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上承大小篆,下启草楷行,是我国自有文字以来的第二大字体。篆书向隶书的演变、定型过程叫做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汉字由古文字阶段进入到今文字阶段。经过隶变,汉字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由线条化转为笔画化,从而开启了包括草书、行书、楷书在内的今文字的先河。
关于隶书的产生,历来多认为是秦代程邈所创。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认为:“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隶书。”与此相左,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提出了“隶自出古,非始于秦”的观点。随着近现代简牍帛书的大量出土,才为人们揭开了早期隶书的神秘面纱,把隶书起源的时间前推至战国中晚期。
隶书的历史分为古隶和汉隶两个阶段。古隶又称秦隶,是隶变阶段的早期隶书;汉隶是成熟形态的隶书,因其左右开张的笔势、字形,又称作“八分书”。古隶阶段的载体主要为简牍帛书,而碑刻是汉隶阶段的典范形态。
1、天真烂漫的古隶
古隶是篆书向汉隶过渡的字体,也是古文字向今文字过渡的字体。它若篆若隶,一方面还保留着浓厚的篆意,另一方面则出现了隶书的用笔。古隶大多简率、质朴、粗犷,天真烂漫,古趣斑斓。
古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中晚期,《云梦睡虎地秦简》(图①)初具隶书的一些特点,是古隶的先导。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篆隶并用,《里耶秦简》(图②)中的古隶说明,隶书和小篆是并行发展的。至西汉初年,古隶的篆意逐渐减少,隶体成分进一步增加,在《马王堆汉墓帛书》(图③)和《居延汉简》(图④)中都能看到西汉初期的隶书风貌。
云梦秦简 记录历史
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墓地发掘出秦简1155枚。简文为墨书古隶,篆隶混杂,运笔构形犹带篆意,但字形已转为方扁,用笔有波势倾向,可以清晰地看到篆书向隶书演变的情况。墓主人是一个叫喜的狱吏,这批竹简是他生前抄录的各类法律文书。其中《编年记》逐年记录了从秦昭襄王元年(公元前306年)至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的秦国军政大事。
《编年记》秦始皇二十八年记有“今过安陆”一事。“今”即秦始皇,是年秦始皇第二次巡游,北归途中经过湖北安陆,这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相符。《编年记》还记录有喜的个人经历:他生于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始皇元年,17岁的喜上报户籍,开始服徭役;19岁为吏;20岁起为安陆等县御史、令史,职掌文书、法令工作;28岁改任鄢地狱掾;29岁时从军;31岁从军平阳,参加过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喜卒于46岁,这些律令竹简便作为陪葬品,与他相伴长眠。
从喜用古隶记录国事和私事可知,当时已广泛使用这种字体,并且通行全国,说明“程邈造隶”之说是不正确的。隶书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应为古代先民长期的群众性书写实践的结果。
里耶秦简 复活秦史
2002年6、7月间,湖南湘西里耶镇的一口古井里,出土了36000多枚秦简,计20余万字。这批埋藏了2200多年的秦代简牍,纪年从秦王政二十五年至秦二世元年,记事详细到月、日,十几年不间断。此前,中国古代正史中关于秦朝的记录不足千字,里耶秦简复活了秦朝的历史。
在这3万多枚秦简中,有一枚完整的九九乘法口诀表。与今天乘法口诀表不同的是,它不是从“一一得一”开始,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头,到“二半而一”结束——乘法口诀表里还涵盖了分数运算。里耶秦简改写了世界数学发展史,说明中国发明乘法口诀表比西方早了600多年,再次印证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里耶秦简大部分用古隶写就,圆转篆意较浓,波磔并不明显,反映了由篆至隶的隶变阶段的文字特征。
汉墓帛书 地下书库
1971年12月底的一天,长沙挖防空洞的民工扒钢筋时带出一股气体,与点烟的火柴相遇,噗地一声着了……由此,马王堆3座汉墓赫然展露世人面前。相信很多人一定还记得当年千年不腐的女尸引起的轰动,以及那些色泽鲜艳的漆器、工艺高超的丝织品。其实,马王堆汉墓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文物——载有先人智慧的帛书。
这批帛书共计12万多字,分别抄写在宽48厘米的整幅帛和宽24厘米的半幅帛上,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医学、军事、体育、文学、艺术等,相当于一个微型的“地下私人图书馆”,其中大部分是失传一两千年的古籍,还有古本的《周易》《老子》等。
《马王堆帛书》虽非一人一时所书,但篆书成分已经减少,字形趋扁,代表隶书特点的波磔笔画大量出现, 说明隶书的笔法正在日臻成熟。
流沙坠简 千年穿越
