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3月30日 星期三

登庐山,访雾根茶

梅曙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3月30日   第 06 版)

  庐山风光
  来源:庐山官网

  庐山的春天必然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天地间便有了一团喜悦,一腔温柔,一片勃勃生气。

  这光景,随便站在哪一座山尖上放眼远望,落入眼帘的尽是黄灿灿的油菜花和嫩芽初上的植被。四下里,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是一块块盘结着新翠的茶园。曲折而明快的茶园,是庐山浑然的一部分,它的纯净,如同经过了水彩的涂抹。

  当云消雾散,阳光倾注在马尾水、五老峰、汉阳峰等山谷之中,就像一盅稀薄的葡萄汁,经大气薄雾过滤之后,有种西方油画之父提香笔下安宁的金色光度,浸渍着地上的万物。这时候,山腰的茶园里依稀可见花红柳绿的采茶姑娘,她们唱着动听的歌谣,彩蝶般在茶园里穿梭,映得茶园也有了三分暖意。

  在这样一处旷野,阳光和云雾百般地调节妥当,让人充满怀想。

  东晋的一个清明,东林寺高僧慧远背着竹篓在庐山马尾水出坡(僧人将劳动称为出坡),发现了庐山野茶。慧远将野生茶移植在寺庙的山坡上,慢慢地就演化成为家生茶。久而久之,庐山的周遭,茶树开始广泛种植。种茶、采茶,在庐山三百六十行里成为了一门历史悠久的手艺活儿。山里人家几乎家家有茶园,户户是茶作坊。走在山路上,往往就能看到依傍在茶园边上,有一溜低矮的红瓦房子,清明、谷雨前后,红瓦房的烟囱里就会袅袅升起炊烟,远远地,夹杂着松枝的香味。

  庐山马尾水作为野茶发现地,茶园、茶场自然最为密集。一大早,庐山雾根茶场便开始忙碌。茶场主人曹俊平一家将刚采来的新叶在茶场里进行加工,经过拨拨掂掂,潜心地挑选,嫩绿的茶芽以一芽一叶、长约3厘米为上品,依次再分出等级。茶场的屋里到处弥漫着新茶的浓郁香味,嫩绿的芽叶要在这里经过杀青、揉捻、条索、烘干,再经过包装制作为成品茶。曹俊平给自己制作的茶取了一个颇具地域个性的名字:雾根茶。

  庐山的马尾水是庐山云雾茶的主要生发地。鄱阳湖、长江的水汽升腾而上,使这些地方空气湿润,土质肥沃,花气日影摇动。那在云雾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最终落实到与人亲近地接触,便是弥漫在空气中淡淡的茶叶的味道。经过云雾滋润的茶园,制作出来的云雾茶都是条索秀丽、青翠多毫、香气鲜爽而持久。再用庐山清冽的甘泉冲泡,茶汤越发清澈明亮、嫰匀成朵,一枪一旗,婷婷玉立。

  庐山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到处是瀑布涌泉。当年,茶圣陆羽曾遍游庐山,品泉论茶,认为泡茶当以泉水为上。为此,他狠下了一番功夫,以泡茶的适宜为依据,品评出“天下二十泉”。其中便有三处在庐山:汉阳峰康王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泉”,观音桥招隐泉为第六泉,庐山天池水为第十泉。

  故而,当地人的口头禅是:“庐山将名茶、名泉、名山、名水融为一体。”曹俊平要将这句口头禅打造成旅游的资源,其中的核心便是:雾根茶。

  马尾水有九峰寺和妈祖天后宫,有道家的二圣宫,从仪式与秉性而言,马尾水的茶道可谓是禅道的直接体验。对品茶繁冗的细节,有一个特别的原则,大凡饮茶必用山间的泉水。在茶室中,随时随地要摆上山间的花草,其体验在于简单,只为了茶,也在于复杂,有许多的过程与仪式。这朴实的茶道告诉我们:道与禅,必须要来自生活。呈现生活的经历,自我约束与自由心境的平衡,才产生意义。

  如果仅仅是坐而品茶,那道与禅的生机也只是在空气中,就失去叙说的价值。曹俊平要在道与禅的茶味中,但见一切人。利用旅游这个充满动感的业道,让更多的人悟出雾根茶与庐山文化的“真如本性”。树疏鸟鸣远,水静落花深。试想,如果以马尾水作为茶道修心之旅的第一站至栖贤桥,好茶配好水,在观音桥以“招隐泉”冲泡明前茶,演绎茶圣陆羽当年的闲情逸致再至秀峰的庐山丛林,一边品茶,一面遥看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黄岩瀑布,然后,驱车去人间净土康王谷的桃花源,品鉴茶圣陆羽钦点的“天下第一泉”——谷帘泉,那是怎样的一番“茶马古道”?

  明代文人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说:“匡庐绝顶,产茶在云雾蒸蔚中,极有胜韵。”时间之水最纤细又最坚硬,庐山珍贵的茶文化正被这岁月长河所挟带,像山中的清泉一路渗透奔流。

诚邀世界游客分享“美丽中国”(迎接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旅游:中国与世界共分享)
登庐山,访雾根茶
国家旅游局与Visa合作推广中美旅游
首家“重大自然灾害旅游预警中心”成立
责编:赵 珊 邮箱:hwbtrave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