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4月22日 星期五

沙特冷脸让“告别”的奥巴马尴尬

美国对中东:想说“道歉”不容易(环球热点)

本报记者 张 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4月22日   第 10 版)

  战火中的利比亚
  (资料图片)

  本周,美国总统奥巴马启程踏上卸任前的外交“告别之旅”,首站选在了沙特阿拉伯。8年任期即将结束,站在局势动荡的中东土地上,满心都是“亚太再平衡”的奥巴马想必是百般滋味在心头。

  

  红毯之下的“勉强”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于本周开始首期“告别访问”,从而拉开系列“告别之旅”的序幕。这一访问沿袭美国总统卸任前谋求政治遗产的传统。21日,奥巴马在利雅得会见沙特国王萨勒曼,22日,与巴林、科威特、卡塔尔等由沙特主导的海湾国家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举行峰会。

  《华盛顿时报》称奥巴马此访是一次“道歉之旅”。BBC则称,在沙特,铺开的红毯也盖不住美国与沙特的紧张关系。自1973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战争以来,如今是美国与沙特关系的最低点。

  就在奥巴马动身前,美国和沙特的关系又遭遇“一劫”。奥巴马可能会在60天内决定是否公开一份有关“9·11”事件的机密文件。《纽约时报》报道称,这一文件有可能表明沙特涉嫌恐怖袭击。沙特已就此向美国表示强烈抗议,并威胁称,如果美国通过司法程序认定沙特政府与“9·11”事件有关联,沙特将抛售其持有的美国国债和在美资产,最高可达7500亿美元。

  虽然奥巴马明确反对国会通过一项允许本国公民就“9·11”事件起诉沙特政府的法案,但是这份机密文件的存在注定要成为美国与沙特关系的“隐患”。

  这无疑让美国与沙特的关系“雪上加霜”。“以沙特为首的美国中东盟友对美国的不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与伊朗签署了核协议,二是美国在推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方面不作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董漫远认为,“奥巴马此访是安抚盟友,但是效果存疑。沙特这些国家的目光已经瞄向了下任美国领导人。此次接待奥巴马纯属应付。”

  “美国在中东的核心盟友对美国出现了极度反感情绪。这种裂痕不是美国总统的示好姿态能弥补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说,“奥巴马此次对沙特访问是示好,不过,做总比不做好。”

  失去平衡的中东

  奥巴马的8年任期还剩不到9个月。无论是在中东的“轻脚印”,还是“亚太再平衡”,奥巴马政府将重点从中东转向亚太的战略是明确的。“上任前,奥巴马承诺从伊拉克撤兵;上任之初,在开罗大学的演讲中,承诺任内不对任何穆斯林国家发动战争。表面看来,这两点奥巴马政府似乎都做到了。”董漫远说,“但事实上,奥巴马政府的中东政策离成功还远得很。”

  自2011年以来,“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地区。“作为注重意识形态的民主党人,面对中东地区‘要民主’的街头政治,奥巴马政府忍不住站了出来。”沈丁立说,“但是,正如奥巴马自己承认的,推翻现有政府之后该如何善后、如何治理,美国并没有想好。”结果,随着本·阿里、卡扎菲、穆巴拉克等一批政治强人的倒下,中东的既有平衡被彻底打破。

  “奥巴马政府介入‘阿拉伯之春’还有一个副产品,就是阿拉伯世界出现了大范围不信任美国的情况。这在历史上很罕见。”董漫远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美国不惜把原来的盟友抛弃,包括本·阿里、穆巴拉克等,完全不念这些人曾经对美国的中东战略做了多大贡献。这让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友心寒。”

  美国努力把资源从中东抽出转向亚太,该地区的盟友自然各种不满。“比如,沙特蓄意恶化同伊朗的关系、土耳其蓄意击落俄罗斯战机,这都是在逼美国把资源向中东回拨,带领盟友实现地区议程,包括推翻巴沙尔政权等。”

  “政治经验不足的奥巴马忽略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地缘战略需求,现在已经很难弥补。”沈丁立说。

  苦无良策的美国

  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期在美国一档访谈节目中说,自己在两届总统任期内的最大错误是在军事介入利比亚的善后工作方面“缺少规划”,导致利比亚在卡扎菲倒台之后出现各种乱象。的确,如今的利比亚情况一团糟:两个政府、“基地”组织壮大、“伊斯兰国”扎根、百姓苦不堪言。其实,整个中东又能好到哪儿去?

  中东地区在二战后历经多次战争和苦难构建起来的各种平衡遭到破坏,而新的平衡又难以在短期内建立起来,各种极端思潮在当地泛滥,政局混乱,恐怖势力借机崛起。

  “美国对现在中东的动荡难辞其咎,美国已经成了中东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董漫远说,“但是美国仍然不可能把资源向中东回拨,其长期战略重点仍然是亚太。”

  奥巴马接受时事月刊《大西洋》4月期的采访时说:“对想把美国拉进与美国的国家利益毫无关系的宗派纷争中的无票搭车行为,感到厌烦。”这无疑是其心声。

  “奥巴马的中东之旅需要向阿拉伯的盟友传递肯定的信息,即美国仍然会在这一区域长期存在,而不会减少投入或者彻底退出。”华盛顿智库威尔逊中心的中东问题专家大卫·奥特维表示。

  但是,很显然,对中东问题,美国仍然苦无良策。

美国对中东:想说“道歉”不容易(环球热点)
伊朗“炙手可热” 全球“皆大欢喜”
生命之水
无人机也能“接地气”
数字天下
图片报道
责编:张 红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