用户,线上线下同时发力。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目前个别英国华媒微信公众平台订阅“粉丝”量甚至已超过30万。

  “我坦率地问一句,您能介绍下海外网的商业运营模式?有没有现成商业模式,能够达到大家共同盈利?”英中时报运营总监李宁在座谈会上开门见山地说。

  姚小敏表示,海外华文媒体要突破困境,传统的媒体思维已不合适——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和新媒体时代,做一些“互联网+”的事情。“新媒体运营和传统媒体不一样,可以颠覆一些传统模式,我更愿意把这种模式称为‘新媒体+’”。

  “海外网已经在媒体融合和海外拓展两方面展开积极探索。”姚小敏向参加座谈会的英国华文媒体介绍说,海外网日均页面浏览量达到1500万,峰值3972万,独立访问者人数日均300万,峰值960万。在海外拓展方面,海外网也已在海外开办了11个国家和地区频道。下一步海外网将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资讯”,二是“服务”,不仅仅是时政解读,而是要刊发当地读者有用的信息。“海外网和法国新欧洲合作的法国新闻网刚刚正式上线运行,其中的服务类资讯就非常‘接地气’”。

  姚小敏表示,做媒体要做成主流媒体、权威媒体。海外网的海外合作伙伴资源丰富,要把他们的资源整合起来一起运营。“海外网目前就在尝试与有实力的华文媒体一起合作,从团队、技术、运营等多方面探索创新模式,帮助当地的华文媒体渡过难关,最终实现合作双赢。”

华媒发展遇瓶颈 “新媒体+”或可破局
互联网造车时代刚起步(网上中国)
七亿人与七亿分之一的力量
往历史洞穴里放些什么?
责编:宋 鹏 邮箱:songpeng@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