上世纪30年代,西北大漠居延出土了一批汉代简牍。这批居延汉简多为军事文书,其中竟夹藏着一枚穿越千年的不朽情书。简文仅14个字:“奉谨以琅玕一,致问春君。幸毋相忘!”信短情长,温度犹存,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据考证,这是一位戍守居延烽燧的军人,写给一位名叫春君女子的信,嘱其不要忘记旧情,同时附赠美玉“琅玕”一件。简书并无落款,“知名不具”,可知写信人与春君的关系非同一般。然而,这封信不知为何未曾发出,2000多年来一直沉埋在荒寒的大漠中……
后来,作家周作人在翻阅《流沙坠简》时读到了这枚汉简,深感其情,赋诗赞曰:“琅玕珍重奉春君,绝塞荒寒寄此身。竹简未枯心未烂,千年谁与再招魂。”
这枚汉简“实寄封”因是日常实用文书,书写时轻灵飘逸,烂漫多姿。篆意明显减弱,字多呈方形,并出现逆入平出的蚕头雁尾和上挑的笔势,实开东汉典型隶书之先河,《乙瑛碑》似脱胎于此。
2、异彩纷呈的汉隶
古隶在西汉初期继续演进,大约在西汉宣帝时逐步发展定型,成为一种独立的字体,这就是汉隶。刻于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的《五凤二年刻石》(左图)被定为“汉隶之始”。其“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13字隶书,虽仍留有篆书遗意,但由篆书向隶书的蜕变已基本完成,可作为早期汉隶的标本。
两汉存留至今的隶书碑刻、拓本有400多通,其中有纪年、文字较多的西汉刻石22种,东汉刻石388种。最能代表隶书成就的是东汉碑刻隶书,我们常说的“汉碑”多指这一时期的碑刻。
东汉是隶书发展的黄金时代,隶书取代篆书成为官方正体。东汉早、晚期的隶书存在明显的差异。早期以《汉三老碑》(上图)《开通褒斜道刻石》等浑朴野逸、具有山林气息的碑刻为主,晚期则以《礼器碑》《曹全碑》等精丽典雅、具有庙堂气象的碑刻为主。说明东汉时期的隶书正是沿着由质而文、从朴到雅这一艺术规律发展变化的。
东汉首碑 永壮湖山
在“天下第一名社”杭州西泠印社,有一间著名的石室,内藏有该社的镇社之宝——有“东汉第一碑”之称的《汉三老碑》。“三老”为汉代官职。该碑刻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清咸丰二年(1852年)在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共217字,隶体仍留篆意,这是汉字渐变性的体现。《汉三老碑》怎样来到西泠印社的?还有一段感人的佳话。
此碑后为丹徒陈氏所得。1921年,陈氏将其运至上海,拟以重金售于日本古董商人。国宝面临外流的消息传来,西泠印社社长吴昌硕等人“不忍古物之沦亡”,焦急奔走,在沪杭等地发起书画义卖和捐款活动。不盈月就召集有识之士65人,募集大洋11270元,以8000元重价从陈氏手中赎回《汉三老碑》。次年,又用余款在西泠印社修筑石室存放石碑,吴昌硕亲撰《汉三老石室记》以志其事。“竞传炎汉一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正如石室楹联所言,这一珍贵石碑文物,连同保护国宝的爱国义举,都将永久地与美丽的西子湖共存。
名碑云起 各擅胜场
东汉晚期, 隶书全面走向成熟。由于桓、灵两朝树碑之风盛行,四海“碑碣云起”,隶书从幅式小巧的简牍缣帛转向大块面的碑碣摩崖,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瑰丽多姿的兴盛局面。这一时期名碑迭出,风格各异,较有代表性的有:方整雄伟的《西狭颂》,古气磅礴的《景君碑》,意态逸宕的《石门颂》,隽利肃穆的《乙瑛碑》,拙朴茂密的《张迁碑》,瘦劲奇绝的《礼器碑》,华丽俊美的《华山碑》,厚重古朴的《衡方碑》,清丽秀逸的《曹全碑》……一碑有一碑之风韵, 令人叹为观止。正如清代书法家王澍所言:“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
东汉后期的隶书碑刻大致有三种风格:一是方整平正、法度谨严类,如《乙瑛碑》(图⑤)等;二是挺峻流丽、清劲秀逸类,如《曹全碑》(图⑥)等;三是质朴高华、雄浑沉厚类,如《张迁碑》(图⑦)等。
熹平石经 集隶大成
与《乙瑛碑》《曹全碑》《张迁碑》这些东汉名碑的产生大致同时,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为了校正儒家经典,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石经刻制工程。《熹平石经》(下图)历时8年,刊刻了《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等7种经书,共计46石、20余万字,立于洛阳太学。 “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后汉书·蔡邕列传》)
石经书丹者为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蔡邕之书法,代表了流行于东汉的官方隶书的风貌。《熹平石经》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字字中规入矩,点画布置匀称工稳,可谓无懈可击。《熹平石经》集汉隶之大成,汉字字体由隶变楷,《熹平石经》起到了桥梁作用。
3、结语
隶书在东汉末年达到鼎盛,成为法度森严的官定的标准字体。物极必反,隶书在达到巅峰的同时也开始走向衰微。汉末的隶书严谨有余、灵气不足,逐渐走向程式僵化的死胡同,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官方隶书《熹平石经》中清楚地看到。魏晋以后, 草书、行书、楷书异军突起,隶书退居从属地位。