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福建自贸区搭起海峡“大舞台”

本报记者 张 盼 任成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4月08日   第 06 版)

  大桥通向自贸区

  马上就办——平潭片区的工作人员在忙碌地工作。
  (资料照片)

  去年5月19日,7部台湾轿车首次直接换取临时牌照进入福建平潭,台车入闽开始走向常态化。根据有关规定,福建允许台湾地区机动车在临时牌照有效期内多次进出当地。业内人士认为,依托台车入闽,两岸一日生活圈正在逐步形成,将大大方便两岸人员和交通工具互通往来,实现周一上班、周末往返,为在闽工作的台湾民众提供极大便利。

  “台车入闽有较大需求,台湾民众对此比较积极。福建的台资企业较多,如果车辆能往来两岸,对台湾相关人士是有吸引力的。”福建省商务厅(自贸办)工作人员杨志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据介绍,2015年共有55辆台湾机动车入闽,多数以参加活动名义进来,在福建停留15天左右。台车入闽现阶段虽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但已开启实质探索。

  台车入闽是福建自贸区的首创举措,其在一湾浅浅的海峡上,搭建起两岸人员往来、经贸合作的大舞台。而在福建自贸区内,类似的创新举措还有很多。

  致力凸显对台特色

  较之上海、广东、天津3个自贸区,福建自贸区体量小、基础弱、区域辐射能力不足,唯有大力创新,方能奋勇争先。福建省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贸区要做的事正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形成一批具有福建特色、能在全国推广的创新做法,同时加快形成发展功能。”

  福建省省长于伟国在受访时说,自2015年4月正式挂牌运作以来,福建自贸区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186项重点试验任务已实施145项,推出126项创新举措,其中49项为全国首创。截至今年1月底,区内新增企业16201户、增长4.78倍,注册资本3189.16亿元、增长8.53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福建自贸区加速集聚。

  据杨志华介绍,福建自贸区3个片区有各自不同的定位,其中平潭片区重点建设两岸共同家园和国际旅游岛,在投资贸易和资金人员往来方面,实施更加自由便利的措施。厦门片区重点发展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福州片区则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两岸服务贸易与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

  虽然战略定位有所差别,福建自贸区3个片区都致力于凸显对台特色。在于伟国看来,这也是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他提出,要创新两岸合作机制,率先推动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化,推进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合作对接,促进货物、服务、资金、人员等要素自由流动。同时以推进两岸金融合作为重点,在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投融资等方面,开展金融开放创新试点。

  去年11月,台湾佳格集团年产20万吨葵花油精炼加工项目落户厦门片区,成为受惠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最大台资项目。“在自贸区内允许境外独资食用油脂加工,这突破了过去此类领域外商控股的限制。”企业负责人唐伟伦说。

  在金融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厦门片区推出了27项金融创新案例,初步建成集两岸人民币跨境贷款、清算、现钞调运与反假币为一体的两岸货币业务合作支点,去年,其对台跨境人民币贷款占全国试点业务总量的85%。

  发挥独特区位优势

  在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方面,福建自贸区结合国家战略和福建特点,力求充分发挥福建对台优势。在福州片区,对台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已推出5项创新举措,共有109家企业申请办理简化“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与“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原产地证书提交手续,共涉及货值3821万美元,税款2435万元。推动对台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对台医疗、旅游、人才中介、律师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取得突破。现已落户台资旅行社5家、律师事务所1家、教育机构1项、人才中介机构1家及医疗项目25项。

  “民以食为天”,在台湾食品进口方面,福建自贸区独创“源头管理、口岸验放”模式,以此发挥福建对台区位优势。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表示,对台湾进口食品全面实施该模式,对已经获得准入资格、安全卫生控制体系评估合格、监督审核符合要求的进口台湾食品,均实施快速验放,从而达到“保障安全、快速通关”的目的。

