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4月05日 星期二

在梯田中寻找智慧

本报记者 杨一枫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4月05日   第 12 版)

  多年前一次在某地采访,离截稿日期还有两天,但是按照之前的采访渠道无法向前推进。我陷入了焦虑徘徊的状态。于是,我信步走出了驻地,穿过小城,来到了郊外,边走边低头思考。猛地一抬头,突然看见眼前出现了一片奇妙靓绝的景致:

  太阳将升未升,东方已是红霞灿烂,那红霞就伏在矮山顶上,与红霞紧紧接壤的是一抹青翠欲滴的绿色,而那绿色并没有沿着山坡一溜烟地下来,而是像跳动的音符,一级一级地跳了下来!那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梯田。在梯田山坡的脚下,竟然缭绕着一抹云雾,一头老牛休闲地在云雾中穿来穿去,时隐时现。

  我整个人被这美景惊呆了,朝阳初升,照的整个梯田金光灿烂,也照得我脑洞大开。一位老农对我说,这里山多,平地也不少,但是由于人口比较密集,所以要利用好每一寸空间。于是,在山区就建起了梯田,解决了山坡不能耕种的难题,也防止了土石滑坡。

  回去,我查询了大量的资料,开始对梯田文化有所了解。没错,我用的是梯田文化这个词,而不仅仅是梯田。所谓梯田,是指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说白了,就是像台阶一样的田。据说,梯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因为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出现梯田。有人把梯田的出现称为“智慧的结晶”。古时候人们种田,需要平地,尤其是水稻的种植,需要大面积的平整水塘,但是很多地方没这个条件,比如东南一些省份,到处都是丘陵,那怎么种啊?您一灌水,就都顺着山流下去了,不可能形成稻田。

  人们就琢磨,我不能把一座山铲平,就把一部分铲平,灌上水,插上秧,一级一级地这么干,就形成了梯田。这就是现在的一种说法叫局部顺向思维。这种方法使在丘陵地带大面积种植水稻成为可能,解决了当地的粮食问题。

  当年的我竟然在这最淳朴的生存哲学里得到了领悟,在不可能的大方向里找到了可能,解决了问题,完成了采访任务。所以,后来当我看到了有人说梯田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哲理,引起了深深的共鸣。

  古代的人们,总能从不可能中发现可能的缝隙,在黑暗中摸索到阳光,不停地向前走。梯田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不同梯田更加具体地“落实”了这种智慧。有一种梯田叫反坡梯田,顾名思义,就是相反的坡面。这种名词听起来复杂,实际很简单,就是每一个梯面并不是水平的,而是有坡度的,这个坡度肯定和山坡的坡向相反,这样有利于山形较窄陡、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的梯田含蓄水源、种植作物。

  还有一种叫隔坡梯田,这种梯田和我们常见的那种水平梯田不同的地方是,一阶梯田和下一阶之间有一个山坡,这是根据土质情况决定的。生活哲学绝对不是高高挂起的,绝对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梯田的创造者们不会墨守成规,他们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因地制宜,建造出不同形式的梯田。发展和变化始终都在梯田文化里涌动,为那美妙的自然与人相结合的旋律一直奏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梯田的实际作用开始减弱。根本上讲,梯田的种植对于人力的消耗比平原要高出很多,而产量却并没有占优,而且如果只是追求生产效果的话,对于植被茂密的一些地方,开垦梯田是会使植被遭到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沧海桑田的变化不可避免,这种人力成本高的方式逐渐被淘汰,渐渐地梯田淡出了粮食主要供应者的舞台,以优美的姿态进入了旅游者的视野。

  放眼望去,一层一层的水光像绽开的莲花,挤挤拥拥,向山下蔓延,莲花中间的一架水车婷婷而立,仿佛在倾听天光顺着阶梯走入禾苗成长历程的声音。站在梯田旁,聆听着微风的声音,闻着稻香,你能领会到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自然和人类联手,打造出这样一幅绝美的画卷。

  虽然,亚洲其它一些国家,比如日本、印尼、菲律宾也有一些美丽的梯田资源,但是还是以中国的梯田资源的数量多及其多样性为胜。很多旅游网站网页评出的十大最美梯田,中国往往十占其六七。我想除了中国梯田资源较为丰富外,还有可能因为我国梯田文化中那种天人合一的精神体现的更加充分吧。

在梯田中寻找智慧
到中国去看“地球最美曲线”
责编:杨一枫 邮箱:yangyifeng51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