  台湾百家珍酿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该制度首个落地企业,充分享受由此带来的便利。企业产品的检验放行时间,从原来的5至7天缩短到1至2天,显著促进了两岸贸易的便利化。

  此外,厦门海关对台湾鲜活、易腐的农水产品开辟了“绿色通道”,实行“提前申报、预约加班”等便捷通关措施,同时加大技术查验力度,尽力减少装卸造成的损耗。

  “除了与金门距离近这一天然优势外,厦门片区设立以来,厦门海关对鲜活类台湾农水产品实行‘提前申报、船边验放’的支持措施,还积极和检疫部门推广一站式查验,既提高了水果的通关效率,又为我们进口商节约了通关成本,大家都愿意从这里进口。”厦门亚增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林经理说。

  厦门海关与厦门检验检疫局更率先启动“监管互认”,在厦门片区内选取进口台湾水果和进口固体废物进行试点,对双方都需要查验(检验)的部分货物,关、检一方根据规范要求查验(检验)并记录,双方可共享、互认查验结果和数据,大幅减少货物的查验时间和成本。厦门中埔市场一家台湾水果进口商说,水果产品对时间“特别敏感”,之前大陆关、检部门都推出很多方便台湾水果进口的措施,相信“监管互认”能让原有措施“产生翻倍的效果”。

  打造闽台合作窗口

  “比起其他地区,福建自贸区对台湾更开放,在平潭片区开放程度更高。”杨志华如此介绍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平潭考察时指出,平潭是“闽台合作的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

  平潭是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也是当之无愧的对台交流实验区。在“实验区+自贸区”两区双核驱动下,平潭在全国首创“试点对台采信”、“平潭片区与台湾进出口货物,原则上一线免于检验”,并独享“台湾熟制肉类产品进口”、“下放台湾地区水生动物检疫审批权”、“进口台湾水果边抽检边上架”等政策。

  在通关便利措施上,平潭努力探索通关监管制度创新,试点开展单方采信台湾认证结果和第三方检测结果。海关已实现对全部海运快件实行“先放行、后报关”的通关模式,允许企业借助新舱单系统数据,向海关进行入境申报。海关对舱单审核、查验后直接放行货物,企业再报关、缴税。先期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台湾小家电和白酒,试点开展台湾认证结果和检验检测结果采信工作。

  平潭采取“边抽样检验,边上架销售”“即查即放”的通关模式,确保台湾食品和农产品、特别是水果,上午装运,下午上架销售。为有效加快通关速度,福建检验检疫局对进口台湾低风险商品实施“先上架、后抽检”措施,进口食品检验模式由原来的“检验合格后上架”转变为“允许企业先上架、后抽检”。

  此外,平潭片区内在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销售的台湾商品实施分类管理,对低风险商品免于检验。对进口台湾预包装食品、化妆品,允许采用繁体中文标签,并简化标签审核内容,免费接受企业标签预审核。

  作为对台新特区,平潭已实现建筑、规划、医疗、旅游等行业对台开放,采信认可台湾相关机构颁发的执业证书,片区内自行制定相关从业规范和标准。同时,平潭还成立了两岸青年创业创新联盟,将引进上百个青年创业项目。

  福建自贸区的3个片区成绩斐然,更多的创新实践也正在路上。杨志华告诉记者,在台车入闽方面,以活动的形式开展对经济的带动毕竟有限,希望未来能推动物流车辆进入福建。海上运行只需花费两三个小时,如此可实现“一站式”运输,还有望使台车入闽得到规模化推进。“大陆所有渠道均已打通,只待台湾方面对车辆放行,并解决车辆出境及检验检疫等相关问题。”

福建自贸区搭起海峡“大舞台”
屏南—农村电商发展的热土
王荷波事迹展在榕开展
福建自贸区条例开始施行
龙岩推出旅游八条新措施
福建将建8万亩生态茶园
泉州将投资300亿发展港口
责编:王连伟 邮箱:gtbhwb@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